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自然笔记》-605《寻鸟记》110
文摘
文化
2025-02-03 07:34
山西
前方有山,山脚有小河流水潺潺。沿一条小路走进河滩,在乱石堆中,有沙鵖在歌唱。那是一种管笛音,响亮而连续,几乎一声便可以达到15秒之长。中间也会夹杂着一连串清晰的嗡嗡声,低柔甜美。
沙鵖属于鹟科鵖属的鸟类,有着和环境一样的黄褐色。拟态色系让他静止不动时很难被我发现。我沿着河流慢慢行走,脚下不时有沙鵖扑棱棱飞去,这里有着他们喜欢的干旱荒漠,砾石荒漠、灌丛荒漠的环境,他们隐身其中快乐而无忧。
我尝试靠近一些落在石头尖的沙鵖,但几乎还没到理想距离他们便飞去另一块石头。几次尝试都难以成功,我选择一块坐下来,静静的欣赏着他们歌舞。静坐只是不到20分钟,他们便在我四周活跃起来,有时竟然落到很近的地方,我只需要缓慢转动身体便可以满意的拍摄。观察鸟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要可以静下来,等待他们靠近时最好的办法。
沙鵖大约有16厘米的样子。嘴较其他鵖略长。雄雌同色,但雄鸟眼睑较黑,眉纹及眼圈苍白。他们站立时总是昂首挺拔,长长的腿凸显出俊秀的身材,像一位俊朗的少年,又如沙漠哨兵,玉立荒原。
沙鵖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他们的周边有黄嘴朱顶雀,但却没有丝毫交互。偶尔,沙鵖也会落在矮树丛的顶端,但停留很短。他们更多的时候喜欢在石尖停留,觅食时却在地面奔跑,速度快捷并伴随着点头的动作。雄鸟兴奋时会炫耀般跃入空中,尾羽张开作徘徊飞行,滑翔降落时便会高声歌唱。
一阵风吹来金黄色的阳光,天空也被夕阳染成了紫色,余晖洒在溪水上,波光粼粼。远处的村庄升起了炊烟,袅袅炊烟与溪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晚景图。
很多石雀活跃在路边的灌木丛,他们如常见的树麻雀一样,集体在草地跳跃,奔跑。歌唱时便簇拥在灌木枝头,各自展示着动人的歌喉。
石雀全身以灰褐色为主要色系,体型敦厚结实。雌雄难辨,都有一条宽宽的浅色带贯穿中央。对于我的近距离观察,他们丝毫没有羞怯与不安。大胆而自在的交流与嬉戏。
石雀多变的叫声宣告着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欢喜着阳光的明媚,相互欣赏着对方的美丽。愉悦着夸奖着风儿的和煦,树枝的摇曳。偶尔,他们也会发出一种特别、奇怪的金属声,音似“丢丢”声,随空中旋转的蒲公英安抚着大地的荒芜。
与石雀相处的傍晚让我的心安静而温暖,这是在繁杂的人来人往中难以寻觅的奢侈,我贪婪享受着他们的愉悦带给我的温暖。
我的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