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时尚文化,首先要厘清时尚与传播的关系。何谓“时尚”?简言之,就是在一个特定时代,社会群体对某种观念、人或事物推崇、跟随的风尚、格调或取向。时尚就其存在的形态而言,具有社会性、观念性、物质性;从其发展演变的视角看,时尚具有阶段性、个体性和创新性。按照结构主义的分析框架,时尚不仅包括具体的外在形态构成的所指,而且包括品牌的特质\人赖以进行社会分层的选择行为和某种引发共鸣的观念。同时,时尚之所以能产生社会群体的推崇效应,还在于其内在文化内涵构成的所指。正如约翰·费斯克所说,在消费社会中所有的商品既有实用价值也有文化价值······每一种消费行为,也都是一种文化生产行为,因为消费过程总是意义上的生产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群体追求时尚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物质层面的满足感,还在于实现精神文化层面意义消费的达成度。而时尚正是通过对符号意义的“能指”内涵的深化和“所指”意义的延展,进而化有形至无形于消费社会的意义世界。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时尚的生成不是一个静态累积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流动过程,而这种变化源于时尚消费群体趋同求异的社会心理因素。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时尚变化的动力在于人类顺从的趋向一致性和追求个性凸显的倾向性之间的张力。于是出现了弗留格尔在《时尚心理学》中所说的“时尚悖论”——每个人在同一时间都想变得和他人一样,又在同一时间想变得和他人不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时尚这种流动和变化的特征已经超越了自身流动性的意义,成为主体流动性的普遍化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在时尚的流动变化过程中,传播是最具决定性的动力因素,构成了现实生活中“无传播不时尚”的消费景观。在媒介化社会中,传播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型构着社会交往关系和行为模式,同时也构成了社会关系生成的新途径和新范式。从时尚传播实践者来看,诸如时尚买手、时尚摄影师、 时尚模特及时尚媒体的记者编辑日益具有媒介化的特征,共同建构着时尚的日常实践和传播意义,时尚传播的过程实际是时尚消费实践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符号的编码与解码所进行的观点的对话和意义的交流,双方共同参与时尚符号和传播意义的再生产;从时尚传播的渠道和平台来说,信息传播技术的普及与升级,一方面形塑了被观看与被书写的传播景观和时尚的文化意涵,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受众的时尚传播实践与时尚文化的生活形态,而时尚传播传受双方的边界消弭,也使得时尚传播的内容生产经历着从专业机构到个体用户的迁移,从线性的程序化呈现到超文本呈现的转换。随着时尚文化的视觉化发展和现代性的流动性连结,时尚传播的意义边界在重构和再造过程中,日渐显现出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消费层面的文化意义。
观察时尚传播实践不限于传播主体对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感知和体验,还需对其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整体性把握。作为解读时尚传播文化场域的方法论,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此提供了有效的视角。作为符号意指,时尚是构成景观世界的主要社会结构,是形成文化传播景观的组成要素;作为传播景观,时尚是文化符号意义连接的系统,是实体与意像之间的架构,并衍生出多样化的意象;作为文化表征,时尚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时尚传播的过程在呈现文化表征的基本特性的同时, 也体现出文化可视化的趋势。
图书信息
康茜 著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978-7-5130-9468-9
定价:79.80元
淘宝购买→sPke3oWo7hJ
复制上面文字,打开淘宝即可
图书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点阅读原文,购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