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过半,小朋友们是不是已经变成一个懒洋洋的“沙发土豆”,轻松享受悠闲的假期时光啦?我们鼓励大家保持适量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还可以锻炼意志力、提升自信心、缓解学习生活压力。
省流版
1.冬季可开展滑雪、滑冰等户外运动,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瑜伽和体操等室内运动以及遛狗、爬楼梯和逛公园等日常活动。
2.运动前的准备:确保身体适合运动、穿着适宜的衣物、避免过多进食、备好毛巾和饮用水、做足热身运动。
3.冬季运动时,选择合适的时间、控制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注意防寒保暖。
4.及时补充水分、适当拉伸肌肉、适时冷却身体、注意补充营养,有助于帮助运动后身体恢复。
冬季运动大致有三类,滑雪、滑冰等户外运动;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瑜伽和体操等室内运动;还有遛狗、爬楼梯和逛公园等日常活动。
运动前这5项准备不可少
1
观察身体状况:运动前要观察身体状况,若身体不舒服,不建议进行运动,应多休息。
2
穿着适宜的衣物:穿着保暖且适合运动的衣服和舒适的鞋子,同时可佩戴手套、帽子等保暖配件。衣物不宜过多,以免妨碍身体活动。热身运动后可逐渐减少身上的衣物,但切忌在大汗淋漓的情况下骤然减少衣物。
3
避免过多进食:运动之前要避免过多进食,防止在运动的过程中胃部出现不适。
4
备好毛巾和饮用水: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提前备好毛巾和饮用水,以便在运动的过程中擦拭汗水和补充水分。
5
做足热身运动:冬季气温低,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所以冬季运动前的热身时间应比常温下长,一般建议为20-25分钟,直到身体开始发热,微微出汗为止。热身运动做足,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运动时,一定要注意这3点
1.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
运动建议在下午2点到4点之间进行,应避开早晨或晚上气温较低的时间。
2.控制运动量
选择适合自身年龄和体能的运动项目,把运动量控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过度疲劳反而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给疾病可乘之机。
3.防寒保暖
运动出汗时,由于身体上水分较多,寒风吹入会使体感温度变得极低,容易导致感冒。因此,出汗后应及时擦干并穿上厚衣服保暖,防止受凉。
运动后做好这4点帮助恢复
1.补充水分
运动出汗过多,容易引起大量水分丢失,要及时补充水分,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可以饮用普通水或淡盐水,避免水电解质紊乱。
2.拉伸肌肉
运动的时候肌肉处于紧绷状态,运动后要适当拉伸肌肉,避免肌肉损伤。
3.冷却身体
如果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后要注意冷却身体,例如慢走,能够降低心率,帮助身体恢复。
4.补充营养
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运动后可以适当地补充营养,如补充蛋白质,有助于帮助肌肉恢复。
小朋友们,要动起来哦!
/健康科普
供 稿:杨东玲
编 辑:陈响响
审 稿:罗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