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西(Andrej Karpathy),曾是特斯拉的AI负责人,也是OpenAI的前研究员,他透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真相:“你以为你在跟AI说话?其实,你是在和一群人工标签员的‘脑袋’对话。”换句话说,当你向AI提问时,得到的答案并不是AI“自己思考”出来的,而是基于大量人类标签员的答案进行统计后生成的。
AI到底是怎么“回答”问题的?
比如你问AI:“阿姆斯特丹的十大景点有哪些?”其实,AI并不是自己去了解阿姆斯特丹,而是它根据人类之前给出过的类似答案,拼凑出一个“平均值”。如果问题是它没有见过的,它就会根据它学习过的数据,找到最接近的答案来“猜”出一个合理的回应。
政策问题?别指望AI能给你真正的答案!
卡帕西特别提到,不要指望AI能回答像“如何治理国家”这种复杂的问题。他打个比方:你问AI如何治理国家,其实就像是给一个来自俄亥俄州的玛丽(Mary)10美元,给她30分钟时间,按照公司给的100页规则书去查找资料,给你一个答案。意思就是,AI根本没有能力“思考”这个问题,它只是按照规则把别人给的答案拼起来。
AI为什么好像有个性?
很多人觉得和AI对话很像和一个有“个性”的人说话,它很温和、理性或者中立。其实,这种“个性”是AI在训练时通过人类标注员的“精调”得到的。比如,AI在回答一些争议性问题时,会加上“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样的措辞,这也是人类标签员教它怎么保持中立和客观。
专业问题?背后是专家在标注数据!
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问题,比如医学、数学,AI背后会有真正的专家来做数据标注。比如,医学问题会由医生来标注,数学问题会有顶级数学家帮忙。不过,卡帕西提醒,这种方法虽然能让AI的回答比普通人靠谱,但它依然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推理能力。简单来说,AI的答案通常比大部分普通互联网用户给的答案要好,但也未必能达到真正专家的水平。
简单来说:
AI能帮我们找到答案,但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真正成功,我们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去做决定。
更多AI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