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588《寻鸟记》93
文摘
文化
2025-01-17 05:27
山西
继续沿着乌伦古湖中的小路慢行,蔚蓝色的水面平静而安详。赤嘴潜鸭那棕黄色的头忽然就出现在眼前,蔚蓝中一点红,格外醒目。他应该是从水底潜行觅食而出,他们是善于潜水的潜鸭。
潜鸭,这是一种特殊的鸭类,他们有着特殊的身体结构,适应潜水的习性。这种鸭一般有着椭圆的身材,大大的头,小小的眼睛。他们善于收拢翅膀潜水觅食,喜欢在较开阔且水较深的水域活动,很少靠近岸边。他们很少鸣叫,如一艘潜艇幽灵般游荡。这是今年第二次与赤嘴潜鸭相遇,上次相遇在青海高原的一处湖泊,他们应该是在迁徙之旅,有十余只相伴而行。我们相遇时,他们没有像其他鸭类警觉迅捷离开,只是以下潜的方式拉开了我们的距离。这样的从容,得益于他们的智慧,他们知道所处的水域我无法逾越。
赤嘴潜鸭在水面静静地游动。偶尔,他会与几株水草,一丛芦苇构成一副完美的画面,渲染着乌伦古湖的静谧与安详。他们是这里的夏候鸟,云贵川是他们的越冬地。年复一年,他们沿着西域高原,飞跃雪山与草地,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回到乌伦古湖延续生命。
鸟类的迁徙行为是一种适应现象,鸟儿们凭借这种活动,可以在最合适的时间寻觅到最适合生存的环境,满足鸟儿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需要。
赤嘴潜鸭无疑是喜欢乌伦古湖的环境,这里水面开阔,烟波浩渺之间,水生植物为他们提供了繁殖与躲避天敌的庇护所;纯净而营养丰富的水质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人烟稀少为他们提供了安静且安全的空间。
赤嘴潜鸭懂得生存环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他们年复一年的迁徙只为寻觅到可以滋养生命的最佳环境。哈萨克人今天依然如赤嘴潜鸭一样随季节而迁徙,追逐着水草丰美的牧场。
湖边的草地上刚好有牧人准备迁徙。男人扬鞭驰骋,用他锐利的目光,巡视着每一只羊、每一匹马的微小变化。女人则忙碌于准备早餐,奶茶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为将要出发的脚步注入温暖和活力。他们很快便开始拆卸蒙古包,大人与孩子们在欢笑中各自忙碌,他们的笑声如同草原上最美妙的音符。
迁徙,如同一首无尽的诗篇,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生命与自然之间最纯粹的联系。我已然丧失了这种与自然交流的最好方式,只能以旅行的方式弥补。我无法想象他们一路的艰辛和不易,只能从自己的路途坎坷来了解他们远行的艰难。同是异乡客,赤嘴潜鸭应该知我心意,就在眼前水面嬉戏,偶尔,他会一动不动地漂浮于水面,任微风荡漾飘浮到我的面前。
赤嘴潜鸭硕大而蓬松的冠羽在阳光下闪烁着棕黄色的艳丽,红色的小眼睛精致地闪动着机智与智慧的光芒。身在旅途,我无法去长时间观察他们在这里的所有行为,无法看到他们在乌伦古湖静享天伦之乐。我有些羡慕他们可以自由的飞去欢喜的地方,静静的倾听水的温柔荡漾。
我的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