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如何“眉来眼去”?
文摘
社会
2024-07-07 23:26
广东
俗话说,人都是有脾气的。资本也有脾气,有的慢热、有的急躁。最近,“耐心资本”成为了热词。为什么说耐心?“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今年4月30日,“耐心资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会议在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时,特别提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什么是“耐心资本”?当下为何需要“耐心资本”?创投机构们如何培养“耐心”?“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眉来眼去”,又释放了什么信号?“耐心资本”,通俗来讲,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是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强调稳健回报,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大家都知道腾讯、京东、百度等大厂,它们背后有个知名投资人张磊,高瓴资本的创始人,管理着价值达5000亿的资产。他被业内称为是“长期主义”的忠实信徒。张磊早期因投资腾讯一战成名,不仅陆续投资了滴滴、Uber、美团等明星企业,还在2010年“豪掷3亿美元牵手京东”,成就了一段“人不傻钱很多”的佳话:2014年京东上市,张磊的3亿美元飙升至39亿美元。张磊曾在自己的书里分享过他的投资理念,他认为,价值投资的前提是对公司进行长期的、动态的估值,寻找持续创造价值的确定性因素。实现超长期的研究需要两个大前提:一是能做,即资本是长期的;二是愿做,即投资理念是长期的。创投坚持“长期主义”,实际上就是如今所说的“耐心资本”。纵观中国创投史,被大家所记得的成功案例,资本无不在早期就介入。2015年6月,还叫“拼好货”的拼多多,在公司成立前完成A轮融资,其中就包含了IDG资本,以及A到D轮都参与融资的高榕资本。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IDG仍持有拼多多超3000万股,目前价值在10亿美元左右。如今,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国家多部门在多个重要场合频提“耐心资本”。前不久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围绕壮大“耐心资本”,中国证监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纷纷表态。“耐心资本”,就像是慧眼识珠的“伯乐”一样,寻找着那些有潜力的“千里马”,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实现价值创造。当下,新质生产力就好比这样的“千里马”,正待资本挖掘与发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耐心资本’”,这两个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一目了然。今年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创投17条”,提倡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而在一周后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有报告显示,2023年下半年,全国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1万家,意味着每1分多钟就有一家科技创新企业诞生。全国来看,前不久,北京一天落地4支产业基金,共500亿元,分别投向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先进制造,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热门行业,可见北京支持科创的力度和决心。上海也已出台30多项措施,如设立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深圳创投日”,已成为深圳乃至全国创投界关注度最高的科创对接平台之一。千亿级的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共投资“20+8”重点产业集群项目超过2800个,占投资项目总数的比例达84%。任何新事物从产生、发展到壮大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耐心资本”称为“时间的朋友”,正是陪伴“硬科技”发展的亲密伙伴。红秀资本创始合伙人戴露认为,天使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区别就在于投资时间比较长、比较早,估值比较低,失败率也高,基本上业内5~20%的投资成功率。所以需要多点投资,分散投资。她建议未来会更关注云计算、大数据、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方向的企业。北大汇丰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执行主任张坤认为,现在正经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阶段,能看到的趋势就是科创兴国,创新创业创投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最前线。此时需要投资人在做市场转型的同时不断学习,保持信心、勇于探索。从“耐心资本”,我们看到了创投需要努力的方向——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做“时间的朋友”,“耐心资本”终将有收获。
THE END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