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纪念品

文摘   2024-03-30 06:17   加拿大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上个月欧洲之行买的些可可爱爱的纪念品吧。

它们每一个背后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彼时彼刻的细节和氛围。

每次和它们对视,仿佛都听见它们在催促我记下来,记下来。

写下的过程,是和当时的场景再相遇的过程,那些过去的瞬间在我敲下这一个个字的时候再一次闪现,并自此停留在这字里行间。

让过去的瞬间重现,存在,停留,这就是记录的意义吧。

这个是在巴黎的小皇宫博物馆纪念品出买的本子,第一眼被打动是因为封面上的一行字:one line a day(一天一行)。


本子的设计是鼓励人们每天记录点什么,哪怕一行字,随想随记,无论写什么都行。类似的创意很多本子都有,这个本子的特别之处是邀请我们记录五年。

五年,是不短的一段时间。如果真的执行下去,记录五年的随想,哪怕一天就十几个字,也是一大本的记录呢。

拿着本子排队结账时,我已经在幻想五年后的自己翻看这几年的记录时的样子

这种幻想挺美妙的,好像有了这个本子,接下来五年的时光就不会悄悄溜走,而是会被我用文字将每一天展开拉长,再将其中的分秒藏进这个本子里

这个本子,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插一句后话,这个本子已经跟了我一个月了。事实证明只要愿意,有一个督促你的工具,我们是可以写的。我每天不止写一行,我几乎每天都一整页一整页地写。

就让它留在那儿给五年后的我一个惊喜吧。

这张CD是在巴黎的圆顶剧院,看完《莫里哀Molière》音乐剧后眼里含着滚烫的泪购买的。

说起来难为情,我近半年内已经被艺术打动到热泪盈眶好几次了

话说回来,看音乐剧时我全程都激动不已,有时是被歌舞感染的,有时是被故事情节打动的。这个音乐剧讲述的是莫里哀一生的故事,有意气风发,有挫折失败,有不被家人理解,有自命不凡,有繁华褪去后的落寞,有遗憾,有追悔。

看舞台上的他在生命尽头,哭诉对父亲和对家人的歉疚时,我脑子里反复出现莫泊桑的小说《一生》,不断地发出和几年前看这本书时一样的感叹:一个人的人生既长又短,伟人的人生和平凡人的人生,都要经历高低起伏,最终走向消失

伟大如莫里哀,从青年走向盛年,再到暮年,直至生命的尽头,一生的元素也逃不过书中所写:一些憧憬一些满足一些哀愁一些遗憾。

但是,莫里哀毕竟是莫里哀,他和他的作品都不朽,如音乐剧里表演的那样,当全舞台的人一起唱出他一生创作出的无数经典主人翁的名字时,场面震撼人心。

看完演出后,我人生中第一次追星,和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们一起在二月初的寒意中等待主演们出来——和他们合照,要签名。

等签名时,又收获了一波法国人的善意——人群中,一个姑娘一次一次地帮我递CD过去给演员签名,一次一次地帮我合照。

等集齐六大主演的签名时,已经快快午夜十二点了。身边一起等待的另一个法国姑娘因为听见我说中文,在快走的时候羞涩地用中文跟我说了一声:新年快乐。我心里一惊喜,因为时差的关系,连我自己都差点忘了此时是中国的大年三十。

以上便是这张CD背后的故事。

在写之前,我本来只记得看演出的过程和集齐签名的过程,但写着写着我又想起了借我笔的并帮我要签名的姑娘和用中文跟我说“新年快乐”的姑娘。

哇,庆幸我把这些都想了起来。

这张专辑里的主打曲《Rêver, j'en ai l'habitude》,非常非常好听。是那种听了会激动得想要伸手摘星的感觉。

这两支刻成豆角和大葱模样的笔,是在布德尔博物馆(Musée Bourdelle)里买的。

这次在巴黎除了爱去的大众博物馆如奥赛之外,还去了几个小众博物馆。

布德尔是罗丹的学生,相对于大名鼎鼎的罗丹博物馆,布德尔博物馆不太为人所知。我是从黄永玉的书中知道布德尔的。黄永玉本人是雕刻家,他说布德尔是他一直以来景仰的雕塑家,“不只是作品震动人心,更重要的他是一位创作思想家……他的手法渗入绘画,有狂放(其实十分严谨)的斧劈之势……”

布德尔博物馆在巴黎十五区的一个居民区里,入口不很显眼,人也少了很多,尤其是和罗丹博物馆比起来。但是进去后别有洞天,是很美的博物馆。院子布置得让人流连忘返,初春的季节,已经有不少花在枝头绽放。空气湿润润的,在里面慢慢走,慢慢看,特别舒心。

博物馆有好几个展览房间,其中一间房子非常古老,是布德尔当年(1885-1929)的工作室,里面的柜子桌子等都还是按照当年摆设陈列(下图)。工作人员说有些家具是布德尔的父亲自己做的。

房间里有一个巨大的半人半马,表情痛苦的雕塑,据工作人员介绍是布德尔雕刻的自己,是他对自我的阐释。房间里里还有一些布德尔当时自己收藏和购买的雕塑品。总之,房间本身及里面的物品,这个整体便是布德尔作为艺术家一生的写照。

有一阵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还好我鼓起勇气问了一个问题,所以收获了一份友好详细专业的只对我一个人的讲解。

这种全神贯注听讲解的体验很愉快。近几年来,我越来越珍惜每一次全神贯注的体验。

我虽然不懂雕塑,但是我想没有人会不被美打动吧?一百多年以来留存下来的经世人认可的,经典的作品,任是再粗俗的人也能隐约看出其中关于美的细节和纹理吧。

离开前在纪念品店挑了这两支好玩的笔,不贵又可爱,留作纪念。任何时候,看到它们就能想起参观布德尔博物馆的情景,想起那件老房子,想起那位专业友好的工作人员。

这位推着自行车的明媚少女明信片,也是在小皇宫博物馆里买的。

因为喜欢骑自行车,所以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就被吸引住了。原作品很大一副,光影美极了,看得让人心生向往。


画中的女孩叫George,她打小便常常给画家父亲Léon Comerre作模特。1903年,十四岁的George已经成长为一位优雅迷人又摩登的少女,她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公园里闲逛。兴起于19世纪末的自行车,改变了女性的出行方式,赋予当时的女性前所未有的出行自由。画中的George一手扶在自行车前把,一手放于腰间,俨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花季少女。

可惜明信片作为印刷品,完全无法还原原作的光影和细节。当时在纪念品店找到这幅作品的明信片时,第一眼还挺失望的。但转念一想,纪念品的功能,就是为了让自己想起此情此景的,何必计较这么多呢。

对了,这张明信片,也让我想起在巴黎的另一个小众博物馆——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ecoratifs)——里看到的一系列和自行车相关的海报。

我是在运动服饰变迁这一系列展览里看到这些海报的,海报还原了那个年代女士骑自行车的穿着。

非常有趣的展览,展示了从19世纪至今运动服饰的变迁。

上图是初代羽毛球运动,那些花枝招展的少女们拿着球拍,像是在扑蝴蝶

还有这幅图片,很难想象过去的泳装居然是用羊毛线织的!

这本书是我在离开佛罗伦萨的当天,在火车站里的书店买的。

能买到这本书还挺不容易的。

我从到达的那天起,每经过一家书店都会进去问问有无这本书的英文或法语版,问了五六家书店都没有找到。最后快走了,不抱什么希望地随口在火车站的书店问了一句,没想到店员在看了一眼我写的书名后就露出了“有希望”的信号。果然他在电脑里查询一番后,带我来到了这本书前。真是又惊又喜。

佛罗伦萨待我不薄,不枉我见到它的第一眼,经过这个城市的第一座小广场时,便萌生出想要在这儿住一阵子的愿望。

这本据说是了解意大利人和意大利文化的经典之作,是由意大利作家Luigi Barzini写的。这也是黄永玉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这本书里力荐的,“我建议到意大利小游和长驻的朋友们,不妨买一本《意大利人》带在身边,思想和文采一流,既增长见识又启发聪明……”

这次去意大利只是预热,用约会的术语来说,这次算是blind date。等我认真读完这本书,再来和翡冷翠正式约会吧。

还有这张明信片,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邮局里自己寄给自己的。

邮寄一张明信片给自己是临时想到的。

起初只是好奇这个小邮局里面的样子,跑进去后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就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几张明信片(总共就五种样式),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正常的邮局嘛。

想着进都进来那就写张明信片吧,一时想不到要寄给谁,手头也没有朋友的地址,脑子里记得最熟的地址是自己家的,于是就寄给自己了。

回家后我每天都跑去看一眼信箱,每看一遍都要抱怨一遍梵蒂冈这个小国家效率太低,一连抱怨了十天,终于收到了盖着梵蒂冈邮戳的明信片。

说来好笑,就只有十天而已,我自己在明信片上写了些什么,我居然忘得一干二净。看着自己的笔迹,有点儿恍惚,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人有时真是又健忘又莫名其妙。

以上,便是我这次旅行中一些可可爱爱奇奇怪怪的片段。

多亏了这些小纪念品,我才有机会将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记忆转换成了这篇可以储存在网络和电脑里的实体文档。

所以说,物质是记忆的载体嘛,正因为有了这些具体的物质,记忆才有所依靠。

热爱生活,热爱物质,从每天做起~


MadMoiZeLLe
Le journal de Lingli: 一个普通人的阅读,思考,旅行,生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