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荒野求生》中贝爷的能力,干不了碳汇计量评估师的活
我在森林测碳汇
记者(左)学习操作激光雷达无人机测量林区数据。记者 吕之遥 摄
刚刚出梅,我省就进入了高温天。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每个夏天都被打上“史上最热”标签。世界气象组织今年3月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说,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热浪、洪水、干旱、野火等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近来,随着“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持续推进,“碳汇”从学术界“出圈”,成为社会热词。
所谓“碳汇”,指的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并被“固定”在植被、土壤中的过程。增加碳汇,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可持续性解决气候危机的办法,被《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等确认为降碳减排的重要举措。
一棵树、一株草,究竟能降多少碳?多种植物混合搭配后,降碳能力又如何?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个全新职业——碳汇计量评估师应运而生。他们的日常工作怎样开展?我跟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与碳汇所的碳汇计量评估师,实地体验了一回。
爬山必须溜
虽是清晨,但烈日当头,气温已突破30摄氏度。碳汇计量评估师、省林科院生态与碳汇所副所长焦洁洁看见我“全副武装”的防晒措施,“噗嗤”一笑,指了指同行者:“你看我们皮肤都不黑,你准备错方向了!”
此行目的地午潮山,位于杭州西湖、余杭、富阳三区交界处。第一次驱车进入午潮山深处,我才知道有一种绿,是丛丛竹林、叠叠翠木,蔓出遮天的枝丫,阳光都难照进来。
植物多,蚊虫也多。为照顾“小白”,焦洁洁给我借了套森林公安的迷彩服——料子比寻常迷彩服更厚,从脖子一直遮到脚——特招蚊子的我,当天难得一口没被咬。
“碳汇计量评估师最主要的工作,俗称钻树林、打样地。”焦洁洁告诉我,之所以要“打样地”,一是因为森林太大,全部摸排一遍,不现实;二是因为森林成分复杂,难以通过单一方法概括,“打了样地,相当于给这片林子的碳汇算法定了标准——通过测量样地中所有植物的各项数据,调整出符合这片林子特征的碳汇计算模型。”
午潮山共设有230块固定监测样地。我的任务,是再走一遍“一号样地”,复测其中乔木层(树木直径大于或等于5厘米)的碳汇量。
起初,我天真地以为,这是个亲近大自然的好活。但穿过泥土小路,手脚并用爬完土坡,终于抵达“一号样地”,还没喘过气来,又被告知此前标注样地范围用的塑料红绳已被野猪拱断时,我的头上开始冒汗、心里直嘀咕:没点《荒野求生》中贝爷的能力,还干不成这行业……
样地不大,共400平方米。但要做的事不少,光是我负责的乔木层,涉及数据众多,操作步骤细且繁琐——
首先,我要在树干的1.3米高处,喷上红漆;高于红漆15厘米处,斜向上钉上编号,要十分仔细,因为一旦钉偏,就会变成树的“创口”,雨水一过,树干容易腐烂;再用胸径尺,贴着红漆、拉开测绳围绕树干一周,测出树木胸径(即直径)。此外,我还需估算树高、冠幅等。
最后,我还要记下:933号,苦槠(树木种类),胸径25.5厘米,冠幅东西5米、南北6米,枝下高(即树木主干的第一分枝到地面的高度)5米,树高15米。“标记是为了持续监测,获取植物的生长量。其他所测数据,是各个对碳汇会产生影响的指标。”焦洁洁说。
1个小时过去,同行人的任务均已完成,而我的任务,大概只完成了40%。不断重复的蹲起、仰头动作,以及对各式昆虫的防范,已耗尽了我所有的气力。
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当碳汇计量评估师,我远不够格。此次体验,每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同行者指点——
比如树种判断,全靠一旁省林科院副院长吴初平提点。他告诉我,出去测碳汇的一行人里,必须有擅长植物分类的专家。
又比如测树高和冠幅,全凭同行者丰富的实战经验。吴初平介绍,样地会用仪器测3棵“标准木”,然后其他树的数据,都是比对“标准木”毛估估,但偏差一般不超过20厘米。
我们一行中的6人,两人一组,3组分别负责测量乔木层、灌木层(树木直径小于5厘米)以及草本层。其中,每一棵树、每一株草,甚至土壤特性,都需记录在册。“一人测、一人记,打配合,不然够呛。”吴初平笑言。
技术的加持,也让这份工作效率高了不少。
传统“打样地”,用时2小时打底。时下借助卫星,通过高精度RTK-GPS技术,便可以在户外实现实时、厘米级精度的定位。业内人士笑称,“提杆即测”,直接节省一半时间。
他们所说的“杆”,由两部分组成:一根带刻度的长杆,头顶一个接收信号的圆形移动站;此外还要再配一台类似大哥大的“手簿”设备。我将长杆举起来,发现几乎没什么重量,拿在手上恍如拄着根加长版的登山杖。
操作对“小白”也友好:我在“手簿”上触屏创建项目,再将杆子轻插在所测物旁,即可获得经纬度、高度等信息。即便在手机几乎没有信号的午潮山,配有基站的它,信号依旧稳定。
至于近年来引进,用于测总林区区域、科技含量更高的激光雷达,更是大大提升了测量效率,几天即可测完一片林子。当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技术门槛——激光雷达加装在特定无人机上,首先得有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AOPA)才能飞;其次,为了保持测量精度,飞行路线也都是经由林业专家特别规划的。
“1平方千米的地,需要不断飞1小时左右。手臂大小的两块电池,只能坚持20分钟,我们还要考虑中途电池的更换问题。”激光雷达无人机飞手潘孟介绍。
“嗡——”伴随桨叶高速运转声,搭载着激光雷达的无人机从空旷处起飞,向所测林区行进。我凑过头去,看了一眼无人机遥控设备中实时显示的画面,一头雾水,原来看图也有“门槛”。“雷达呈象都是色块。颜色越红处,代表树木越高。”潘孟指导我辨识图像。
各个仪器里“装”满了林区数据后,我们下山返回省林科院。
调出最大碳汇量
再接下来的工作,涉及具体测算。
对此,焦洁洁一开始便给我打了预防针,称这“超级专业”。在实地体验前,她更是早早发来网络课件、讲解视频。我努力把其中的专业词汇、计算公式都“填”进脑袋里。
我落座林科院办公室,面对电脑,将样地复测数据一组一组输入文档。“这个值,是用来调这个参数?还是套那个公式?”面对手忙脚乱的我,焦洁洁笑了笑,接过鼠标,熟练地根据补充数据调整模型,并导出激光雷达无人机刚记录的林区数据,随后指导我把这些数据套进调整后的模型,算出划定林区的碳汇总量。
如此复杂的测算,还只是第一步。对于碳汇计量评估师,更重要的,是如何基于这些数据,进行林木调整,以获得更大的碳汇量。
“3年到5年还要复测一次,通过植物生长量作换算。”语罢,焦洁洁打开电脑桌面上一份PPT,让我学习,“这是我们近期成果之一——2023年结束的磐安县黄檀林场林业碳汇先行基地监测,还热乎着。”PPT尾页,如此写道:可以调整搭配,通过人为干涉,伐除一些生长情况不好的林木,促进单一的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进,从而尽可能将碳汇量拉到极值。
她一边指着涉及的各式植物数据,一边科普,我把要点一一记录下来:“最新研究发现,世界上碳汇高的森林,并非热带雨林,而是经过科学搭配、异龄复层混交的森林。其中,人工林面积居全球首位的中国,2012年至2022年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2亿吨,折合碳汇量7亿至8亿吨,约为全国年碳排放总量的7%,贡献巨大。”
体验接近尾声,我问道:“你觉得,碳汇计量评估师是份好职业吗?”
“这份工作,不仅要辗转于各大林区,数据处理繁琐,整条战线拉得很长,还是挺辛苦的。”焦洁洁说,最近她出差就没停过。
但碳汇计量评估师,无疑也是“双碳”美好愿景下的当红职业,前景无限。
体验结束时,我恰巧碰见一位已退休的省林科院研究员。神奇的是,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大概因为干的是份常在潮头的工作,技术手段日日新,心态也是年轻的。”她笑言,多走路、爬山吸氧,也功不可没。
确实,当碳汇计量评估师短短一天,我便明显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微风吹拂树枝,发出窸窣声响,带来森林净化后的空气,少二氧化碳、多负氧离子,清新而怡人。
(浙江日报 记者 谢丹颖)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