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三八线以北

学术   2024-08-09 23:44   湖南  

鸭绿江一江之隔,分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隔江遥望,我想很多网友都和我一样,对神秘的三八线以北充满了好奇,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长期以来,外界总是聚焦于白头山家族,三八线以北媒体的唯一工作好像就是歌颂白头山家族的伟大,每次头版头条都离不开金将军太阳般的灿烂笑容。

近日,在一次武器交接仪式上,媒体关注的焦点竟然是金将军的女儿没有坐在第一排,早前外界传言她是白头山家族的第四代接班人,按照最新的座次,接班人选似乎又出现了更多的悬念。

将军的人格魅力和最高权力的交接,固然引人瞩目,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不该被选择性的忽视了,比如,三八线以北的民众们,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事关民生内容,极少被正规媒体报道,官方的宣传中老百姓生活的地方是天堂,某些旅游回来的网友又说他们的生活和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相差无几,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三八线以为的民众,他们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不会像宣传中说的那么好,因为宣传中不仅提到三八线以北是天堂,还反复的在强调了美、韩等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虽然不知道三八线以北是不是天堂,但我们十分清楚美、韩等发达国家的人民并没有水深火热。

尤其是美国,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各项领域都遥遥领先,美国人领着超高的工资,享受着低廉的物价,很多商品,比如汽车,甚至比中国国内的价格还要低得多。

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是幸福的,但他们的幸福却建立在对世界各国的变相剥削上,所以,真正水深火热的大多是那些被美国剥削的国家,而不可能是老美自己。

也就是说,上述宣传完全不可信。

至于真实的三八线以北是什么样子,我想短期之内不会有权威的解答,因为金将军不可能对外展现真实的社会面貌,这种事情在过去七十多年从未出现过,未来也不大可能出现。

没有现成答案,那就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资料来挖掘真相,为此我收集了一些很有内涵的图片,我将其分为八组,初看之下会让人误解,只看到好的一面,但细细品味,你将会发现其中的蹊跷,直观的看到真实的三八线以北。

直接上图,用事实说话。

第一组图片是清闲的女交警。

网络上许多人对三八线以北的女性充满好感,称其为纯天然美女,甚至将金将军的夫人形容为“有一种美叫母仪天下”。

是的,这的确是个盛产美女的国度。

马路上身着制服的女交警,更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仔细观察,虽然她们在兢兢业业的指挥着交通,也足够的吸引眼球,但街上却没有一辆汽车,她们的工作倒显得很多余。

首都的马路那么宽敞,来往的车辆又那么稀少,不可能出现堵车的情况,自然也不需要交警来指挥交通。

交警这个行业,在三八线以北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存在的必要性并不强。

实际上,翻遍网络上的影像资料,也无法找到一张在平壤发生堵车的图片,首都如此,其他城市就更不可能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制造业不发达、外汇不足、缺乏燃料等原因,朝鲜普通民众极少拥有小汽车,个人拥有车辆最多的人是金将军,他有很多迈巴赫、凌志等豪车,还有一列设施齐全,富丽堂皇的专列。

第二组图片是徒有其表的住房。

记得是在2010年左右,国内大中城市的房价开始逐年上升,房贷压力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网络上便出现了憧憬三八线以北房屋分配制度的言论,因为三八线以北的房子是国家分配的,民众也就没有房贷压力。

这种赞美之词至今仍然存在,每每提到房贷,总有人抱怨为什么咱们不能像鸭绿江对岸那样分房子?

但是,三八线以北的居住条件,真有那么好吗?

先来看城市居民的房子。

图片中的房屋整齐划一,看上去非常干净整洁,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房子外没有一处晾晒衣服,也没有一处装空调外机,连阳台都没有安装窗户,遮风挡雨的都没有。

与其说是居民楼,更像是把墙外粉刷了一遍的毛坯房而已,是否有人居住也值得怀疑,从未看到过有人出现在这些城市房屋的阳台上,它们更像是一种模型摆设,和多余的女交警一样,存在的形式大于存在的意义。

农村居民的房子又怎么样呢?

也是分配的,而且是独栋的小别墅,虽然只有一层,而且面积也不算大,但看上去却很温馨,毕竟三八线以北的经济落后,能分到小别墅已经很不错了。

当地的导游会大力向游客介绍这些房屋,将其形容为应有尽有,但一些反常细节又让导游们难以自圆其说。

比如,房屋的主干道很窄,而且没有硬化,仅仅铺了一些碎石子,这种路况连骑车都很困难。

另一种解释是,把路设计成这样是为了方便牛车行驶,因为牛车依然是农村地区主要的运输工具,至于小汽车或者摩托车,那都是奢侈品,农村居民根本无力消费。

另外,两排房屋周围没有一盏路灯,也没有一根电线,也许是把电线埋地下了。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这些经常用来展示的房屋,看久了很容易把它们当成模型,只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住的。

第三组图片是熄火的公交车。

公交车出现问题后,乘客默契的下来推车,他们穿着同样的服饰,做着同样的动作,画面显示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氛围。

可是,路面明明是水泥的,坡度也不是很陡,为什么公交车会爬不动了呢?

只能说这辆车已经老化,动力严重不足了,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人选择乘坐它。

在三八线以北,想要出行,要么选择乘坐破旧不堪且随时会出故障的公交车,要么就走路,别无选择了。

乘客们如果不下来一起推车,那么不会有新的公交车来载客,也不会有其他车辆来救援,要么推车,要么就走路,依然别无选择。

第四组图片是首都的夜晚。

夜幕之下,首都平壤的一角,唯独已故领袖的相框有灯光照明,其他地方都是漆黑一片。

镜头拉远,情况同样如此。

这和大多数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因为三八线以北的宣传图片,大多是阳光明媚的中午拍摄的,此时不需要通过电灯来补光,而首都恰恰又很缺电。

电力供应不足是全国性问题,多年来无法解决。

火力发电没有燃料,水力发电缺乏水能,风力发电没有设备,潮汐发电没有技术等等,电力紧张是个死局,短期内无法改变。

如果你是这儿的普通居民,那你肯定会慢慢养成早睡的习惯,三八线以为没有夜生活,至少老百姓是没有的。

第五组图片是色调单一的农村。

提起三八线以北,有人会想起天然无公害的景色和蔬菜瓜果,没有农药也没有添加剂,就连天空也比国内更加湛蓝。

这里的天空确实很蓝,尤其是农村地区,但除了天空的蓝色和树木的绿色,无法找出另外一种鲜艳的颜色。

低矮的房屋和劳作的农民,都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光秃秃的山坡上看不到任何季节性水果,竖立在耕地上的政治标语,熟悉的白字红底显得格外醒目。

没有农药也没有添加剂,甚至连农作物也没有,农民们心不在焉的劳作,却又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

第六组图片是拔草的老人。

在三八线以北,由于教育的原因,民众的集体荣誉感很强,素质也很高。

首都的绿化带上经常有老人自发的清除杂草,用步做的袋子已经装满,老人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比负责卫生的工人还要敬业。

老人们为什么要来除草呢?有空闲时间倒不如去公园锻炼更有益身心健康。

请注意,老人拔的草并不是普通的杂草,它是一种野菜,家里的牲畜可以吃,人也可以吃。

第七组图片是士兵的伙食。

三八线以北供养着一支与人口比例失衡的庞大军队,在先军思想的影响下,白头山家族对军队十分关心,金将军曾多次视察军队,当看到每个年轻的士兵都能吃上米饭,他笑的很开心。

同样的情形其实早在六十年前就出现过,金大帅也曾到军营里视察,当时的小兵们条件还更好,不仅能吃上白米饭,桌上还有肉类、蔬菜和水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三八线以北的生活品质不升反降,军队的伙食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变的是白头山家族的领导方式,大帅和将军,两个人穿着同样的黑色大衣,出现在同样的场合,他们笑的同样开心。

第八组图片是结冰的湖面。

隆冬季节,三八线以北的湖面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密密麻麻的人群或骑自行车或步行而来,但他们明显又不是来开展溜冰或者冰钓等娱乐活动。

只见很多人都蹲着身子在冰面上自顾自的活动,有人手里还拿着铲子,不知道铲冰是为了食用或者其他。

我无法想出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画面令人深思,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又愿意在寒冬腊月去湖面上“玩冰”呢?

通过对以上八组图片的分析,想必大家对三八线以北又会有新的认识,类似的影像资料还有很多,每次不能看太多,否则心情会变得很沉重。

总而言之,希望三八线以北的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出行便利、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后记:寻找三八线以北的胖子有了新突破,不少网友们提供的图片和可用信息,加上我又扩大了搜索范围,胖子总人数已正式突破两位数大关,我会在近期的文章中与大家分享,同时尽快建立《三八线以北肥胖人员信息库》,请保持关注。

完。

不才区区
为众人抱薪者,为自由开路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