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思翠(常州) /咸菜飘香的日子(散文)

文摘   2024-12-01 06:01   江苏  
点击上方 蓝字 立即关注



戚思翠,笔名:田心、草根等。江苏盐城人,自由撰稿者。于《世界日报》《侨报》《泰国中华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青年作家报》等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发表作品1600余篇。参加各地征文获奖70多次。作品《藏在伏天里的爱》荣获江苏省第22届报纸副刊好作品散文类一等奖;散文《说说我经历的五个龙年》获第五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散文《在异地,咀嚼乡愁》获“鲁迅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联赛金奖等。

 咸菜飘香的日子



作者 戚思翠

      数日感冒,茶饭不思,竟想吃小时候母亲腌制的咸菜。可母亲已去天国35个年头了,我亦只能在记忆深处寻味、咀嚼那个年代咸菜飘香的日子。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可以说,我就是吃咸菜、麦糁粥长大的。每天放学回家,饥肠辘辘的我首先扒粥盆看里面有没有剩麦糁粥,有粥就盛一碗,用咸菜一和,呼啦呼啦一口气喝下肚;若无粥,便用搪罐里的水和咸菜吃,同样咕噜咕噜喝下去,颇惬意。

      咸菜,古名:齑。所以,咸菜又谓之:咸齑。咸菜就是用食盐腌渍后的蔬菜,有较强的咸味,可长期存放。清代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腌菜:“晾至干瘪,洗净,每百斤以燥盐五斤,压实腌之,一月后开缸,久藏不坏,生熟皆宜,可为常馔,陈久愈佳,香能开胃,最益病人。用时切食,荤素皆宜”。而陆游的《咸齑十韵》:“九月十月屋瓦霜,家人共畏畦蔬黄;小甖大瓮盛涤濯,青菘绿韭谨蓄藏。天气初寒手诀妙,吴盐正白山泉香。挟书旁观樨子喜,洗刀竭作厨人忙,园丁无事卧曝日,弃叶狼藉堆空廊。泥为缄封糠作火,守护不敢非时尝。人生各自有贵贱,百花开时促高宴,刘伶病酲相如渴,长鱼大肉何由荐?冻齑此际价千金,不数狐泉槐叶面。摩挲便腹一欣然,作歌聊续冰壶传。”可见,咸齑就是咸菜,历史悠久。

      “一郡之政在于酒,一家之政在于齑。”记得小时候,苏北老家的腌菜多为自家长的那种最普通的青菜。每至开春时,母亲就甩掉那褪色的蓝布大襟夹袄,钻进菜田里。不大功夫,母亲满头大汗地担回几大筐肥嘟嘟、绿油油鲜嫩滴翠的青菜,往草屋土墙跟一搁,高声嚷道:“细猴子(小孩昵称)呢?拣菜呀!”拣好的菜置阳光下晒,瘦身、变软,有韧劲,不易折。待母亲下工回来,急急忙忙洗好,晾绳上吹。晚上,便在木桶里剁剁切切。咚咚咚,咚咚咚,铿锵有力的切菜声,宛若一支雄壮的奏乐,伴随咸涩的青菜香,划破了乡村寂寞的夜空。

      母亲腌菜的动作十分利索,一双手臂教练似的娴熟。边切菜边洒大盐。那时盐精贵得很,一角三分半一斤!如掉一小粒在地上,便立马捡回菜桶里。碧绿的碎菜,灰白的大盐,一层碎菜洒一层盐,桶满压实,滗上一夜。翌日榨卤、下坛。我们常于睡梦里舔着嘴唇、嗅着清香,垂涎欲滴地做着吃新咸菜的美梦:咯吱咯吱,香喷喷、脆生生,呼啦呼啦地喝着麦糁粥……醒来时嘴角满是口水!

      那年代,每年都有外地来一大船“高脚白”,一分半钱一斤,几乎家家要买百十斤腌制。那种“高脚白”青菜,高高白白的玉体,碧碧绿绿的掌叶,整棵整棵的腌制,乡人称:“大把菜”,粉嫩、透鲜。烧汤做菜,绝对美味,过年烧什锦菜更不可少。有时腌制得多,还能做些“蒸咸菜”。过年过节或来客,“蒸咸菜”烧肥肉,胜过山珍海味,令人大快朵颐。要使谁家没腌“大把菜”,只要知道了,立马有人送。每次腌制“大把菜”时,母亲总让我们洗干净小臭脚,拼力踩踏桶里的腌菜,使它们一层一层的腌透。最后,在腌菜缸的表面加一块石头压紧。没过几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偷吃石头边上的“大把菜”了。当时那个美味,真乃无与伦比。一如周作人之友牛君所言:“新腌腌菜,卤水淘饭,四岁小儿也喜欢之,可见其鲜……”

      母亲更是烹制咸菜的高手。或煸炒,切上几根香葱、几片生姜和几粒蒜瓣,放上少许菜油,炸开了葱姜的香味后,将咸菜倒进去,就成了一道喝粥的美味。或炖煮,抓两把黄豆去根三爷家换上三两块豆腐,劈成小方块略微煎一下,一把咸菜,适量水,就成了鲜味十足的下饭菜。最美味的是咸菜烧杂鱼,哥在河里钓的杂鲜,趁活拾掇干将,立马下锅,常吃得碗底朝天。还有很多咸菜菜谱:咸菜炒坨粉、咸菜炒粉皮、咸菜炒猪血、咸菜炒笋丝、咸菜炒荸荠、咸菜炒豆芽、咸菜炒藕片、咸菜烧毛豆、咸菜烧蚕豆、咸菜烧豌豆、咸菜茨菇汤、咸菜蚕豆米子汤蛋花汤、咸菜豆腐汤、咸菜粉丝汤、咸菜面头子汤等。

      后来,外出读书时,咸菜成了我们必带品。暖天带生咸菜,冷天带熟咸菜。一瓶咸菜,一周伙食。嚼着香脆的咸菜,无论离家多远,仿佛都能感觉到远处母亲的慈爱,淡淡咸菜的清香,也已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那时特别向往冬天,因冬天熟咸菜能放,多炒点能吃上一月。炒咸菜时总偷偷摸摸多放些油,常遭母亲“白眼”。熟咸菜带到学校,千万别太声张,否则就“一扫而光”。那年代,穷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是咸菜缸里泡大的? 

      再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咸菜无人问津,逐步出现了萝卜干、大头菜、榨菜等腌菜。青菜腌制的咸菜吃法亦颇讲究。将生咸菜先泡一刻钟,分解其亚硝酸盐,沥去水后,热锅倒油,少许姜末,香葱细段,辣椒青丝,煎炸片刻,倒入洗净的咸菜,并同翻炒至熟。放味精、麻油、蒜泥等等,入盘待食,还不可多食。

      如今,超市、菜场、酱菜店的咸菜品种繁多,各地风味都有,更不缺乏名气。什么宁波雪菜,涪陵榨菜、独山酸菜、潮州梅菜等,吃来吃去,却怎么都吃不出儿时母亲腌制的咸菜鲜香。因我深知,母亲的咸菜,有着植根心底的旧时光,有着最值得我珍视的母爱与亲情。过去,咸菜就是个宝呀,一日三餐少不了。而现在,咸菜早已成为餐桌上的点缀之物,它只是在鱼肉大餐之余用来改善一下口味的辅佐菜而已。变化了的不仅仅是咸菜的地位,还有那许许多多未曾遗忘但却也不太重视的过往岁月。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每当隔着远远的风尘,遥想那些搁浅在故乡的时光,回忆起乡村里那些朴实而可敬的庄稼人,忆起那段咸菜伴我熬过的青葱岁月,便有一种淡淡的咸菜香弥漫心头,久久不散,犹如涓涓泉水在心底缓缓流淌、流淌……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无关,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END

欢迎关注 射阳县杂文学会

“黄海潮声”公众号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是一个集新闻性、文学性、交流性为主的综合性平台。所用稿件坚持原创首发,凡来稿10日后没有刊发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来稿类型不限,小说、散文、诗词、评论、杂谈及新闻、通讯等均可。有条件的,可以同时配图、配音或视频。

3、作者首次投稿,需附百字个人简介及生活或工作照1张。

4、所有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弘扬正能量,严把导向关,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5、作品所获赞赏金,凡每笔达10元以上,其中70%发放奖赏作者个人,30%用于平台维护,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

6、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7、诚邀商务合作,合作方式包括独家冠名、荣誉主办、特别协办、协办、指定用品,欢迎商务加盟。联系人:陈先生  18961965666

《黄海潮声》公众号编委会






联系我们

主   办:射阳县杂文学会

顾    问:李志勇

编委会:郭开国  陈允标 董素印  张同祥  陈冬平

特邀编委:皋德超 吴炳生  李健  钱娟

总    编:郭开国

副总编、编辑部主任:陈允标

本期编辑:陈允标  袁卫东

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射阳县杂文学会
分享杂文作品,加强杂文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