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日课|布迪厄“实践”理论及CSSCI已刊论文10篇

学术   2024-08-04 19:37   山东  




读者福利

添加客服回复“实践理论”

获取10篇范文

不用发朋友圈,不用集赞
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回复“实践理论”获取10篇范文




在阿尔及利亚的人类学研究使布迪厄对实践问题产生了兴趣,引发他对结构主义人类学、理性选择理论蕴含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认识论的批判,场域与惯习、实践逻辑、资本与利益、规则与策略等概念与命题构成了实践理论的基本内容。布迪厄的大部分经验研究立足法国社会,他的研究并不是要建立关于实践的一般性规范理论,而是致力于提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即关系主义的分析策略与反思的基本态度。对实践理论的解读与评价必须把握以上基本原则。对社会学研究而言,布迪厄启示我们,要反对学究谬误,注重理论与经验研究的互补,重视认识论、方法论训练,坚持社会学的反思态度。 

01 布迪厄对实践问题的警醒

1956年,布迪厄赴阿尔及利亚服兵役并开始研究生涯。在对卡比尔人的婚姻与亲属制度、仪式活动与象征体系、交换行为的考察中,布迪厄・发现了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规则转换及逻辑推演、理性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无法圆满回答的问题。摆在他面前最简单的解决途径在于,在结构主义的框架内添加新的规则,修补并编织新的规则之网。布迪厄选择了另一种不同的研究路径,通过与结构主义人类学、理性选择理论在方法论上的决裂,从根本上超越了学究意识提出的虚假问题,而这种超越直接奠定了实践理论的立论基础。《实践感》一书就反映了布迪厄对实践问题的警醒与思考。 

02 反思实践研究:超越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认识论

  在《实践感》中,布迪厄指出客观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在“把持有模型的学者放在了一个掌握着实践活动之客观意义的莱布尼茨神的位置上”。循着布迪厄的思路可以认为,“客观主义立场的主要危险在于……它将自己构建的各种结构看作自主实体,赋予它像真实的行动者那样‘行为’的能力……将个人或群体看成被动消极的承受者,支撑着机械地展开它们的自在逻辑的那些力量。” 
  布迪厄对主观主义想像人类学的批判体现在对萨特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的质疑上。萨特主义的致命缺陷在于用先验自由主体的意义制造物替代了社会世界外在于主体的条件,屏蔽了主体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条件与可能。理性选择理论的错误在于,将产生于特定社会情境中的理论假设普遍化。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世界的各种结构包括初级的客观性与次级的客观性。前者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以及运用各种社会稀缺物品和价值观念的手段;而后者体现为各种分类体系,体现为身心两方面的图式,在社会行动者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行为、思想、情感、判断)中发挥着符号范式的作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认识论着重于强调这两种客观性中的某一种,而布迪厄对它们的超越则“转变成了一种旨在把握社会世界双重现实本质的分析方式中的一系列环节。由此产生的社会实践理论综合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途径。首先,我们将世俗表象搁置一旁,先建构各种客观结构(各种位置的空间),亦即社会有效资源的分配情况;正是这种社会有效资源的状况规定了加诸互动和表象之上的外在约束。其次,我们再引入行动者的直接体验,以揭示从内部构建其行动的各种知觉和评价(即各种性情倾向)的范畴”。   

03 实践理论:理论洞见与认识论、方法论路径

   在《实践感》中,布迪厄指出客观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在“把持有模型的学者放在了一个掌握着实践活动之客观意义的莱布尼茨神的位置上”。循着布迪厄的思路可以认为,“客观主义立场的主要危险在于……它将自己构建的各种结构看作自主实体,赋予它像真实的行动者那样‘行为’的能力……将个人或群体看成被动消极的承受者,支撑着机械地展开它们的自在逻辑的那些力量。” 
  布迪厄对主观主义想像人类学的批判体现在对萨特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的质疑上。萨特主义的致命缺陷在于用先验自由主体的意义制造物替代了社会世界外在于主体的条件,屏蔽了主体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条件与可能。理性选择理论的错误在于,将产生于特定社会情境中的理论假设普遍化。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世界的各种结构包括初级的客观性与次级的客观性。前者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以及运用各种社会稀缺物品和价值观念的手段;而后者体现为各种分类体系,体现为身心两方面的图式,在社会行动者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行为、思想、情感、判断)中发挥着符号范式的作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认识论着重于强调这两种客观性中的某一种,而布迪厄对它们的超越则“转变成了一种旨在把握社会世界双重现实本质的分析方式中的一系列环节。由此产生的社会实践理论综合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途径。首先,我们将世俗表象搁置一旁,先建构各种客观结构(各种位置的空间),亦即社会有效资源的分配情况;正是这种社会有效资源的状况规定了加诸互动和表象之上的外在约束。其次,我们再引入行动者的直接体验,以揭示从内部构建其行动的各种知觉和评价(即各种性情倾向)的范畴”。

04 人物简介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既包括他对社会实践的独特洞见,也包括他发现、提出与考察实践问题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 

  (一)关系主义的视角:场域、惯习和实践 
  布迪厄认为,虽然结构主义存在着认识论的缺陷,但它在方法论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引入了一种关系主义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打破个人与社会、结构与能动者、系统与行动者等虚假的二元对立。场域与惯习的概念就是关系主义思维方式的体现。“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而惯习则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关系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 
  布迪厄指出,“惯习和场域之间的关联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方面,这是种制约关系:场域型塑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另一方面,这又是种知识的关系,或者说是认知建构的关系。”虽然场域作为客观的关系构型是给定的,但并不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场域既然是由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赋予生命力的,就存在着动态的特征,惯习作为实践在场域中的生成物当然是可变的。 

  (二)实践的逻辑 “布迪厄始终强调,实践的重要特征就是紧迫性和经济必需条件的约束、模糊性及总体性。”布迪厄借喻“游戏意识”的概念对实践的模糊性进行了反复论述。在他看来,实践包含着一种“实践感”、游戏感。“所谓游戏感,就是意味着根据与场域俱在的各种必然性和可能性,对惯习作出可以预见的调整,但表面上却好像是在成功地‘针对’未来状况下谋划而成的。”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实践的总体性。“布迪厄始终呼吁社会学应该也必须构建维持人类实践基本统一性的‘总体性社会事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通过将经验性研究与理论性探索结合起来,来分析作为总体性的实践。” 
  布迪厄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逻辑的差异,对前者歪曲、替代与屏蔽后者的错误倾向进行批判。“理论谬误在于把对实践的理论看法当作与实践的实践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把人们为解释实践而构建的模型当作实践的根由。” 

  (三)资本与利益、规则与策略 
  与布迪厄对理性选择理论唯经济主义倾向的批判相对应,他的资本概念超越了狭隘的经济主义理解。在他看来,资本表现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三种基本形式。对布迪厄而言,重要的是资本的再生产功能,即资本产生于特定的场域,反过来又不断支配、生产与再生产特定场域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他关心的不仅仅是某种单一形态的资本类型,“在他看来,不同资本形式之间的可兑换性和‘兑换率’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比如经济资本如何衍生出其他资本类型,文化资本如何转化为经济资本,并通过教育证书的形式予以制度化。 
  “利益”是布迪厄从经济学中借用的概念,是他摆脱哲学人类学的工具。布迪厄反对抽象的、超历史的利益概念,相反“总是谈论特定利益,探讨那些当受历史因素决定的场域运作时,被预设和生产出来的利益”。 
  布迪厄用实践理论的策略概念替代了结构主义的规则解释。在结构主义解释中,卡比尔人作为规则的傀儡丧失了社会实践的能动性,卡比尔社会是静态的机械循环;在“策略”解释框架下,面对“挑战”、接受挑战的人根据不同情境、双方力量对比,结合时间因素,选择不同的实践行动,同一行动形式在不同情境下被赋予不同 意义。 

  (四)反思:实践理论探索的内在驱动力 
  布迪厄的反思性概念与许多学者的看法存在本质性差异,布迪厄的反思既不是常人方法学中主体通过社会实践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秩序感、可说明性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吉登斯强调的行动、科学和社会立足于自我调节与自我监控基础上的客观形态。布迪厄强调的反思性不是指研究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反思性,也不仅仅是对于某一知识形态内涵的反思,而是指对社会学/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条件与机制、对学者与研究对象关系的反思,它立足于“对象的对象化”这一基本原则。 
  布迪厄的反思性“首先表现在他的反思社会学的基本对象不是个别分析学者,而是根植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会无意识和学术的无意识;其次,他的反思社会学必须成为一项集体事业,而非压在孤身一人的学究肩上的重负;而在第三个方面,他的反思社会学不是力图破坏社会学的认识论保证,而是去巩固它”。 

05 实践理论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一)反对各种形式的学究谬误 
  通过以上对布迪厄实践理论的述评,通过对布迪厄社会学研究认识论与方法论特征的考察,可以发现与各种形式的学究谬误的斗争是布迪厄思想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布迪厄时刻保持警醒态度与学术敏感性的根本原因。 
  学究谬误最大的问题在于将学者的理论研究看作是高于普通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实践形态,用理论研究活动本身替代普通人的实践,借用马克思的经典名言是“用逻辑的事物代替了事物的逻辑”。学究谬误的危害不光在于在这种认识论主导下的理论研究结果背离了实践的真实逻辑,它更大的问题在于假借学术场域、学术生产体制、学者的优越惯习掩盖了这一事实。 
  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使社会科学及社会学面临着越来越数量化、越模型化的趋势,也为新的学究谬误的产生提供了机遇。越来越完善的社会解释模型被建构出来,并通过学科体系内部的相互验证得到承认。对此的质疑在于,模型与规则的完善只能证明其作为一种认知结果与智力建构的完美性,并不必然地证明其对解释社会生活的效度;而学究谬误最致命的一点在于用模型解释的效度来替代社会解释的信度。布迪厄在解释卡比尔人实践的逻辑时,面对着结构主义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失效,没有选择通过完善模型来维护学究谬误,而是走向相反的一面,从而创建了实践理论。 
  学究谬误既来源于以上宏观的学科发展氛围,也来源于知识界的一种独特的惯习,即利用学者在文化资本上所占据的优势对研究对象行使符号上的暴力。布迪厄在对卡比尔人社会实践逻辑的考察中致力于发现属于卡比尔人的逻辑,格尔茨在对爪哇人象征仪式的研究中致力于发现“本土性知识”,都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对于学者符号暴力的摒弃。摒弃学究谬误必须排除将研究对象“原始化”、“非理性化”的认识论惯习,布迪厄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唯经济论的理论框架无法解释的卡比尔人的实践行为,发现的并不是卡比尔人的非理性倾向,而是特定场域与惯习中的合目的性的实践逻辑。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工人、农民、失业者并不是非理性的代名词,他们的行为看似反常的原因在于研究者没有发现他们实践的逻辑。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启发我们,普通人的实践是第一性,学者的理论研究实践是第二性,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对象化的对象化”――将社会学构建研究对象的实践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将两者科学地联结起来的关键。 

  (二)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良性互补 
  当今的社会学、社会科学学科分化越来越发达,各种分支学科不断产生。作为深受结构主义思潮影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对一系列二元对立保持着警觉,而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二元对立就是布迪厄所要超越的,这两方面的密切结合与良性互动也提升了布迪厄的学术品格,提高了布迪厄的学术敏感性。 
  倡导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良好互补是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既从事理论研究又从事经验调查呢?并不是这样的,对于绝大多数学者来说,局限于某一个分支、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某一个方面,既出于学识与智力的原因,也是学术体制的产物,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最致命的危害在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严重脱节、误解、敌视乃至丑化对方,而这种危害的关键就在于片面地将理论研究或者经验研究放置在本体的地位上。 
  布迪厄对“唯方法论主义”、“唯理论主义”进行了批判。唯方法论主义可以定义为这样一种倾向,即把对方法的反思与方法在科学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脱离开,并完全出于方法本身的缘故(而非具体实际的研究)而锤炼方法,即为方法而方法。布迪厄所批评的并不是方法论工具技术上的复杂性,而是方法论力图用不加思量的技术锤炼来填补理论见解匮乏所产生的真空的做法。布迪厄对理论工作并无敌意,他时刻反对的是为理论本身的缘故而进行的理论工作,即“为理论而理论”的工作,或把理论的体制看作一个孤立的、自我封闭和自我指涉的话语领域。“布迪厄并没有试图用一种更加紧密的方式将理论工作与经验研究联系起来,而是要使理论工作与经验研究彼此以最彻底的方式相互渗透。”布迪厄坚持认为,每一项研究工作都同时既是经验性的,又是理论性的。 
  布迪厄以他的学术研究生涯为我们诠释了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结合的可能和途径。笔者认为,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良性互补除了借鉴布迪厄的研究经历外,还需要做的工作在于首先要培养理论研究者和经验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尊重,只有做到了相互之间的尊重才能做到静下心来倾听对方的声音,从而避免聋子之间对话式的争吵。另一方面,提高理论研究者和经验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为对话与倾听创造智识上的准备与可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重视认识论、方法论与哲学训练 
  社会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思维活动,它涉及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这样一个完整的智识系列。然而长期以来,在学术研究场域内围绕科学发现优先权而展开的智识争夺中,学者们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结论上,而轻视甚至是忽略了问题是怎样被发现、被提出的过程。 
  在本文第四部分,笔者试图说明,布迪厄对社会学研究及社会学发展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确立某些带有强烈的普遍性、适用性的具体理论、规则,甚至是构建这种理论与规则的企图也是布迪扼要反对的。当布迪厄发现卡比尔人的经济交换、婚姻与亲属制度、象征仪式与客观主义规则及主观主义假设不符时,布迪厄没有继续试图构建“这种例外意味着什么新规则”这样的问题,而是追问“这种反常在卡比尔人社会中意味着什么”。布迪厄社会学生涯的重要启示在于: 
  与提出确定性、普遍性的理论、规则相比,提出问题的方法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进入研究的视域,什么问题被排除在研究视域之外;也关系到选择什么样的研究工具,而研究工具的选择则关系到能得到什么样的研究结论。 
  没有经验研究支持的理论研究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经验研究是盲目的。在当今这样一种学术理论异彩纷呈的氛围中,学术研究似乎反而失去了方向,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足够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训练,虽然不乏对于社会实践的一些洞见,但却无法提出正确的问题,无法发现真实的研究视域。充斥于学术界的众多假问题就是缺乏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导的例子。 
  布迪厄在巴黎高师接受了系统的哲学训练,虽然他后来抛弃了哲学家那种高高在上的唯智主义的职业,但哲学仍然是布迪厄社会学灵感的源泉,哲学也深刻地影响了布迪厄提出问题的方式,这在他对客观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与主观的想像主义人类学的批判中,在他革新性地提出实践逻辑问题的过程中都得到体现。 
  因此,社会学研究应该吸收哲学营养,社会学研究者应该提高哲学素养。 

  (四)作为反思科学的社会学 
  尽管韦伯提出了价值中立的观点,提出社会学家在选择研究问题时抛弃个人的情感、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中立者的研究视角;尽管涂尔干在谈论社会学方法论时指出,研究者在阐述问题之前必须先排除所有的既有观点及自己的先入之见,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能否达到、怎样达到,它需要哪些认识论与方法论保证,又存在哪些认识论与方法论障碍呢?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理论对认识这一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在当今的学术生产语境中,学者们对于学术生产中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已经高度敏感,但对于学术生产场域这个神圣领地的具体运行机制讳莫如深,更没有人愿意去对这一场域进行去神圣化的研究,而布迪厄就完成了这个工作。他将场域、惯习、资本、利益、策略等概念应用到对于学术场域的分析中,分析了占据不同位置、占有不同种类及不同数量资本的学者们是如何在学术场域中展开争夺的,分析了作为权力场域中的被支配的支配者,学者们是如何服务于权力场域的生产的。 
  布迪厄的学术生产场域分析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在于,影响社会学研究的不仅仅是理论与方法、认识论与方法论、价值与成见,智力与学识上的不足是易显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迷雾也是可感的,而学术生产场域围绕知识生产充满斗争并掩饰斗争的“超功利性”的假象对社会学研究具有更大的危害。这是布迪厄提倡反思社会学的出发点,对社会学研究者来说是一项艰巨但又根本的工作,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实践。 

  (五)批判的深邃、沉重与救赎 
  布迪厄利用场域/惯习、资本/实践、利益/策略、反思等概念与分析工具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不平等现象、社会神话及假象进行了深邃而痛快的批判,但这种批判的沉重在于通向救赎的路何在呢?在这一点上,布迪厄与哈贝马斯、吉登斯存在本质性差异。 
  哈贝马斯发现了系统世界向生活世界的殖民以及这一趋势对家庭、工作及市民社会的危害;对理性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行使意识形态的功能、对政治问题进行遮蔽与替代进行了批判。如何走出困境呢?哈贝马斯通过建立规范性的交往行为理论,将救赎的可能放置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理想沟通情境”中。吉登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救赎的意味。他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非意图性的灾难性后果进行了批判,对西方社会结构、社会思潮的左右合流倾向进行了批判,他试图通过强调制度与自我的自我调节、自我监控来建立个体在激进社会中的根基,这是吉登斯一再强调社会运动、自我生涯规划、积极福利的原因。 
  然而,对布迪厄来说,哈贝马斯与吉登斯的规范性救赎恰好就是他要反对的问题,批判本身就是要揭示规范性救赎存在的假象及它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布迪厄让我们认识到隐藏在社会现实下面的符号、资本、权力的争夺以及社会结构通过生产、再生产维持自身的过程,让我们认识到形形色色的不平等与暴力是如何使被支配者视而不见、泰然处之的。布迪厄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但问题仍然是,一个没有乌托邦、没有价值旨归、没有安身立命之所的批判理论是否会导致这一理论立足不稳或者结构失衡?进而言之,一种没有未来承诺的社会理论可能是英勇的甚至悲壮的,但是未必是真实的,也未必符合社会世界本身的可能逻辑。” 
  布迪厄没有指出打破场域封闭性的途径与方式,没有指出不同场域与惯习中的人进行对话的必要与可能。他告诉了社会学许多否定的东西,而对肯定的东西言之甚少,他对此的解释是出于对建立规范性元理论的符号暴力的反感与警醒,而场域、惯习、资本、实践等概念与工具却逐渐演变为只服务于一种实践形态――社会批判。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以其沉邃的批判性与揭示“社会炼金术”秘密的适用性而极具理论价值,但社会学及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却不能仅止于此。毕竟,批判并不是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现实才是社会学的终极目标所在。仅仅指出现实是灰色的是不够的,哈贝马斯、吉登斯式的救赎尽管可能会被利奥塔等人讥笑为代表着宏大话语的暴力,但它毕竟指出了理论深邃、喧闹背后的真正价值。 
  这是中国当代的社会学研究,特别是社会学理论研究借鉴布迪厄的理论时必须注意的一点,也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 

06 相关文献推荐

1.布迪厄实践理论再审视  谢立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20

2.惯习、资本与场域:布迪厄实践理论及其对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的启示  崔思凝  湖北社会科学  2017-09-10

3.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关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方法论意蕴  冯向东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2-29  

4.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的互动——以龙胜金坑红瑶为例  赵巧艳  人文地理  2011-12-15

5.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解玉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05

6.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宫留记  理论探讨  2008-11-15

7.适应与不适——论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的“惯习”概念与社会条件的关系  杨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25

8.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阅读推广实证研究   杨友清; 王利君; 陈玉平; 丁夫帝   图书馆学研究  2019-07-15

9.幼儿教师“实践感”的唤起——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视角  李毅恒; 王海英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3-15

10.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王树生  社会科学研究



读者福利

添加客服回复“实践理论”

获取10篇范文

不用发朋友圈,不用集赞
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回复“实践理论”获取10篇范文





想要获取更多学术文章
点击关注:



 添加客服咨询论文写作与投稿 
 回复SSCI获取资料 


扫码跟踪外文期刊最新动态  
▼▼▼


外文期刊局
国外学术前沿瞭望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