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奎(上海) /我的小学(散文)

文摘   2024-11-23 06:01   江苏  
点击上方 蓝字 立即关注


作者吴继奎,男,1972年出生,大专文化,在上海从事工程项目工作。偶有文字见诸报端。

我的小学



作者 吴继奎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候我们乡村里家家孩子都多,把村上小学、乡里中学那一排排大瓦屋教室,间间都塞的满满当当。
儿时上学多是走读,上学放学的时候总是三五成群结队,一路上推搡打闹奔跑着嬉闹着,比起那时天天背着太阳上下山,在田地辛苦耕作的父母,上学的时光,的确真真的快活无比。那时,我们身上的衣服大多也是长七八短,大多数是从哥哥姐姐那传递下来的,当然补巴摞补巴是正常行头,哪有现在整齐划一靓丽的校服。身上背的也多是母亲用针线活剩下的布头粗线手工缝制的敝口布带大书包,跑起路来还得用手捂着,不然小屁股会被打的啪啪响呢!只有家庭条件好的小伙伴才能买的起斜挎带盖黄帆布那种军用书包,更别提现在五颜六色的双肩背书包了。
儿时上学的路除了通常的大道,也被我们调皮捣蛋开辟出来很多条弯弯绕的小路来,尤其以田埂山脚最多……每天总要来回跑上将近十多里的上学路,偶尔的中午不回去吃中饭需邻居小伙伴带饭,那也是因为调皮捣蛋或作业未完成被老师惩罚的缘故。真的羡慕现在的孩子,曾经的我们那一代,哪有现在的车接车送。现如今我的体质很好,想必也得益于那时乡村小道的天天跑读,的确锻炼了我一身至今好的体质。就在这样艰苦的求学条件下,反而当时那会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很快乐。
那时候给我们上课的教师的水平也是参次不齐,象我们那种乡村小学都以初高中生、退伍军人这般年轻代课民办教师居多。那些年纪稍大些的正规中师生便占少数了。记得我们那年代的确没有什么正规普通话的教学,哈哈,读书时方言里发出的是地方普通话。以至于许多年后我们的生活中,仍旧有些字句读音不能说得标准。
当年我的小学一二年级就是在生产队的育红小学读的,说是小学,也就是一个大通间房子,之前是生产队里的保管室临时利用起来的,教室中间有两根粗大的木头柱子,一二年级三四十人,就是被两根柱子左右分开在一个大教室里上的课,教师也只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梁和华老师,但就这条件也并未消减我们当时对上学的热情。粱老师总是那么神采奕奕和蔼可亲的样子,就象对待自己孩子般把我们都照顾的很好,总记得那时还帮我擦过鼻涕呢。直到我们升至三年级时才转入离家四里多地的村中心小学——东岳小学继续学习,而且当时我们的成绩并不比村中心小学的那些同学差。
那时候,我们大山里的乡村教师大多必须是有根教鞭的,也是老师叫班上某个学从家带来的,包括我也给老师带过竹鞭,即便日后这根竹鞭也落在过我的手心,但我也没有对老师有过什么记恨。当时的父母亲遇见老师说得最多的便是:小家伙上学不听话便替我打!对“不打不成器”在那个年代里,是根深蒂固在父母脑子里的,所以我记忆的童年学习生涯中老师的打骂也家常便饭很是直接,但现在说起来记恨的却没有。
记得当时我们村中心小学还有一片自留地梯田,在夏收季节,我们还帮学校收割过麦子,权当上了劳动课。搁现在那可不成,有哪位家长愿意?可是那会儿就是我们的真真实实劳动课,反而让我们开心至极,每个乡野长大的孩子对于播种、收割、捆绑、挑担……或多或少的都能游刃有余,那片阳光下伙伴们一起喧哗的金灿灿的记忆一直烙在我深深的少年时光里……
直至后来我们上了初高中后,在学校里遇到正经师范、师范大学毕业分配下来的老师们,他们才思敏捷,学识渊博,给了我们更多的教诲和帮助,带领我们大量的阅读与思考开阔了视野,告诉我们中专、大学里的各种专业,山外的世界又是如何如何……于是后来我们的青春里便带着许多的理想和憧憬,去闯荡了外面的世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恩师情难忘!向我所有的恩师们致敬!不惑之年再回首,曾经的校园时光都是美好的记忆,无论那时恩师们的教学水平高低已无关重要,关键在那样的年代与环境下,他们都一直在引领着我们积极向上、向善、向好……

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欢迎关注 射阳县杂文学会

“黄海潮声”公众号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是一个集新闻性、文学性、交流性为主的综合性平台。所用稿件坚持原创首发,凡来稿10日后没有刊发的,作者可另投他处。

2、来稿类型不限,小说、散文、诗词、评论、杂谈及新闻、通讯等均可。有条件的,可以同时配图、配音或视频。

3、作者首次投稿,需附百字个人简介及生活或工作照1张。

4、所有文稿须遵循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弘扬正能量,严把导向关,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5、作品所获赞赏金,凡每笔达10元以上,其中70%发放奖赏作者个人,30%用于平台维护,在平台发布15日后以微信红包发放。

6、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7、诚邀商务合作,合作方式包括独家冠名、荣誉主办、特别协办、协办、指定用品,欢迎商务加盟。联系人:陈先生  18961965666

《黄海潮声》公众号编委会






联系我们

主   办:射阳县杂文学会

顾    问:李志勇

编委会:郭开国  陈允标 董素印  张同祥  陈冬平

特邀编委:皋德超 吴炳生  李健  钱娟

总    编:郭开国

副总编、编辑部主任:陈允标

本期编辑:陈允标  袁卫东

投稿邮箱:18961965666@189.cn或微信同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射阳县杂文学会
分享杂文作品,加强杂文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