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增琪/ 悠悠步凤情,深深射阳根(散文)

文摘   2024-11-26 06:00   江苏  
点击上方 蓝字 立即关注



作者孙增琪,中共党员,武警退伍老兵,现供职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热爱文字创作,是多家报刊的特约通讯员。多年来,笔耕不辍,先后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千余篇,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慧眼洞察人生。 

悠悠步凤情,深深射阳根


 


  作者 孙增琪

在盐城东南部,有一座小镇,它如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便是步凤镇。于我而言,它是情感的归宿,是灵魂的栖息地,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我生命的韵律,每一丝微风都传颂着我与这片土地的传奇。这里,交织着我悠悠的步凤情,深埋着我深深的射阳根,让我满心骄傲地呼喊:我也是射阳人!

 我出生于 1965 年 2 月的步凤镇,命运的丝线将我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而这丝线的源头,是父亲那辈人用生命与热血编织而成的历史画卷。父亲生于 30 年代末,他的一生就是步凤镇历史变迁的生动注脚;40 年代末,当步凤镇依偎在射阳的怀抱中时,那是一幅怎样充满希望与生机的画面啊!即便物质匮乏如寒冬的荒野,但人们心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比盛夏的骄阳还要炽热。

 1949 年,盐东县并入射阳县,这一历史时刻,宛如一条坚实的纽带,将步凤镇与射阳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割。那时的邻里情谊,深厚得如同古老城墙的基石,任凭岁月的风雨如何侵袭,都稳如泰山;射阳,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敞开她温暖的怀抱,滋养着步凤镇的每一个生命;每至耕种时节,夜幕如黑色的绸缎,还未从天边完全褪去,人们就已扛着那带着家族传承印记的农具,走向那片充满希望的肥沃土地;农具上的每一道划痕,都诉说着先辈们的辛勤与坚韧;土地里的每一颗土粒,都孕育着新生的希望;大家齐心协力,那扶犁的姿势,稳重得如同守护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那撒种的动作,满含着对未来的殷切期待,仿佛每一颗种子都是希望的使者。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在这片射阳母亲般的土地上,团结就是力量,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收获希望的果实,才能让家人在艰难岁月中安然无恙。

 收获的季节,是步凤镇的狂欢节。那金黄的谷物,如同一大片金色的海洋,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芒,那光芒是对人们辛勤劳作的最高礼赞。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谷堆间嬉笑奔跑,他们的笑声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在空气中流淌、回荡,编织成一曲丰收的赞歌;大人们则忙碌于谷堆之间,粗糙的双手熟练地翻晒着粮食,每一粒谷物在他们手中跳跃、翻滚,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他们脸上洋溢着的满足笑容,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感恩;这种质朴与热闹交织的氛围,是射阳赋予步凤镇的独特气质,它像一首悠扬的田园牧歌,从古老的岁月传唱至今,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步凤镇人的心中,成为他们灵魂深处最珍贵的记忆。

射阳的集市,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欢乐殿堂。每至集市日,步凤镇的人们就像赶赴一场盛大的庆典,沿着那洒满阳光的蜿蜒小路,带着自家精心准备的农产品和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手工艺品,兴高采烈地前往。集市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仿佛是一个汇聚了人间所有美好的宝藏之地。那些手工编织的竹篮,每一根竹条都经过精心挑选,竹条与竹条之间的交织,如同岁月与情感的交融,编织出的精美图案,是步凤镇人对生活热爱的体现;色彩明艳的刺绣手帕,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绣娘的深情厚意,那细密的针脚,如同繁星点点,镶嵌在布面上,构成了一幅幅宛如梦幻般的艺术珍品;各种新鲜欲滴的蔬菜水果,更是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红彤彤的西红柿,红得似火,像是大自然馈赠的红宝石;青菜叶上那晶莹剔透的露珠,宛如珍珠般闪耀,它们仿佛在讲述着田园里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在集市的喧嚣与热闹中,步凤镇的人们与射阳其他地方的人们相互交流、交易,他们交换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彼此的故事、情感和文化;每一次的交谈,每一个会心的微笑,都像是在编织一张无形的情感之网,将两地人民的心紧紧相连,让情谊在互动中不断升华,如同香醇的美酒,越陈越香。

1954 年,尽管步凤镇在行政区划上划归盐城县,但在我心中,那段在射阳怀抱中的岁月,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当我漫步在步凤镇的古老街道,那石板路上仿佛还回响着射阳时期的欢声笑语;每一次与乡亲们的交谈,我都能感受到射阳文化在我们话语间的传承;这种情感的纽带,比钢铁还要坚韧,比岁月还要悠长,它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也不因区划的改变而断裂,反而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熠熠生辉。

 我为自己是步凤人而自豪,因为这里有我成长的足迹,有我童年的欢笑和泪水;但我更为自己拥有射阳根而骄傲,因为这根,深深扎在历史的土壤中,汲取着两地文化融合的养分,滋养着我的灵魂。我是射阳文化的传承者,是步凤情与射阳根交织而成的独特个体;每当我想起这一切,心中那股自豪之情便如火山喷发般汹涌澎湃:我骄傲,我也是射阳人!这份骄傲,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永远铭记自己的来处,传承这份深厚的情感与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无关,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END

欢迎关注 射阳县杂文学会

“黄海潮声”公众号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是一个集新闻性、文学性、交流性为主的综合性平台。所用稿件坚持原创首发,凡来稿10日后没有刊发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来稿类型不限,小说、散文、诗词、评论、杂谈及新闻、通讯等均可。有条件的,可以同时配图、配音或视频。

3、作者首次投稿,需附百字个人简介及生活或工作照1张。

4、所有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弘扬正能量,严把导向关,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5、作品所获赞赏金,凡每笔达10元以上,其中70%发放奖赏作者个人,30%用于平台维护,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

6、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7、诚邀商务合作,合作方式包括独家冠名、荣誉主办、特别协办、协办、指定用品,欢迎商务加盟。联系人:陈先生  18961965666

《黄海潮声》公众号编委会






联系我们

主   办:射阳县杂文学会

顾    问:李志勇

编委会:郭开国  陈允标 董素印  张同祥  陈冬平

特邀编委:皋德超 吴炳生  李健  钱娟

总    编:郭开国

副总编、编辑部主任:陈允标

本期编辑:陈允标  袁卫东

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射阳县杂文学会
分享杂文作品,加强杂文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