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融合教育”?
邓猛教授最初的担忧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融合教育在教育领域并不引人注目,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点“小众”。
就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霜叶教授说的,我们一般会比较容易、比较自然地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割裂开来,普通孩子在普通学校接受普通教育,特殊儿童在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
而融合教育,简单说就是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起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表示,“(融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
为什么要进行“融合教育”?
为什么要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呢?
“每一个学习者都至关重要而且同等重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致辞中表示,融合教育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实现教育公平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也表示,融合教育正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
而在李政涛教授看来,融合教育的受益者将不仅仅是特殊儿童,而是所有人。从最广义上说,人人都是“特殊的个人”,人人都有“特殊需要”,都需要“特殊教育”。而且,“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在普通教育体系下体现出的特殊教育的理念。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融合教育项目总负责人陈学锋也表示,融合教育不仅关乎特殊需求儿童,也是提升全体儿童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
这个联盟会做什么?
正是因为融合教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人的共识,才出现了全国各地1500多所中小学积极参与融合教育联盟的场景。那么,这个千校联盟会做哪些工作?
袁振国表示,联盟将以“关注每个孩子”为宗旨,推动普通学校教师提升融合教育理念与技能,实现“全员全程”参与融合教育。同时,华东师大将借助多学科优势,与全国的融合教育专家和实践者们共建资源共享平台,支持学校系统发展,打造示范区,推广适合中国本土的融合教育模式。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刘中正表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上海出台了多项推动融合教育的政策法规,在融合教育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依然面临挑战,例如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资源和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他呼吁各地区、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千校联盟”这一平台,共同打造中国融合教育的先进模式,推动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对“融合教育千校联盟”寄予厚望,希望联盟以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为目标,加强交流与探索,为推动融合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与教学管理处处长黄伟表示,希望融合教育千校联盟能够联合多方专业力量,立足本土实际,深入探索中国融合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推进中国特色融合教育取得进一步发展。
在应对策略方面,邓猛建议,要建立覆盖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为特殊教育儿童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的主体,并推动高等特殊教育大众化。此外,普通教师应具备融合教育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资源教师和助教体系的建设,以支持普通学校教师有效落实融合教育。
大会期间,华东师范大学聘任了首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向联盟区域和联盟校成员颁发了证书。会议围绕国内外融合教育发展与挑战、学前融合教育探索、融合教育区域推进、融合学校创建与发展、资源中心管理与运行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
联盟区域证书颁发仪式
联盟学校证书颁发仪式
文字:吴华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