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顶级生存思维:思危、思退、思变

文摘   2024-12-30 07:10   上海  


《论语》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前社会,信息爆炸、竞争白热化,我们一边奔跑,一边担心落后。

然而,走得快不一定就能走得远,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兼顾远景与脚下的思维策略。古人做官有三思:思危、思退、思变,做人亦如此。

如果你能做到这 3 点,就能够与时俱进,才能无惧风雨,“稳坐钓鱼船”。

01

思危

在复杂的世界里,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第一步,便是对“危险”保持敏锐的警觉。古语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当我们每天都沉浸于舒适圈,沉迷于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活节奏时,往往极易被意想不到的风险击中。

就像《权力的游戏》中提到的“凛冬将至”,它不仅仅是一句追求戏剧张力的警示,更是对我们日常的隐喻——即便阳光明媚,也要记得准备好御寒的衣物。这种思危的意识,就仿佛一盏警示的灯,提醒我们不要被现在的安逸所迷惑。

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景:有些人在顺境中总觉得未来畅通无阻,却忽视了暗流涌动的潜在风险。比如某位企业家坐拥市场份额,一时风头无两,却对行业风向、技术迭代心存侥幸,最后被颠覆式创新赶超,早早退出了舞台。

思危的实质就是提醒自己:即使在平静时,也要关注可能的险象;即使处在看似不可撼动的地位,也要做好退路与预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常备“危机意识”,确保遇事不慌、应对自如。

当然,思危并不意味着整日惶恐,不敢行动。它更多指向一种清醒的认知:世界变化莫测,人心流转无常,你能依赖的只有扎实的技能、明确的目标和洞察先机的判断力。

正如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言:“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 懂得思危的人,往往会在风暴到来之前,把船只绑牢,检修桅杆,如此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任何风浪。

正是因为对可能到来的变化保持足够的敏感和准备,才能真正守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并在任何形势下从容前行。

02

思退

过于急躁地向前冲,往往容易失了方寸。我们总以为只要不断前进就能赢,但事实却证明,懂得退让的人常常走得更远。

正如《孙子兵法》中的策略,有时候“退”并非示弱,而是为了积蓄力量、择机再动。要知道,眼前一次看似无关紧要的让步,可能换来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你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就会发现一城一地的得失并非终局。

而一味盲目争抢的人,或许在小利上赚到了,却输掉了大局。

在工作中,很多高绩效的人常常陷入加班拼命的状态,觉得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可结果往往是疲惫不堪,甚至影响到更重要的战略性思考。适度退让,不一定是停下脚步不干活,而是懂得把握节奏,给自己留些“真空时间”来充电或复盘。

再者,当与同事或合作伙伴陷入僵局时,针锋相对只会让关系越发紧张。此时稍作退步,或许就能平息对立,找到共同利益的交叉点,重新建立互信。这种在关键时刻的让步,不仅能化解眼前的矛盾,更可能为下一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就像围棋的妙处,经常是“弃子”才能“取势”。每一步都要想着吃掉对方,往往会碰到局限与死角。反观高手,他们会以局部的牺牲换来整体的优势,使胜利水到渠成。

当然,退让要有原则,绝不是毫无底线的妥协。要先明确自己的终极目标与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做出必要的取舍。如果底线都放弃了,那么一切所谓的“战略退步”都失去意义。

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如何在汹涌浪潮中做到收放自如。该出手时毫不犹豫,该放下时绝不纠缠。如此,你才能留得更多资源与心力,为真正的机会做好准备。

03

思变

有一位哲学家曾说:“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在这个技术迭代飞速、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时代,安于现状几乎等同于停滞不前。若不主动追求升级,我们迟早会被时代的大浪拍在沙滩上。

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传统手机品牌,一旦错过智能时代的机遇,就很难再现辉煌。而那些时刻留意市场需求、积极创新的企业,却能在浪潮翻滚中继续掌握话语权。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更新自我的核心要领。

个人成长同样如此。若你发现现在的工作已经无法再给你带来新的思考或挑战,不妨试着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或许一次跨行业的学习或实践,就能点亮你的新方向,开启全新的可能。

当然,更新需要决心和勇气,很多人宁可守着现有的一点舒适,也不想承担陌生领域的风险。但细细想来,停留在原地并非真正的安稳,因为世界一直在往前走,你不动就是倒退。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名言:“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等死。” 面对未知,有的人选择逃避,也有人选择拥抱。

当你主动迈出那一步,把焦虑转化为学习和行动的动力,就会发现新的路口其实一直在那里。就像打游戏升级,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值,才能解锁更高难度的关卡。

有人说,30岁以后再学习已经太晚了,其实“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给自己一个重新升级的机会。当你决定不断翻新自己,这个世界就会为你打开一道又一道新的大门。

最后

无论你身处什么阶段,这三种思维都能助你走得更远。无事思退,有事思变,成事思危。

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每一个选择背后,都可能孕育全新的机遇或突破。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抓住关键时刻,作出真正能带来改变的决定。

好文推荐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富爸爸穷爸爸》:不改变这些穷人思维,多努力都是穷人

老申TALK
点击关注,与数万读者一起探讨成长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心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