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大姐午休睡醒后,脸麻了……竟要开颅手术?

健康   2024-10-31 17:15   广东  


“服了服了,真服了”


佩服那些胆大心宽的人!

比如说这位大兄弟


来源:视频博主@山取画材


哀牢山

赫赫有名的“生命禁区”

说闯就闯

不敢不服


但话又说回来

随便走进“生命禁区”

那可真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但有些人

是为了活命

才不得不勇闯“生命禁区”

当然

他们闯的可不是山高林密的哀牢山

而是身体里的“生命禁区”

这一点

41岁的莫姐(化名)就深有体会



1

一觉醒来成了“阴阳脸”

竟是脑干长了颗“爆米花”


对莫姐来说,上班上累了,中午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会儿,就是最好的放松。


图源:soogif


这么多年来,莫姐一直保持着这个午休小习惯,有时醒来,她会感觉手臂麻麻的,但也没太在意。


这天中午,莫姐照例趴着午休,醒来后,却发生了件怪事——


脸变成了“阴阳脸”!右半边脸又酥又麻,左半边脸却啥感觉也没有。



难道是脸给压麻了?莫姐有些犯嘀咕,只当是和手臂类似的情况,过会儿就缓过劲来了。


可莫姐的脸蛋,并没有像她想得那样渐渐恢复,而是一直麻着。


更令人费解的是,自打脸麻之后,偶尔她还会头晕、头痛


图源:soogif


这下,莫姐有些坐不住了,赶紧到医院做了个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这才发现——


脑干上长了颗“爆米花”样的瘤!



2

“爆米花”随时可能变“炸弹”

想保命必须开颅“拆弹”


报告显示,莫姐的脑干内,中脑与桥脑交界区靠下,有个“爆米花”样占位病变,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脑干,还伴有出血!



这个病变,被确诊为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TA由多层薄壁血管组成了异常的海绵状血管团,虽然名字中带个“瘤”字,但真身其实是一种血管畸形


这病看上去是个“乖乖仔”,可一旦有了“案底”,就难办了。


✅如果血管瘤没出过血,那就相安无事,观察即可;


✅要是TA出过血,那再次出血或导致癫痫、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的概率极高,一般建议手术切除。


莫姐的血管瘤已经出过一次血了,虽说出血量不大,但风险依旧很高,手术切除势在必行。


莫姐的影像检查资料


莫姐心里惶恐万分,巴不得早早把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拆了,可她万万没想到,找“拆弹人”这一步,就耗费了无数力气……



3

“生命禁区”的“炸弹”

没人敢拆,好在找到了他


正常来说,血管瘤一般不会可怕到危及性命的程度,可莫姐这颗瘤的位置,长得太刁钻了


她的瘤恰好长在脑干深部,要知道,脑干是大脑的“司令塔”,被称为“生命禁区”——


TA是几乎所有脑神经的必经之路,埋藏着大量功能性神经核团;


TA是连接大脑与脊髓的要塞,在协调身体感觉和肢体运动方面至关重要;


TA是控制心跳、呼吸和血压等基本生命功能的中枢,还参与了睡眠、吞咽和消化等生理功能的调节。


可以说,脑干是位于大脑中心的生命中枢大脑本就脆弱珍贵,更何况脑干?


图源:soogif


要“拆弹”,就必须切开拇指大小的脑干组织,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瘫痪、肢体麻木、感觉障碍都算轻的,严重的话,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就好比高空走钢丝,对操刀手术医生的专业技术与手术经验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差池。



也正是因为难度太高,莫姐虽然“拆弹”心切,却一直没找到敢做、能做这台手术的医生,好在经过多方打听,她寻到了一线希望——


“去找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科室负责人胡继良。”




4

“组团”研究手术攻略

拿下“禁区”势在必得


面对莫姐棘手的病情,胡继良主任慎之又慎,组织神经外科团队反复研究莫姐的影像资料,设计了多套手术入路方案,力求让手术操作对脑干的伤害最小化。


“生命禁区”虽然可怕,但难不住已经在手术台上锤炼了20多年的胡继良主任,经过充分讨论后,神经外科手术团队敲定了手术方案:


通过颞下入路(在耳朵前上方)实施开颅手术。


术前给莫姐做的头部标记


从这里开刀,相对来说,手术刀到达肿瘤的路径最短,损伤大脑的可能也就更小。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手术团队对手术预案反复修改完善,制定了多套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应对方案,护理团队为莫姐量身定制了围手术期护理计划,科室上下一心,为的就是确保莫姐手术顺利。



医疗团队的努力,莫姐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都说我这台手术不好做,但听完医生的耐心解释,我对手术有信心。”


一切准备就绪,莫姐被推进了手术室,一场挑战“生命禁区”的“战役”即刻打响。



5

9小时成功“拆弹”

0并发症顺利恢复


在大脑里动刀子,危险得很,手术刀多往前进1毫米,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血管瘤的位置在影像资料里很清楚,可医生的眼睛不是透视眼,该怎么做,才能在最短的路径上找到血管瘤,又不过分伤害脑组织呢?


这就得要靠大脑的“GPS系统”——神经导航


首先,莫姐的医学影像数据会被传输到导航仪上,形成三维立体图像,这就是手术用的“地图”,术中,手术器械的位置就像行驶中的汽车一样,能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医生跟着导航仪,就能精准开往“终点”——定位病灶。


有了导航仪“打辅助”还不够,要想啃下血管瘤这块“硬骨头”,还得靠真本事。


手术现场-发现肿瘤!


无影灯下,胡继良主任的刀尖小心翼翼地避开神经核团,游走在脑神经、血管的间隙之中,跟着神经导航的指引,顺利到达了脑干,探测信号提示,肿瘤就藏在这块的深处!


虽说是开颅手术,实际供手术刀施展的空间仅有笔尖大小,方寸之间,血管瘤显露真身,胡继良主任果断出手,完整切除了血管瘤,成功挑战“生命禁区”!


手术现场-切除肿瘤后


经历9小时的手术后, 莫姐转到了ICU精心看护。术后6天,莫姐的脸麻症状就消失不见了。一个月后,她顺利恢复出院,可喜的是,莫姐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这说明手术非常成功!




谁也没想到

莫姐的“阴阳脸”背后

竟是潜藏着“生命禁区”内的危险

这也提醒我们

身体突然有了古怪症状

千万不能大意放过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哦

祝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本文指导医生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获得深医更多资讯


-END-

来源 | 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运营服务 | 晶报社

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深圳市人民医院
提供就医咨询服务,发布医疗行业资讯、讲座义诊信息,传播权威科普保健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