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做事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文摘   2024-12-07 20:02   上海  


很多时候,我们忙忙碌碌地生活着,甚至没空去思考:“我们到底是在怎么做事?” 其实,做事也有不同的层次,层次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今天我们聊聊做事的三个层次,看看你在哪一层,又该如何往更高处走。

01

把事做正确:别小看“做好一件小事”的价值


把事做正确是做事的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础的一层。它指的是在明确的规则和框架下,把一件事按照标准执行到位。这种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执行力。

想象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他接到上司布置的一项任务——整理一份公司年会的物资清单。这是个很基础的活儿,对吧?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没多大难度。

可这位新人偏偏做得一塌糊涂,不是少登记了几样物品,就是把规格写错,甚至连物资总价都算不对,最后让年会流程出了岔子。尽管他可能很努力,但努力并没有换来好结果。

这就是“把事做正确”的意义所在——在事情本身不复杂的情况下,确保做到无可挑剔。有人说,这不就是基本的“认真”吗?是的,但你会发现,连这一步都做好的人并不多。

《庄子》里有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再厉害的人,也得从基础的事情开始。

把事做正确,意味着你得有一份“敬畏感”,尊重任务本身,而不是敷衍塞责。它并不高深,却是我们迈向更高层次的第一步。你做得越准确,别人就越信任你,更多的机会也会随之而来。

02

正确地做事:思考之后再行动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按要求做了一件事,却发现费了很大力气,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上司让你整理一份市场调研报告,你花了整整两周搜集数据,把报告写得又长又细,但最后上司却皱着眉说:“核心结论呢?客户关心的重点呢?”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虽然很努力,但却有点“用力过猛”,抓住了细节,却忽略了大局。

“正确地做事”,更多的是对方法的追求。它要求你不只是低头苦干,还得抬头看看方向:这件事的重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有没有更好的路径?

稻盛和夫有一个习惯,在做事之前,他总会花时间思考:“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达成目标?” 这种习惯帮助他避免了无谓的忙碌,让他每一步都走得精准而高效。

所以,“正确地做事”是从机械执行到主动思考的转变。当你开始琢磨方法,而不是单纯完成任务时,你会发现,效率提升了,成果也更有价值。

但这里面也有陷阱——有些人太过于追求方法,反而忘了去思考这件事本身是否值得做。

03

做正确的事:从忙碌到清醒


很多人都有一个“努力”的惯性——只要忙着,就觉得自己是在进步。可你有没有想过,你所做的事,是否真正重要?是否符合你的人生目标?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伐木工人,一个每天起早贪黑地砍树,另一个则常常坐下来磨斧子。一个月后,第一位伐木工虽然很努力,但砍的树越来越少;而第二位工人因为斧子锋利,事半功倍,最后的结果远胜前者。这个故事其实在告诉我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找对了方向,你的努力才有意义。

“做正确的事”要求你站在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选择,它是对人生目标的深刻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看似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几年后却差距悬殊?因为有些人早早看清了什么才是对自己重要的事,而有些人则被琐事牵绊,一生疲于奔命。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曾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努力赚钱,但从不思考财富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于是,他们拼命工作买房买车,结果发现生活越来越“沉重”。与其说他们在“做正确的事”,不如说他们在“正确地做事”,却忽略了更大的方向。

做正确的事情,并不意味你从一开始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事”。《论语》里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你可能会试错,也可能会迷茫,但只要你不断调整自己,总能离真正重要的方向更近一些。

结语: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的层次

回头想想,我们都在不同的阶段经历过这三个层次。在某些时候,我们可能只是把事做正确的小角色;而有时,我们学会了优化方法,正确地做事;再到后来,开始去思考生命的价值,选择做正确的事。

好文推荐

学习力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能力

老申TALK
点击关注,与数万读者一起探讨成长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心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