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颖,女,1957年8月出生,大学文化,从事基层农业工作39年。在职期间,曾在《中国蔬菜》《江苏农业科技报》等农业刊物上发表多篇技术论文和科技信息、植保、土肥、良种良法等专题文章,1989年大蒜产业方面的论文获中国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指导的“水稻百亩方”获省科技二等奖。
舂碓的记忆
作者 陆颖
昨天回娘家,在熟悉的宅邸深处,又见到了那具碓臼。它静静地躺在角落,仿佛一把钥匙,轻轻转动,开启了记忆的闸门,将我带回那段色彩斑斓、充满古朴韵味的童年时光。在我童年的画卷中,舂碓的场景总是占据着一席之地。
今日,我又来探望年迈的母亲,依偎在她92岁高龄的膝前,手指着门前的碓臼,让母亲讲述它的故事。
早年,爷爷家门前矗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楝树,它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炎炎夏日带来丝丝凉意,也成为村民们避暑的胜地和故事的海洋。爷爷见乡亲们为了舂米需长途跋涉,便决定将大树砍下,制作成一个碓。
母亲继续用她那职业性的教师语言,向我描述碓的构造和它曾经为村民作出的贡献。
母亲继续用她那职业性的教师语言,向我描述碓的构造和它曾经为村民作出的贡献。碓的设计既巧妙又实用,前端镶嵌着一个立柱,呈T字型,柱端镶着锋利的生铁片,那铁片在岁月的洗礼下仍闪烁着坚韧的银辉。碓的尾部巧妙地分岔,分岔处安装着一根铁制横栓,它精准地卡在两边立柱的槽子里,既稳固又充满力量。与之配套的,是一个碓臼,它们共同构成了加工粮食的器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它是我们生产队唯一的粮食加工器具,承载着乡亲们的生计和希望。
1958年公社化后,碓被移到生产队的队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运作,为食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机械碾米技术的普及,碓逐渐被闲置。你爸爸不忍心看着它就这样被遗忘,于是把它收回家里。偶尔也有邻居前来舂碓。1965年后,加工粮食基本上机械化了。碓被遗弃在露天里。时间长了,碓的木制部分因日晒夜露而腐朽,但碓臼却依然完好无损,仿佛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变迁。
听着母亲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些舂碓的日子,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与感慨。大人们的双脚熟练地踩在分岔的木方上,随着身体的起伏,整个碓就像跷跷板一样灵活地上下翻飞。他们用力踩下时,前端高高扬起;脚一松,前端便带着重力势能,重重地砸落在下面的石臼窝里。那一声声沉闷而有力的撞击声,如同大地的心跳,充满力量与节奏,回荡在乡间小道上,也回荡在我们的心里。
每一次舂碓,都是一场与生活的深情对话。大人们的汗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踩碓人脚下不停,喂臼人手中不歇。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总是被这新奇的场景深深吸引,围在一旁,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有时,我们忍不住想要尝试一番,却往往因为个子太矮,力气太小,小脚站不稳,而无法掌控这沉重的碓,引得大人们一阵爽朗的笑声。那些笑声、说话声与舂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优美的乡村交响曲,充满了和谐与温馨。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逐渐取代了手工舂碓。爷爷留下来的那个曾经熟悉的碓,而今只剩下配套的碓臼。但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怀念与感慨。那一声声舂碓的声响,仿佛就在眼前,仿佛还在耳边一直回荡,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承载着那份浓浓的乡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如今,再次见到那碓臼,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忆起我那纯真的童年。虽然岁月已经远去,但舂碓的记忆却永远镌刻在我心底。
图片由作者提供。
欢迎关注 射阳县杂文学会
“黄海潮声”公众号
1、本公众号是一个集新闻性、文学性、交流性为主的综合性平台。所用稿件坚持原创首发,凡来稿10日后没有刊发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来稿类型不限,小说、散文、诗词、评论、杂谈及新闻、通讯等均可。有条件的,可以同时配图、配音或视频。
3、作者首次投稿,需附百字个人简介及生活或工作照1张。
4、所有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弘扬正能量,严把导向关,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5、作品所获赞赏金,凡每笔达10元以上,其中70%发放奖赏作者个人,30%用于平台维护,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
6、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7、诚邀商务合作,合作方式包括独家冠名、荣誉主办、特别协办、协办、指定用品,欢迎商务加盟。联系人:陈先生 18961965666
《黄海潮声》公众号编委会
联系我们
主 办:射阳县杂文学会
顾 问:李志勇
编委会:郭开国 陈允标 董素印 张同祥 陈冬平
特邀编委:皋德超 吴炳生 李健 钱娟
总 编:郭开国
副总编、编辑部主任:陈允标
本期编辑:陈允标 袁卫东
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