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秋冬
健康“童”行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症状
与普通感冒相比,感染甲流症状常常更严重。
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可有畏寒、寒战。
多伴有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
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预防措施
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孩子出入公共场所。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传染病温馨提示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感染的病原体不同
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
普通感冒可能是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临床症状不同
甲流患者容易出现高热的症状,头痛、肌肉酸痛的表现比较突出,严重的可导致肺炎。
普通感冒一般来讲患者无发热或仅表现为低热,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相关的表现。
传染性不同
甲流、普通感冒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甲流相对于普通感冒传染性更强,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其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原核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生,但其感染高发期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
主要症状
潜伏期:2~3周。
症状特点: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夜间重,少量痰或浓痰,且在退热后持续咳嗽。
主要症状: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38.1~39℃)。
传播途径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病院小儿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侯伟称,今年我国支原体肺炎相较于往年有低龄化的特点,甚至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
孩子出现这些情况,要考虑
发热:孩子反复高烧,且持续3天以上不能缓解。
出现阵发性、成串的咳嗽:早期干咳,后-期有痰且较剧烈,甚至影响吃饭和睡眠。
呼吸增快:在孩子平静的状态下,数胸廓的起伏,一起一伏是一次呼吸。1~5周岁的孩子,如果在1分钟内呼吸超过40次,那就需要引起关注。
反复发作原因
支原体肺炎为支气管黏膜下炎症,其病原体不易消除,药物治疗需要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许多儿童反复发作主要是病原体清除不够彻底。除此之外,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作用有限也是其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
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好发于2~6岁。
主要症状
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
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
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主要症状
潜伏期3-10天,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
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幼儿易感染的原因
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例如有的幼儿鼻毛少,阻挡不住空气中的粗糙异物。
呼吸道粘膜柔嫩,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寒冷,刺激性气体等)而发生充血,肿胀甚至炎症反应。
呼吸道分泌出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不能充分杀灭入侵的病原体。
呼吸道表面有一种带无数纤毛的细胞,这些纤毛好像一把大扫除的刷子一样,不断将吸入并粘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颗粒如粉尘,病菌等向外清扫,排到喉头咳出,但小儿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因此“自洁”功能也就相对地差。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峡炎与口腔溃疡的区别
发病位置
口腔溃疡发生在口腔,主要发生在面颊粘膜、唇部或者是舌部。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
发病原因
口腔溃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与遗传因素、维生素缺乏,以及磕碰或者咬伤等原因引起的。
而疱疹性咽颊峡炎主要是由于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
症状区别
口腔溃疡的特点主要是形成白色或黄色的皮损,周围有红晕,疼痛感比较明显。
疱疹性咽峡炎,首先,在咽部或者软腭出现数个或数十个小红点,然后逐渐转变成白色的小水泡,水泡再逐渐破溃形成溃疡。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冬春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幼儿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
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疱疹周围绕以红晕。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
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区别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结膜炎
主要症状
传播途径
预防建议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百日咳
主要症状
典型临床症状为持续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咳终末出现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常伴有呕吐,易合并肺炎及脑病,其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
传播途径
预防建议
1.目前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基础免疫为儿童3、4、5月龄各接种一剂,加强免疫为18-24月龄内接种第四剂次。
2.避免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患者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科学预防 我们在行动
西平二幼预防秋冬季传染病温馨提示
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秋冬季虽然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
但只要做到科学预防
就能有效阻断病毒 保护幼儿的健康
编 辑| 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