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里逃生的人类一家

文摘   2024-09-04 22:22   北京  
哎哟喂,各位摄影家们,上回说了那么多为人类探索星空而牺牲的航天英雄们。这回说说那些死里逃生的幸运儿,他们是1969年联盟5号、1970年阿波罗13号、1975年4月的联盟18A、1983年联盟TMA-10号号和2018年的联盟MS-10。

联盟5号:苏联英雄沃雷诺夫

1969年1月,联盟(Soyuz)4和5号载人飞船在太空成功对接。苏联得意洋洋地宣布这是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间对接,塔斯社更是不吝赞美之词。两飞船顺利分离,4号返回地面安全着陆。
联盟4号和5号首次对接成功(模型)
问题就在5号上。1月18日,联盟5号打道回府,正要穿大气层时,鲍里斯·沃雷诺夫突然发现,返回舱跟服务舱居然“黏”在一起不肯分开。飞船一路下坠,舱外的温度越来越高,舱门处的密封圈都着了火,一时间,舱内充满了呛人的烟雾。
加加林和沃雷诺夫(右)在野餐
万幸的是,飞船扎进大气层时,震动和高热分解了连接机构,返回舱挣脱了服务舱,迅速回正姿势,将隔热大底对准了地面。靠着空气阻力慢慢降到安全速度,降落伞顺利展开。倒霉得是,降落伞缆线部分最后缠绕在一起,软着陆变成了硬着陆,返回舱重重地撞在了地上,大难不死的沃雷诺夫磕了一嘴血,碎了几颗牙齿,虽然险情一个接着一个,总算是安全着陆。
当年,沃雷诺夫被授予最高荣誉称号苏联英雄。
2011年4月12日国际载人飞行日,梅德韦杰夫总统授予沃雷诺夫友谊勋章
阿波罗13号:成功的失败
而最为惊心动魄的是阿波罗13号。这是阿波罗计划第七次载人任务,也是第三次尝试登月,这次任务不仅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还被翻拍成了电影视剧。
阿波罗13号太空飞行罗宾斯纪念银章
三位太空勇士是指令长42岁的吉姆·洛弗尔、奥德赛号指令舱和宝瓶号登月舱驾驶员38岁的杰克·斯威格特与35岁的弗莱德·海斯。洛弗尔是NASA在太空停留最久的宇航员,三次任务共计572小时,这是他的第四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斯威格特和海斯都是第一次太空飞行,也是唯一的一次。
事故发生前的地面控制中心,电视直播画面上是宇航员海斯
1970年4月11日,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腾空而起,火箭起飞近56小时、在距地约33万公里的空间里,传来一声“巨响”,斯威格特以为是流星体撞上登月舱,但很快发现是服务舱氧气瓶爆炸了,两罐液氧已经排入太空,航天器周围空间到处是爆炸产生的小碎片。这下麻烦了,没有了电力和氧气,月球之旅泡汤不说,宇航员也危在旦夕。
宝瓶号登月舱拍下受损的奥德赛号服务舱
幸好,地面控制中心的克兰兹指导急中生智,让宇航员们把登月舱变成了一艘“救生艇”。这种神操作虽然之前模拟训练过,但真正用起来还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克兰兹改用迂回战术:先绕月球转一圈,利用月球引力切回地球轨道再返航。
按比例绘制的阿波罗13号绕月轨迹
在地面控制中心和宇航员的通力合作下,一路过关斩将,克服一项项新生困难,三位宇航员最终成功返回地球。第二天,尼克松总统先到休斯敦向三位勇士颁发了美国平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尼克松总统向阿波罗13号宇航员颁授总统自由勋章
阿波罗13号的惊险之旅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锁定在了这趟太空之行上,除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外,人们围在电视机前了解最新进展,就连教皇保罗六世也带领一万信众祈祷宇航员安全归来,估计有四千万美国人收看阿波罗13号溅落实况,美国三大电视网更是现场直播了长达六个半小时的紧张时刻。
重新设计的阿波罗14号氧气瓶
阿波罗13号虽然没能完成原定目标,但因其团队英勇的表现,被誉为“成功的失败”。后来,这场惊心动魄的太空历险还被搬上了大小银幕。最有名的就是由汤姆·汉克斯主演《阿波罗13号》,成了1995年10大票房第三名,影片获九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最后赢得最佳剪辑和音效两项大奖。
联盟18A、T-10-1和MS-10的功臣:逃逸程序
插一句题外话,很多时候飞行失败的任务,苏联没有正式命名。比如联盟18A,根据发射日期称为“4月5日异常”,并将次月由后备飞行组执行的替代任务称为联盟18号(俄语:Союз-18)。欧美一般就将这次任务称为联盟18A,将后备组执行的替代任务称为联盟18B。还有就是苏联人一切都保密,很多时候欧美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任务编号,什么人在飞,所以有些编号都是事后欧美人自己起的。
联盟18运载火箭
1975年4月5日,联盟18A在发射后288秒,一级火箭没有分离,飞船自动启动逃逸程序,指令长瓦西里·拉扎列夫和宇航员奥列格·马卡罗夫启动起爆指令让飞船与火箭分离,再将返回舱与轨道舱和推进舱分离。随后返回舱沿弹道轨迹返回。
联盟18A的宇航员拉扎列夫和马卡罗夫
苏联将消息保密至4月7日、再确认宇航员健康后,才将事故情况通报美国。不过,一些欧美人坚信宇航员牺牲了,马卡罗夫说,为了辟谣,苏联还专门安排让他们与美国人踢了一场足球赛,来证明他们还活着。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场,被昵称为“加加林启航处”
1983年9月26日,联盟T-10-1是在发射前几秒钟,飞船发生了发射台火灾,地面控制人员按程序启动逃逸系统,两名宇航员弗拉基米尔·季托夫和根纳季·斯特列卡洛夫被迅速带离火焰,在离发射台4公里处安全着陆,发射台上的火箭在飞船被带离后6秒爆炸,直接炸毁了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场,发射台爆炸后燃烧了20个小时。
美国通过侦察卫星发现了火箭爆炸,《华盛顿邮报》在10月1日进行了报道。一个月后,苏联官方才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上才正式披露了此次任务,表示安全系统成功运行、两名宇航员生还。更多信息要等到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苏联才披露了联盟T-10-1的更多信息,并称其为“一个苏联挑战者号事故”。
MS-10的宇航员尼克·黑格(上)和阿列克谢·奥夫奇宁
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10月11日,俄罗斯“联盟MS-10”载人飞船,本次任务计划将俄罗斯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飞行工程师尼克·黑格送到国际空间站。飞船发射后,火箭第二级的发动机突然关闭,飞船从距离地面高度大约80公里的地方开始坠落,紧急逃逸系统启动,乘员舱与火箭紧急分离,在距离发射点402公里外抛出降落伞着陆。两名宇航员安然无恙。
成功逃生的两位宇航员回到拜科努尔发射场与家人团聚 

星空:人类唯一没有分歧的存在

其实,人类的航天计划很不严谨,特别是在太空竞赛期间,往往多是急冲冲上马,赶着鸭子上架,都是孤注一掷的冲锋。尽管国家之间有着你死我活的的PK,但人类在对星空的向往和探索,可能是这个世界唯一没有分歧的存在。

俄罗斯电影《太空救援》中礼炮7号的两位宇航员(上)和前来救援的美航天飞机宇航员(下)相互敬礼

早在1968年,美苏两国就默许了不成文的规矩,太空救援,不管是在太空还是地球上,宇航员只要遇到麻烦,必须全力救助对方。就是1970年阿波罗13号遇险重返地球的时候,苏联关闭了所有可能干扰阿波罗计划的无线电通讯,同时派遣船只前往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待命,随时准备紧急救援。
1975年,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死敌居然联手上演了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两国的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中搭上了线,足足连体44个小时。
起:斯雷顿、斯塔福德、布兰德(美)和列昂诺夫、库巴索夫(苏)
这期间,三个老美和两个大毛交换了国旗和礼物,互相串门儿参观对方的“豪宅”,还一起搞了科学实验,共进太空大餐时,还学了几句对方的“家乡话”。这可是历史性的合作,两国宇航员首次在太空中进行联合飞行和对接任务,为国际和平太空合作创造了先例。
列昂诺夫(左)和斯雷顿在联盟号飞船上
转眼到了1998年,国际空间站(ISS)完工,这是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多国一起建造的。在这儿,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国家的的宇航员,他们像家人一样互相帮助,共同生活和工作在太空中。
阿波罗1号的指令长格里森曾说过一席话,令人动容。他说:

如果我们命归黄泉,请大家当作一场寻常的事故。因为我们投身的就是充满挑战与未知的大冒险。万一我发生意外,请不要停止阿波罗的脚步,征服星空探索宇宙,是人类的使命,值得我们为之奉献一生。

位于地球上空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ISS)

摄影不过如此
比摄影更有趣的是摄影师的故👻事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