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疼痛?不只因肌肉和筋膜,还有易被忽视的它

健康   2025-01-01 12:03   河南  

足部神经的功能是负责传递感觉信息,让我们能够感知到足部的触摸、压力、温度等,同时也控制着足踝部肌肉的运动,使我们能够正常行走、跑步、跳跃等。

然而,当这些神经受到卡压时,可能会导致感觉异常、肌肉无力或瘫痪等症状。

一、什么是神经卡压

神经卡压是指周围神经在经过一些骨-纤维管道、筋膜或肌肉间隙等处时,因多种原因引起的隧道、腱膜、筋膜的狭窄、增生、肥厚、粘连等变化,导致神经被卡压,产生疼痛、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电生理学改变。


根据神经卡压的性质可分为急性神经卡压和慢性神经卡压。

急性神经卡压

这通常是由于突然的外力作用或损伤导致神经受到压迫。

这种情况下,神经受到迅速且明显的压迫,可能导致神经传导功能的突然中断。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感觉丧失或异常、以及可能的运动障碍。

急性神经卡压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长期的神经损伤。

慢性神经卡压

这是由于长时间的渐进性压迫造成,通常见于重复性的劳动或姿势不当。

这种情况下,神经长时间的受压导致神经纤维的慢性损伤,症状可能逐渐显现并持续存在。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性的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肌肉无力。

慢性神经卡压的治疗通常比急性神经卡压更为复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神经卡压不仅有单处卡压,还包括双卡、多卡等现象。


二、足部疼痛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 

1.跗管综合征(胫后神经卡压)

解剖

胫后神经在踝部内侧通过屈肌支持带下方的跗管。屈肌支持带起于内踝后下方,止于跟骨结节内侧,它和跟骨内侧壁、距骨等结构围成跗管。胫后神经在跗管内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病因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原因之一。当踝关节扭伤后,局部组织肿胀、瘢痕形成,使得跗管内空间变小,压迫胫后神经。

例如,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经常发生踝关节扭伤,恢复不佳时就容易出现跗管综合征。

踝部的骨折、脱位等创伤也会改变跗管的正常解剖结构。比如,跟骨骨折后,骨折碎片可能会移位并挤压跗管内的胫后神经。

长期的足部劳损,如长时间的行走、跑步,尤其是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高跟鞋),会使跗管内压力增加,导致神经卡压。

症状

主要表现为足底的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

疼痛通常从内踝后方开始,向足底放射,呈刺痛或烧灼样痛。患者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症状会加重,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足部肌肉力量减弱,如脚趾的抓地力量下降。


2.腓深神经卡压

解剖

腓深神经位于小腿前外侧,在伸肌下支持带的深面通过踝关节前方。它主要支配小腿前群肌肉和足背皮肤感觉。


病因

足背的外伤,如被重物砸伤或受到过度的牵拉,可能会损伤伸肌下支持带,导致其增厚、瘢痕化,进而压迫腓深神经。

一些足部的过度活动,如长时间的踮脚动作或者过度背伸踝关节,会增加腓深神经在伸肌下支持带处的摩擦和压力,引起神经卡压。

症状

患者主要感觉足背第一、二趾之间的区域疼痛、麻木,在活动踝关节,特别是背伸踝关节时疼痛加剧。

还可能出现足趾背伸无力的情况,影响正常的行走和跑步姿势。

3.腓浅神经卡压

解剖

腓浅神经在小腿外侧的肌间隔和深筋膜之间下行,支配小腿外侧皮肤感觉。


病因

紧身的绑腿、石膏固定过紧等外部因素,会对腓浅神经造成压迫。

小腿外侧肌肉的过度使用或损伤,如长时间的侧弓步运动导致肌肉肿胀,会挤压神经。

症状

主要表现为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的疼痛、麻木和感觉过敏。

患者可能会感觉像是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在触碰小腿外侧或足背外侧时,这些异常感觉会更加明显。


4.Morton’s 神经瘤(趾间神经卡压)

解剖

莫顿神经瘤通常发生在第三、四趾之间,是由于趾间神经受到周围组织的挤压而形成的。


病因

穿着过紧的鞋子,尤其是鞋头较窄的鞋子,会使脚趾之间的空间变小,反复挤压趾间神经。女性穿高跟鞋时,身体重心向前,脚趾会受到更大的压力,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长期的跑步、跳舞等运动,使得脚趾反复摩擦、受压,也会增加莫顿神经瘤的发生风险。

症状

患者会感到趾间剧烈的刺痛、灼痛或麻木感,疼痛通常在行走或站立时加重,尤其是在穿某些鞋子时。

有时患者会感觉好像有一个小石子在脚趾之间,非常难受。这种疼痛可能会向脚趾的近端放射。


5.Baxter 神经卡压综合征

解剖

Baxter 神经是足底外侧神经的第一分支,走行在跟骨内侧和足底筋膜起点之间,与足底筋膜、跟骨等结构相邻,对足底外侧感觉和部分肌肉运动有重要作用。


病因

过度使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过度运动,使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导致神经受压。

解剖异常:跟骨畸形、足底筋膜增厚改变神经走行空间,引发卡压。

外伤炎症:足部外伤后的瘢痕组织、足底筋膜炎产生的肿胀和炎症介质会刺激和压迫神经。

症状

疼痛:足跟内侧和足底刺痛、灼痛或隐痛,晨起或休息后活动时加剧。

感觉异常:足底内侧和足跟麻木、针刺感或感觉减退,活动后加重。

运动障碍:严重时,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脚趾抓地能力下降。

6.腓肠神经卡压综合征 

解剖

腓肠神经是由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分支组成,在小腿后侧走行,主要负责小腿后侧、外踝以及足背外侧部分区域的皮肤感觉。它走行于皮下组织与深筋膜之间,位置相对表浅。


病因

外伤:小腿后侧受到直接的撞击、挫伤,或者是手术、骨折等创伤,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瘢痕形成、粘连,从而压迫腓肠神经。

例如,小腿骨折后进行内固定手术,手术过程中的组织损伤或术后瘢痕粘连都有压迫神经的风险。

局部压迫:长时间佩戴过紧的护具(如弹力绷带)、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帮过硬),或者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习惯性跷二郎腿,使小腿后侧受压),这些外部压力持续作用于腓肠神经走行区域,容易引起神经卡压。

炎症刺激:小腿后侧的肌筋膜炎、蜂窝织炎等炎症疾病,会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当肿胀组织挤压腓肠神经周围的空间时,就会导致神经卡压。

症状

疼痛:主要表现为小腿后侧、外踝以及足背外侧的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刺痛、灼痛或酸痛,活动或按压时疼痛可能会加重。

感觉异常:出现上述区域的皮肤麻木、针刺感或蚁走感等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的情况也可能发生。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感觉异常,患者在行走、跑步等活动时可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跛行。

7.隐神经卡压综合征 

解剖

隐神经是股神经最长的皮支,在大腿内侧下行。

它从股三角内穿出后,沿着缝匠肌的后缘或前缘下行,在膝关节内侧浅出皮下,然后继续下行至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主要负责这些区域的皮肤感觉。


病因

创伤相关:膝关节附近受伤,如碰撞、手术等,引起局部组织变化,压迫神经。

外部压迫:长期使用过紧的护膝,或者身体肥胖导致神经受压。

解剖变异:血管或肌肉先天走行异常,对隐神经产生压迫。

症状

疼痛:大腿内侧、膝关节内侧、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疼痛,活动时加重。

感觉异常:上述区域出现麻木、针刺感或感觉减退。

活动障碍:疼痛和感觉异常导致行走、跑步等活动受到限制。

最后,我们要知道:引起足部疼痛的神经卡压综合征虽然并不常见,但在治疗下肢疼痛患者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可能性。

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疼痛,一般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如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诊断,确定卡压位置并完全松解。




【疼痛康复研究·腾康学园】


线下课程1000抵2000


限时报名2025年线下课程,直接参与活动


附加特权:

1.参加的课程永久免费复训

2.精品书籍邮寄

3.赠送干货网课


报名电话:

13027515195(同微信)

13393733030(同微信)


备注:数量有限,报完为止,活动时间:2025.1.1-3

更多详情,扫码进群





9.9元系列课程

支持试听,永久复看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专业课程和书籍

疼痛康复研究
传播疼痛康复知识,传递专业医疗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