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和平”?英法的衰落之路,绥靖政策的来龙去脉

文摘   历史   2024-08-14 10:30   北京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公元193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酝酿了二战的年代。在这10年里,一战之后受到严格压制的德国彻底挣脱了束缚,并迅速实现了大规模的重新武装,日本和意大利也大幅扩军,并在1930年代的后5年一步步将其用于实战,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而在这个过程中,英法两国,特别是英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可以说对于德国的重新武装以及日本与意大利的扩张行动起到了纵容甚至是助推的作用。而在二战过后,受到损失最大的却也正是这两个国家。那么为什么在当时“希特勒之心,路人皆知”的情况下 ,英法为什么还要采取绥靖政策,容忍德国的重新武装?绥靖政策最后又是如何反噬了英法两国的呢?


一战后的反战思潮

绥靖政策或是绥靖主义是翻译自英文里的appeasement一词,这个词在英文里的本义是安抚、让步、姑息和缓解的意义,所以总而言之,绥靖政策的含义差不多就是以安抚和让步求得缓和的局面。

一战协约国各国军人阵亡比例,可以看到阵亡军人基本都来自欧洲国家

而其实绥靖政策这个词在一战刚刚结束之后的1919年之后就成为了英法,特别是英国政府在很多时候的行事逻辑。而且直到1937年,这个词在英国以及其它一些欧洲国家都一直是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其原因和当时欧洲流行的反思一战的思潮有密切关系。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一次错误才爆发的战争,因为欧洲各国错失了一系列本可避免战争爆发的机会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一战给欧洲造成了1500万到22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5%左右,损失确实极为惨重。

许多欧洲人又进一步认为,正是因为一战之前英德等国所进行的军备竞赛才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因此要避免一战的悲剧重演,也就必须防止大规模军备竞赛。而在当时,欧洲针对大规模军备竞赛提出了一个当时在他们看来终极的解决方案,即建立国际联盟,一方面以国际联盟为舞台,要求各国同步裁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国联对扩充军备发动战争的国家给予经济制裁,通过和平的手段防止战争再次爆发。

国联第一次大会

所以绥靖政策基本上是符合这种指导思想的,即通过国联的约束防止扩军,同时对于发动战争的国家,主要通过谈判和经济制裁等和平手段迫使其屈服。当时欧洲民众尚未从一战惨重损失的阴影中恢复,普遍极度厌战,所以这一政策确实一直很受欢迎。再加上当时欧洲人还普遍认为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达成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做出了过于严苛的制裁,所以对凡尔赛和约做出一些适当纠正也是正确的,而绥靖政策也是符合这种认识的。

对苏联的恐惧

而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绥靖政策在英法,特别是英国得到的强力支持则还来源于一种深切的恐惧,即对苏联的恐惧。其实这种恐惧也和前面提到了对一战的否定态度有密切关联。因为虽然一战之后,英法等国成为了战胜国,但其实一战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影响却是苏联的诞生。而苏联的诞生因为伴随着新的社会形态的诞生,所以使本来已经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裂,可以说当时欧洲反思一战的思潮如此流行,和这个不太好说的原因也有着密切关系。

实际关系为亲上加亲的表兄弟,长得比双胞胎还像的俄皇尼古拉二世和英王乔治五世

而且当时在英国国内,其实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工人运动,所以英国王室和贵族阶层非常担忧英国也会出现与沙俄类似的革命。而苏联诞生之后,对原来沙俄王室的全面镇压更使英国的王室和贵族阶层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虽然他们也不喜欢希特勒,但却更加讨厌苏联,因此他们也成为了对德绥靖最强力的支持者。此外,大量总部设在伦敦的大型商业集团利益与王室和贵族相对接近,因此也非常支持绥靖政策。对于他们来说,对德绥靖有助于抗衡苏联在各方面的影响,从而遏制苏联这个脱离了西方世界的异类。

德意日对绥靖政策的试探

所以在当时的西欧,允许德国有一定程度的重新崛起以及再军事化可以说在1930年代前期成为了英法等国心照不宣的共识,而这种共识在政策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绥靖主义。因为遏制苏联在当时成为了英法等国最核心的要务,所以只要它们认为有助于这个最高目标,英法对于德国的任何举动几乎都可以做出让步,而这种理念的应用对象其实还不止于德国。

国际联盟讨论日本强占中国东北问题

比如一些观点认为,当时最早一个体现了绥靖主义的事件就是日本非法侵占中国东北。此事发生后,虽然美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针对此事派出了国际调查团,最终也认定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违反国际法并对其进行了谴责,但很明显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也有助于遏制苏联的影响,所以最终国联和美英法都没有对日本的非法占领行动采取任何实质性制裁。而许多近代欧洲历史学家认为,这个事件的绥靖主义结果让有心在欧洲实施类似举动的德意深受鼓舞。

而在此之后不久,意大利和德国也先后开始了自己的试探。意大利在1935年入侵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这一举动在一战之后战争已经被视为国际公害的环境里可以说是顶风作案,但英法不但没有封锁意大利进行战争必经的苏伊士运河,甚至也没有切断对意大利的石油供应,最终使意大利成功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莱茵兰再军事化成为了德国的第一次试探

而德国见状也迅速行动起来,通过莱茵兰再军事化进行了试探。在一战之后,为了消解德国的军事实力,美英法等国要求德国不得在该国西部的莱茵兰地区部署军队。德国为了改善与西欧各国的关系,在1925年签署《洛迦诺公约》,也在官方层面接受了这一安排。但在1936年3月7日,希特勒以莱茵兰非军事化威胁到德国的安全为由,派出军队进入了莱茵兰。

应该说当时德国的这个行动还只是一次试探,因为当时率军进入莱茵兰的德国军官得到的命令是:一旦遇到法国军队的抵抗,就立即退出莱茵兰。但当时法国与英国进行磋商之后,因为英国首相鲍德温表示英国无力支持法国,所以两国最终只是在国联提出了抗议,甚至没有支持苏联提出的对德国实行制裁的建议。德国的试探最终取得全胜,而英国国内对此事的反应则是:“德国人只是进入了自己的后院”。

《英德海军协定》签署后,德国开始公开建造大型战列舰

而在此前后,英国甚至为德国重新扩军还助推了一把。英国在1935年6月18日与德国缔结了《英德海军协定》,公开允许德国建立总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总吨位35%的海军舰队,在潜艇方面则允许其总吨位达到英联邦国家总吨位的45%。这样,《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就被正式解除。其实在此时,绥靖政策已经走到了其失控的边缘。

德奥合并

海军的解绑使德国有了向海外大规模派兵的能力和胆量。而同样是在1935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因为苏联和德意分别对内战两派提供了支持,所以虽然苏联所支持的共和派中也包括与英法等国意识形态相同的自由主义者,但英法却在西班牙内战中严守中立,容忍了德国在一战后首次向海外大规模派兵。成功介入西班牙内战使希特勒的军队首次获得了实战经验,也使他的胆子进一步壮了起来,以至于他很快就放出了自己的大招。

而这个大招就是德奥合并。对欧洲历史有了解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其实德国和奥地利在历史上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区,其民族属性基本一致,只是因为在公元19世纪奥地利在德意志统一战争中被普鲁士击败,而他们又坚持要保留自己统治的多民族地区奥匈帝国,才使德奥最终发展成了两个国家。

合并前的德国和奥地利

但在一战末期,奥匈帝国在军事失利的背景下在1918年解体。而在一战最后的日子里,残存的奥地利政权已经接受了成为德国一部分的命运,当时奥地利议会甚至已经将其残存的统治区域改名为“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但在德国也战败之后,英法等国严令禁止了德奥合并,最终德奥合并泡汤。不过即使这样,在一战后的奥地利和魏玛德国宪法里,都还是将德奥统一列为了最终目标。

而希特勒在认识到英法仍在将绥靖作为基本国策之后,开始着手对吞并奥地利进行操作。不过当时虽然奥地利国内与德国合并的呼声仍然很高,但其政府却对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府持排斥态度。因此奥地利国内的纳粹党在1938年1月发动了一次政变,试图夺取政权,与德国直接合并,但此次政变却被奥地利政府挫败。而此后希特勒则借机向奥地利政府施压,要求其释放政变者,并让其参加政府,也就是让其推进德奥合并。

德奥合并后拆除边境设施

而为阻止被吞并,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提出在3月13日举行全民公决。但希特勒在3月12日派出德国国防军跨越德奥边界,占领了奥地利。因为当时奥地利有相当一部分国民确实支持德奥合并,所以此次占领行动并没有遇到抵抗。但此次行动确实是通过军事手段将另外一国吞并,而且跨越了一战之后战胜国给德国划定的底线,所以当时英法和墨索里尼掌控的意大利都对此行动提出了抗议,但却仍然没有任何一国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一代人的和平”

而德奥合并使得欧洲其它国家的德意志人聚居区民族主义高涨,很快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聚居区苏台德就发生暴动,德国也借机对捷克发出了军事威胁。尽管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战之后在英法支持下按照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国家,而且和英法签订有互助条约,但仍然秉承绥靖政策的英法却再次站到了德国一边。在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齐聚德国慕尼黑,最后达成协议,让捷克以民族自决为原则将苏台德地区让给德国,如果捷克不同意,英法就终止对其的协防义务。捷克政府无奈只得接受了协议。而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回国之后,在机场就迫不及待地当众挥舞起与希特勒签订的协议,说自己带回来了“一代人的和平”。这也场面也成为了绥靖政策最具代表性和讽刺性的场景。

“绥靖政策”历史性的一刻


可以说此时英法将德国军事实力东引对抗苏联的战略意图看似已接近达成。不过希特勒虽然也早有打算入侵苏联夺取高加索油田,解决困扰德国的能源困境,但他也深知德国在一战战败就是因为两面作战,腹背受敌。因此在1939年东侵波兰发动二战之后,他并没有马上与苏联开战,而是回手先对英法发动了大规模入侵。而法国的速败和英国龟缩本土防御将其虚弱的本质暴露无疑。所以虽然在二战后这两国本身仍然维持了较高的国际地位,但其在海外殖民地的统治却无法维系,最终英法两个殖民帝国在二战后迅速崩溃,英法也只得将对全球事务的主导权让给了美苏。而回过头来看,英法最终的衰落与其绥靖政策促成纳粹德国的膨胀可以说也有直接关系,说是自食其果也并不过分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本号之后回复以下序号阅读经典历史文章:

回复“1” 前苏联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呢?

回复“2” 成吉思汗打下的领土都包含了现代哪些国家?

回复“3” 南斯拉夫曾有多强大?护照曾是世界第一,假货都成抢手商品

回复“4” 为什么欧洲不愿意接纳俄罗斯?

回复“5” 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吞并中国?

回复“6” 今天的汉族人,祖先都来自哪些民族?

回复“7” 三大骑士团,命运各不同,圣殿消失条顿破产,医院加入联合国

回复“8” 从罗马尼亚到陕甘宁?这个族群纵横欧亚,他们究竟是谁?

回复“9” 世界上有哪些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国家?

回复“0”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些基督教教派到底有什么差别?

(如已关注直接回复序号即可)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桃花石杂谈
文化历史,古今中外,希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多多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