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学课本上有一篇古文,叫《触龙说赵太后》,这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全文仅653字,却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触龙和赵太后两个历史人物,并且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这篇国学文章,除了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外,历来也被称作人际沟通的典范教材。特别是触龙对赵太后心理活动的把握,以及对话过程中心理技巧的运用,堪称是我国古代的心理咨询大师。
《触龙说赵太后》开篇就描绘了一个气氛极为紧张的局面:赵君新亡,秦兵就大举犯赵,赵国求助齐国,齐却要赵国送长安君作人质才肯出兵。爱子心切的赵太后不肯让儿子去冒这个风险,严词拒绝了大臣们的强烈进谏,并怒称“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身为左太师的触龙,再想进谏,显然要困难许多。但大兵压境,国难当前,触龙不得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与大臣们不管不顾地“强谏”不同,触龙采取了迂回战术。他先争取见面机会,见面后第一句话是道歉,说自己应该经常来看望太后的,但因为年老体衰腿脚不便,所以没法常来。此时太后虽然依旧“盛气”,但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她没有动怒,只说自己也依靠车马行走。
在沟通过程中,只要对方没有明确表示拒绝,就已经成功了第一步。触龙自然把握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又问了一个问题:“太后最近饭量可好?”太后随口说:“就喝点稀粥。”
当我们急于说服一个人,或者急切想表达自己的新观点的时候,往往容易犯急功近利、喧宾夺主的错误。就像之前“强谏”太后的那些愣头青大臣一样,只顾着输入自己的想法,完全忽略对方的感受。殊不知,我们想要说服的那个人,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主角,如果只是急不可耐地输出自己的观点,看不见他的感受,就很难让他真正地接受。
赵太后为什么拒绝长安君当人质?秦兵马上打进国都了,大臣们都能看到这个事情的燃眉之急,身为太后难道不知道吗?肯定不是,秦兵进犯的消息她比大臣们先知道。而她拒绝长安君做人质,只有一个原因——长安君是她最疼爱的小儿子,做人质是有危险的!
大臣们看不到一位老母亲护犊子的本能,只一味输出国家大义,只能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了。
触龙深知,要能说服赵太后,就必须让她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然而,若从正面去讲道理,则将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自取其辱。因此,必须顺着太后溺爱长安君的心理因势利导,巧说妙谏。
从心理学上讲,要想在沟通过程中说服一个人,就必须保证这个人有沟通的意愿。所以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第二步,是让太后愿意一直和他说话。
与大臣们的“强谏”不同,触龙的善解人意,和现代心理学上的“南风效应”不谋而合:北风企图用力吹掉人的衣服,而南风却善于让人自己主动脱去衣服。
他从自己腿脚不便,说到饭量,再从饭量说到自己为了多吃饭,开始努力给自己增加小幅运动量。整个是一个絮絮叨叨的糟老头子,张口闭口都是吃喝拉撒的家长里短。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沟通的局面有了小小的变化: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盛怒的脸色有了缓和)。
太后之前可是怒气冲冲说要将唾沫吐在劝说者脸上,现在怒气消了。沟通大师触龙自然敏锐捕捉到太后这一心理变化,但他并没有冒进,而是运用了另外一个心理学技巧: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家长里短唠完了,触龙开始说自己年事已高,担心小儿子没人照顾,希望太后能帮忙在宫里给找个事干着。这下给太后逗乐了,举国上下都逼迫我送儿子当人质,你这老家伙却跑来走后门来了。于是太后开开心心和触龙聊起“可怜天下父母心”,甚至要和触龙比谁更爱孩子。
看似不经意地闲聊,其实每个问题都是有目的的,层层递进。看似来请求一点小恩惠,其实背后还有更大的要求。触龙的沟通艺术,让几千年后的人们都赞叹不已。
现代心理学将这种沟通方式称作“登门槛效应”:当你希望对方听从自己时,不直接表明意图,而是先请求他帮一个小忙。
直到此时,触龙才抛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个千古名句,表明了此次前来的目的,而此时太后早已被触龙说服,并且是心悦诚服。
太后那句“恣君之所使之”(我儿子任凭你来安排吧),是触龙的胜利,也是赵国的胜利,更是高超沟通技巧的胜利。
但如果仅仅从“技巧”层面去看触龙,显然是不够且肤浅的。《触龙说赵太后》六百多字里面,更多的是真实和真诚。这才是沟通最关键的部分,古人诚不我欺。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动机,是赵国的生死存亡。虽然他说了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但他最终的目的,和那些“强谏”的大臣殊途同归,都是国家大义。
他所有沟通技巧的运用,所有的迂回,其实都是因为真正看到了赵太后的情绪和感受,和赵太后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所以通篇读完,我们没有看到描绘触龙如何心机深沉,步步为营地给老太后下套这样的阴暗。
因为看见,所以懂得。因为真诚,所以能感同身受,这是触龙能说得赵太后心悦诚服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