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道教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有一次,看着法事前,摆在案台上成山一样的各类信函,让我想起在邮政局做义工的日子,然后突然脑子一道灵光,直觉告诉我这些都是书信。于是趁师父闲暇,开问:师父,科仪之后的上表宣疏,是不是意味着给祖师写信啊?我们虔诚的求祖师帮忙,然后把需求写清楚,基于解决问题来准备各类表牒,特别是我们给祖师爷写的家书,更像是写信。师父笑而不语。
复盘这段时间陪师父整理表牒,如果把上表宣疏比喻成给祖师们的书信,一切就变得特别有意思。
比如里面的文字,比如信件里面的表达内容,先说信件方式、书信文化。
在我们国家,书信文化历史悠久,大学之前的语文课本里就有许多名篇都是书信体佳作,如乐毅《报燕王书》、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报任安书》、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李陵《答苏武书》、李白《与韩荆州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等。
这里面书与信还有差别。
“书”指函札,就是信件;“信”指信使,就是送信的使者。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时称为“书”,如司马迁《报任安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等。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例如“情书”“家书”等。
那么信呢?
“信”字从人从言,是个会意字,即所谓“人言为信”,本义是言语真实,诚实。《说文》:“信,诚也。”《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再探一下《世说新语》
“信”由“诚实”引申为“相信”,又引申为“信使”,因为只有让人相信的人才能成为信使。紧要的话必须派可靠的人带去,这人就称为“信”。
比如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在这里面,“信”又引申为“音讯”,也就是涉及到怎么样表达。
书是门楼,字是屋。
字是书信的灵魂。
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隶书等的绵延发展而来,在古中国,如果再深入一点,就会发现文字的发明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文字的使用与农耕祭祀和祖先崇拜有密切联系。
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祭祀的文字,与宗教祭祀、王朝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商王通过五种祭祀方式周而复始地祭祀成系列的、上甲以下的先公先王先妣,形成了规范严密的周祭制度,展现了商人笃信神灵之风和商代政权的神权色彩。大量的铭文记录了周人对祖先的祭祀,他们虽然信仰天命却不迷信天命,反映出更多理性精神,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遵循规律的重要性,总之兄弟孝友,父子和谐,世界和谐等等。
而我们道教的根基就是祭祀,这就不难理解上表宣疏遣词造句存在不同了。就遣词造句,字的使用也非常有讲究的。
道教文牒中有很多字非常重要,比如以“文”字为例,“文”的字形本义是胸有文身,这是古人祭天用的纹饰,体现了古人的审美和顺应天道的观念。
可不是乱说的,我们看看尧舜。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的品格“崇文重道”与陶寺遗址扁壶的“文”字密切相关:以文为美,强调天人和谐。说明从老祖宗开始,崇“文”顺道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标识。再看西周,西周更是“文”的时代,文王之“文”即借鉴了“文”的内涵,周公则在“文”的理念基础上创立礼乐文明制度,故而孔子发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叹。
从三官手书,再到后面的各种书信,都是崇文重道的延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脉不断,古代的尚“文”崇道之风不仅影响社会风貌,还持续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由书信之俗到“文”字之形,再到审美与理念,“书信”所蕴含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意义重大。由此可见,深入学习道文化,从道教书信中发掘古文字的内涵,可以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