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土壤退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平均退化程度达到33%,在欧洲甚至高达70%。这不仅影响到土壤本身的功能,还与全球健康和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俊伶在2024年中国菌物学前沿论坛暨中国菌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议及期刊编委会会议上作了“丛枝菌根与土壤健康”的报告。本次报告主要是从土壤健康问题、丛枝菌根与土壤多功能性以及展望三方面展开叙述。
在报告中,张俊伶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土壤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她提到,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土壤出现了盐碱化、酸化等一系列问题,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仅为4.7,中低产田占比高达70%。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粮食产量,更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针对土壤健康问题,张俊伶教授从土壤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土壤生物在维持土壤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过去我们过于关注土壤的化学指标,而忽视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重要性。实际上,土壤生物是土壤能够持续发挥各项功能的关键所在,包括粮食生产、水分净化、碳储存以及生物栖息地等。
在此基础上,张俊伶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健康中的作用。她提到,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与植物共生的微生物,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养分吸收,并帮助植物防病。此外,菌根真菌还具有减排功能,能够通过调节氮转化过程,减少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为了证明菌根真菌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张俊伶教授分享了她的团队在西藏和大西北等地开展的研究工作。通过实地取样和分析,她们发现菌根真菌在农田土壤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养分吸收,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
张俊伶教授还强调,要实现土壤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土壤管理理念和技术体系。她提到,我们应该把土壤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尊重生命,充分考虑土壤生物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好土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更多报告内容可上食用菌在线学习平台蘑菇通观看。
蘑菇通网址:
https://www.mogutong.com/
或打开蘑菇通公众号—全部课程—观看课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