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读八周年|怎能忘怀,深情盈袖——稻读八周年快乐

文摘   2024-11-07 07:00   浙江  

怎能忘怀,深情盈袖

文/叶不子


前几日,王孙问我,“稻读八周年了,你准备写一篇吗?”就这样,心晃动了一下,好似在许多个深秋的夜晚,妈妈在台灯下钩织着毛衣,突然就轻轻的一句,“过几天,就是你的生日了吧。”


我是一个在立冬出生的孩子,冬至春来,于我是格外的期盼。初初遇上稻读,犹是戴维乔的“节气说”,他说:“节气,总能带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妥妥的欢喜,如果不是‘惊蛰’来了,估计一时还不会感觉到惊蛰已经来了,虫破土,鱼破浪,飞鸟展翅,走兽奔行,世界于冷峭中复苏。”我欢喜,生命于清冷中复苏,日子,在春分、白露中多了期待。


叶子在秋风中缤纷,深黄浅红,迎风轻卷。我从领读者活动中,领回了在稻读的第一本书——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原以为读书应该是私密甚至是孤独的事情,当潜在的意识落成了文字,我才明白自己从阅读中收获到了更多。一个人的读书变成了一群人的读书,每一片叶子的颤动,在风中吟唱的孤独,都有了温柔的回应。




你总是说,我很好,你总是说,我可以更好。我在稻读开设了“我读张爱玲”的专栏,将那些曾经翻滚在心中的悸动,慢慢沉淀,试着对这个世界感受更多,表达更多。于是,听过的歌、看过的电影,如同阅读书籍,会让我思考这段经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当我落笔成文的瞬间,生命似乎完成了一场又一场自我的救赎。

稻读二周岁的时候,我说,我没有在最初的岁月遇见你,但我知道,我愿意在以后的岁月与你相伴。读书、撰文,我还开始参加一次又一次的线下活动,《江南·众生·画像》是我参加岑燮钧老师《戏中人》分享会的第一篇活动推文,我学会了更好地聆听,也懂得了如何将欣赏转变为学习。我们有了更多的线下主题探讨,关于女性、关于文学,我尝试着将文字的表达,在心中辗转千回后吐露,我诧异于自己对观点争锋相对的欢喜,在思维碰撞中,心中的那团小小的火,在燃烧。“我甚至,开启了我第一场主题读书活动分享——“从《第二性》看女性之痛”,我感受到了自己坐在台上的局促和紧张,但你用眼神告诉我,我很勇敢,我很好!

就这样,你陪伴着我成长,你总是在给予我更多。稻读三周岁,我获得了“稻读耕耘奖”,我把在稻读耕耘的文字,投稿于慈溪日报,不知不觉中竟有了几十篇的积累,那种黑字落在白纸上天长地久般的笃定,让我的心充满欢喜。稻读四周岁,我代表文学群分享“云在青天书在手”,我说,“我们要学着去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去接受生命的来来去去,爱这个世界,爱和你在此生相遇的每一张面孔,每一段时光,每一种感悟。”我知道,因着你,我在变得更勇敢。

稻读五周岁了,稻读六周岁了,稻读七周岁了。从“惟时以艰”到“惟时以新”这一路走来,温暖多于沉默;从“惟时以破”到“惟时以变”这一路走来,风雨萧瑟中亦有花香。这一路走来,总有一种力量推动着我们继续强大自己,稻读在深秋的季节里,硕果已累累。这一路走来,我在稻读中不断成长,2024年我获得了“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阅读推广达人”,我知道,我的内心有着太多的感激。

稻读八周岁了,今年的年会在11月8号举行。恰恰是我阳历与农历重合的生日,我翻阅日历,竟是生出至今第一次的重合,生命中总是充满了太多的巧合,我感恩于命运的眷顾,祝稻读生日快乐,也祝自己生日快乐,愿与稻读继续共成长!










后台回复关键字

『社科』『文学』『亲子』

即可加入稻读公社微信交流群


- THE END -


本期责任编辑/孤山客

图文编辑/楠柯Sharon

技术支持/敏捷科技


投稿方式:后台回复“投稿” 关键字
征稿邮箱:cxdaodugshe@163.com


稻读公社
读书使人明智,分享增益新知。稻读公社致力于培育独立之人格、思考之精神,愿与志同道合的爱书人共同耕耘阅读沃土、构筑思想高地,打造创作、研究型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