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继续跟着钱文忠老师的鉴真东渡精彩视频输出读书笔记~
此时日本的两位学问僧荣睿和普照来大唐已经10年有余,之前日本请过大唐的律师,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两位僧人没有放弃,依然在孜孜不倦为寻找鉴真大师,来到了大明寺。
公元742年10月,两位学问僧带着其他几位日本学问僧,还有几位应聘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一起来到扬州大明寺,希望能够邀请到功成名就、年过半百的鉴真大和尚随同东渡、传律授戒。
“从前就有日本长屋王子敬奉佛法,做了一千领袈裟送到唐朝供养众僧,袈裟的边缘上绣着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鉴真大师慈悲欢喜地说道。大家对这前两句一定非常熟悉吧,三年特殊时期日本很多寄往中国的物资箱子上印着这8个字。当时大家很受感动,但很多人是不是像我一样不知道来源。图片来源网络
鉴真接着说:“天台宗智者大师曾经说过,300年后,我的文墨会传遍世间,感化众人,当时大师圆寂正好200年,智者大师是南岳慧思禅师的弟子,而中途有传说慧思大师后来转生日本,就是圣德太子。如此说来,日本合该佛法兴隆,是有缘之国。”从种种史书来看,鉴真大师没有丝毫自重身价,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学问僧的请求,发愿东渡。
大师问众弟子还有谁愿同行,但无人答应。弟子祥彦说道“日本太远,很难保住性命,人生难得,中国难生。”好不容易投胎成为大唐国民,为何要去冒着生命危险。大师回答道“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关于鉴真东渡到底几次,根据钱老师的讲述,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5次,一种是6次。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次:公元743年春,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4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造船,准备了佛像、佛经、药品、食品,不料一名高丽僧向官员诬告日本学问僧与海盗有勾结,官府扣押了所有。尽管后来真相大白,但是四个月之后的事情。第一次东渡失败。
第二次:公元743年12月鉴真大师率领荣睿、普照等85人乘坐从岭南买来的军船,准备大量物资,从扬州出发向东启航,在今天的太仓附近遇见飓风,损失殆尽,只能困在荒滩修理船只,第二次东渡失败。
第三次:公元744年,修好船只,重新准备,从浏河口起航,但风向不对,船队被吹到今天浙江下屿山附近,停留后再出发,又遇见逆风,船只触礁破碎,不得不弃船上岸,被明州(今天的宁波)官员发现,接到宁波注明的阿育王寺,第三次东渡失败。即便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鉴真所到之处都会给附近的僧众讲经授戒。图片来源网络,始建于西晋,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
第四次:公元744年12月,鉴真大师让人带着细软到今天的福州买船备货,自己带着弟子翻山越岭到浙江台州一带,巡礼天台宗祖庭国清寺。弟子灵佑出于善意,不想自己年过花甲的师傅冒巨大风险,联合周边各大寺院高僧,联名呈文希望通过官府干预,截留大师。鉴真大师被押回扬州,受到官府的监事和管束。第四次也以失败告终。
第五次:公元748年春天,荣睿和普照,不忘初心,又绕道潜来扬州崇福寺找到鉴真大师,他们心怀忐忑问大师是否还有东渡打算。鉴真大师坚持初衷和承诺,毫不犹豫地再次准备。当时的官府认为年已老迈的大师肯定放弃东渡的想法,监视也慢慢松弛。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年6月27日,鉴真大师又率领弟子从崇福寺出发,到扬州新河上船起航,更想不到的是鉴真大师用“一生辛苦,何剧于此”来形容这次东渡(见于《唐大和上东征传》)船行到狼山又遇到大风,辗转被吹到定海的小洋山,一个月以后风向变好再出发到了舟山附近,向着今天普陀山南的朱家尖出发,这段航程遇到像人一样大的海鸟几乎把船压沉,船无法靠岸,只能吞咽干米。同年10月被风刮到了海南岛的南端,在这里又遇见了当时的食人部落。一行辗转华南,一路讲经弘法、为华南地区的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同行的人员特别是工匠陆续散去,也有人陆续受到感召加入队伍,其中智首后来随同大师东渡,同样圆寂日本。图片来源网络
第五次东渡途中,学问僧荣睿终究没有看到大师东渡成功,途中圆寂,这给大师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前五次的东渡失败,期间的分散聚合、艰辛苦难对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精神和身体都带来了巨大损害,也是在这个时候,鉴真大师的视力出现了问题。当然钱老师认为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完全失明,根据日本正仓院至今保留的鉴真大师的一封书信推断,至少在他抵达日本后,保持了一定的视力。五次东渡耗费了3年时间,鉴真大师再次长途跋涉回到扬州,一路无论多么劳累,“所经州县,立坛受戒,无空过者。”见《唐大和上东征传》图片来源网络
公元752年,大名鼎鼎的藤原清河、吉备真备率领第十次遣唐使来到长安,第二年他们和已经在中国居留了36年的,在唐朝做官阿倍仲麻吕(晁衡)一同经扬州回国,10月15日,他们来到扬州延光寺拜见闻名已久的鉴真大师。根据史书记载“日本遣唐使已经上奏皇上,但皇上希望把道教带去日本。那大师您只能自己决定。如果大师想去,我们有日本的船。”大师依然没有犹豫,立刻着手准备,带了很多宝物譬如:如来肉舍利3000粒,王右军真迹行书一帖、王献之行书3帖、还有玄奘的《西域记》。此行队伍里不光有中国人,还有西域人、南海人。上船出行前一刻,还有23名沙弥前来请求大师在自己的祖国进行最后一次受戒。
公元753年11月15日,鉴真搭乘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了第六次东渡,从苏州出发,5天以后,鉴真乘坐的第二只船抵达冲绳,由于风的关系,阿倍仲麻吕乘坐的第一艘船被吹到了越南,而唐朝的朋友以为阿倍遇难,李白还为其写了悼念的诗,但阿倍大难不死,又回到了长安继续做官,直到770年70岁高龄病逝于中国,后来再无缘回到日本。
公元753年12月20日,鉴真大师66岁终于登上了日本本岛的土地-当时的阿多郡秋妻屋(今天的鹿儿岛)在具体地点上有些不同说法。就此,距离大师发愿东渡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26日抵达福冈,稍加调整后,次年,754年2月初一,抵达大阪,受到先前抵达的中国僧人和广大民众的欢迎,初四抵达当时的首都奈良。在奈良正门受到天皇代表的正式欢迎,随后来到了著名的东大寺,会见僧俗重要人物。一个月后,圣武皇太后宣布旨意,“今后受戒、传佛律一切听任鉴真大和尚。”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