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位学者的去世获得如此规模的中国顶级985高校的集体悼念和致敬。
首先是上海交大:李政道逝世,上海交通大学发讣告
不同寻常的是,李政道先生的讣告是由上海交大来发布的。
李政道和上海交大的渊源确实很深。文章介绍:
2003年-2006年,张杰在担任中方代表团团长期间,在李政道的多方指导下,创造性地解决了中美科技合作中诸多难题,因此张杰深得李先生信任,被李先生称为“忘年至交”。
2011年,专程来上海交大访问的李政道,与时任校长张杰经过数次“秉烛深谈”后表示,要将诺贝尔奖章原件及毕生所藏手稿、信件、书籍和艺术作品等档案资料和位于上海宛平路的旧居无偿赠予有“多年友好交往”的上海交通大学。
李政道图书馆(2014年)和李政道研究所(2016年)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成,前者作为李政道相关资料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存中心。
同城的复旦大学也第一时间发布了纪念文章:
1938年8月,13岁的李政道转入位于上海的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初中二年级学生。1940年,李政道升入高中。前后共在东吴附中求学三年半时间。
东吴大学就是现在的苏州大学。
1943年秋,年仅17岁的李政道考取时在贵州遵义、湄潭办学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也发文纪念这位杰出校友。
战火纷飞年代,李政道在浙大读了一年,就转学去了昆明的西南联大。
不过,北大是这么说的:
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
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南开大学目前没有发文。
发文悼念的还有中国科技大学。
1974年5月,李政道先生曾向国 家提出建议“推荐出很少数的、约十三四岁左右的且有培养条件的少年”,建设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创办提供了重要依据。
少年班成立后,李政道先生2次来科大与少年大学生座谈,4次为少年班题词。
还有中科院和国科大。
不过李先生对中国物理学届的最大的贡献是上世纪80年代初倡议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自1980年到1988年,这一项目共计招收了近千人(915名)赴美深造,造就了一批领军学者和社会栋梁。
他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他担得起起这份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国顶级985集体致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