29军名将宋哲元:我宁愿背下千古罪名,也要杀掉这5000俘虏!

乐活   2024-12-21 19:48   河南  

1928年,陕西凤翔城郊的关帝庙前,发生了一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场景。五千名刚刚投降的俘虏,在宋哲元将军的命令下,被押解至庙前的枯井旁。五十名刽子手挥刀斩首,导致鲜血浸染了庙前的广场。这些俘虏,皆是先前在党玉琨麾下作恶多端的匪徒。

当时的陕西地区,匪患猖獗,百姓生活困苦。面对这五千名投降的匪徒,宋哲元将军不顾下属的劝阻,坚决下达了处决命令。这位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名震华北的将领,究竟为何作出了如此严酷的决策?

1917年,陕西省政局动荡不安。陕西督军陈树藩公然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此举立即引发了陕西靖国军的强烈反对。靖国军挥师北上,与陈树藩部展开了激烈战斗。在混乱之际,北洋军阀趁机调遣外省军队入陕,企图染指这片富庶之地。一时间,陕西境内枪声不断,硝烟弥漫。当地的草莽豪杰也没闲着,纷纷趁乱起事。有的占山为王,有的占城称霸,使得本就混乱的陕西更是雪上加霜。

阎相文接任陕西督军后,不思进取,生活腐败,军政大权很快被手下将领冯玉祥架空。到了1922年,冯玉祥率部离陕作战,陕西的军政大权又落入了河南军阀刘镇华之手。刘镇华一上台就大肆扩充他的镇嵩军,让陕西的局势更加混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土匪与军阀的界限早已模糊。有人今天还是正规军,明天就摇身一变成了土匪头子;有人白天是军阀部下,晚上就成了打家劫舍的强盗。

其中势力最大的几个头目,手下都有上千名亡命之徒。这些人占山为王,横行乡里,让陕西百姓苦不堪言。党玉琨,从军阀到土匪王而陕西土匪头子中,党玉琨的名声最为响亮。人们都叫他"党拐子",因为他有一条瘸腿。这个在关中一带流窜的刀客,年轻时就以凶狠著称。他打家劫舍的手段特别狠辣,老百姓提起他的名字都会脸色发白。党玉琨早年在靖国军首领郭坚手下当差,担任第三支队司令。

那时候他就显露出了不同寻常的军事才能,带兵打仗颇有一套。1921年的时候,冯玉祥设计除掉了郭坚这个心腹大患。党玉琨见势不妙,赶紧表态归顺冯玉祥。可这家伙压根没安好心,他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躲在陕西醴泉,暗地里发展势力。没过多久,党玉琨就在凤翔城站稳了脚跟。这个地方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了他的老巢。他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专门网罗那些亡命之徒和地痞流氓。军饷从哪来?党玉琨想出了个损招,他派人四处挖掘秦汉古墓。

凤翔地区的古墓群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珍贵的文物被非法出售给外国商人,部分流散至欧美,部分至今下落不明。党玉琨自诩为“国民联军第三军第一师”的师长,并为自己冠以正规军的番号。然而,其行为与盗匪无异。

党玉琨的部下在乡间横行霸道,肆意掠夺财物,对美貌女子施暴,民众虽心怀愤懑,却不敢公然反抗。1928年,冯玉祥派遣宋哲元将军率军前往凤翔,以剿灭匪患。凤翔古城,别称“卧牛城”,其城池坚固,地势险要,宛若一头蓄势待发的铁牛。宋哲元深知此战不易。

党玉琨虽出身匪类,却深谙军事策略。他将凤翔城布防得固若金汤,城墙上布满了机枪,城内囤积了大量军需物资。宋哲元率三万大军攻城,却屡攻不下。自五月至八月,持续三个月的激战,宋哲元部队伤亡近六千人,却未能触及城门。面对攻城的困境,宋哲元深感焦虑。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宋哲元想出了一个新策略。他表面上继续指挥部队强攻,暗地里却调集工兵,在距离城墙200米的一处民宅挖掘地道。工兵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经过近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将地道挖至城墙根。宋哲元随即下令运送炸药至地道内。

1928年8月25日,凤翔城迎来了它的末日。上午十时,随着一声令下,地道内的炸药引爆,城墙被炸出一个巨大缺口,西北军的士兵们高声呐喊,冲入城内。

战后,党玉琨的尸体横陈于城中街道。其部下五千余名匪徒纷纷缴械投降。宋哲元面临处置这些俘虏的难题。依照当时的惯例,俘虏要么被教育后释放,要么被收编。但宋哲元深知,若释放这些惯匪,无异于放虎归山。经过深思熟虑,宋哲元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他选择在关帝庙前的一口枯井旁执行处决。召集了五十名刽子手,手持锋利的大刀。宋哲元认为子弹过于珍贵,而大刀更为直接。他坐在关帝庙前的台阶上,目睹了这场血腥的处决。从早至晚,关帝庙前回荡着俘虏的哀嚎。刽子手们轮番上阵,直至筋疲力尽。枯井被鲜血染红,尸体堆积如山。整整一天,五千条生命消逝。

此事在陕西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其他匪首听闻此事,惊恐万分,有的主动投降,有的连夜逃离至外省。宋哲元采取的极端手段,虽然背负了恶名,但也为陕西带来了暂时的安宁。在那个军阀混战、匪患横行的年代,暴力往往只能以更大的暴力来遏制。宋哲元选择了最为极端的方法,虽然留下了骂名,却也使陕西民众得以享有短暂的安宁。


趣文怪论
如果你热爱历史,奇闻异事,那么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许多有趣的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