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父母喝父母不是啃老,真啃老是考研创业生孩子
财富
财经
2024-09-30 21:15
山西
▲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再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文章每天自动推送
我是马江博,大变局时代,关注我,看懂趋势,看到财富。以前的啃老:年轻人有手有脚,不去上班,吃父母的、喝父母的、花父母的。新型的啃老:借着考公考研的名义,让父母觉得子女是在为了目标努力,只是还处于奋斗的过程中,年轻人于是心安理得地呆在家里做全职儿女。有人称之为蜗型啃老族,有人说新型啃老正在泛滥成灾,很多人对此也是口诛笔伐、大力声讨。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光说理显得太枯燥了,也不一定能说服人,所以我们还是来讲两个故事。来看看到底什么是虚假的啃老,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啃老。有一个人,毕业后找了份工作,工资5k,几年后涨到7k,谈了个女朋友到谈婚论嫁了,掏空父母半生攒下的积蓄,付了60万首付,买了辆10万的代步车,彩礼12万,父母怕孩子过得苦,时不时给孩子转点钱来还月供。孩子生下来了,年轻人工作忙没时间带小孩,于是把小孩交给了老母亲,老母亲又像30年前一样,起早贪黑地换尿布喂奶粉弄早餐,等过几年还得督促学习。这时候不知道从哪听到消息,说儿子工作不顺被辞退了,儿子媳妇天天为了点酱油事吵架,老母亲心疼儿子,连自己生病难受都不敢告诉儿子。为了维持家庭开销,老父亲放弃了退休生活,又踏上了找工作的路,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身形消瘦地挤在全是年轻人的招聘会里。这边儿媳妇天天骂老公没用,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当初跟他就是瞎了眼,天天吵架没几天平静。岳母打来电话,说老丈人摔了,要几个女婿轮流来医院照顾。儿子面临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老父亲老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陷入了自责、难受和愧疚的精神痛苦中。还有一个人,毕业后摆烂回到家啥也不干,天天窝在家里,甘愿不工作、不社交、不花钱、不找女朋友。午后才起床,一天吃两顿,老母亲顿顿要多做两个菜多蒸一碗米,时不时叨叨天天熬夜啊、憋出毛病了、又浪费电了,老父亲拿他毫无办法,只能天天在嘴上骂两句。这天超市打折,老父亲拎了两条青鱼回家,亲自下厨做了顿红烧青鱼,老母亲则是做了儿子最爱喝的豆腐蟹鱼汤,舀了一碗问儿子尝尝淡不淡,儿子尝了一口,“不淡,挺好,鱼也好吃”,老父亲老母亲的脸上挂满的满足和开心的笑容。儿子跟爸妈说想考个公务员试试,老父亲老母亲都很高兴,一家人聊起了儿子小时候的糗事,三个人都笑的前仰后翻。在传统的社会眼光里,第一个人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外出工作独立挣钱,是大家眼中的“独立青年”,绝对不是啃老,而第二个人啥也不干,天天吃爸妈的喝爸妈的,这肯定就是“啃老族”。我们总是把啃老具象化为日常中的小事,从简单的过程和一些琐碎细节中来评判年轻人的精神面貌,也总是从所看到的行为出发来批判年轻的人的“啃老”,但殊不知啃老与否从来与过程无关,而是与结果有关。虚假的啃老:呆在家里啥也不干,一顿干三碗米饭,天天除了吃就是睡。真实的啃老:掏空父母半生积蓄买房买车,天天要父母担心,父母头发花白还得奔波劳碌,承担生活的艰辛。对家庭资源的无限索取和占用,对家人的情感和精神的极大消耗,或许才是真正的“啃老族”。从这一点出发,就像网友说的,中国人其实一生都在啃老。但我并不是说,年轻人窝在家里不工作就是正确的,年轻人也要有自己的闯劲,也不排除真的会有小部分就是抱着“啃老心态”的年轻人打算下半辈子吃定父母。但我相信,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是想成为真正的“独立青年”的,他们也想独立,他们也想回报父母,只是时代的巨变让他们不得不暂时寻求父母的庇护,暂时逃避大海上的波涛和风暴。我是马江博,大变局时代,关注我,看懂趋势,看到财富。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小马哥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