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节爱心满满

文摘   2025-01-22 18:00   新加坡  


久违的客家文化美食节再度登场。2024年4月28日,虽然是艳阳高照后又突然狂风暴雨的天气,但是在大巴窑2巷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举行的南洋客家文化美食节,仍然吸引了超过3500人到场。


会场水泄不通,不少人携老带幼全家出动大排长龙等候入场,只为品尝那琳琅满目的客家传统美食,如酿豆腐、算盘子、黄酒鸡、烤盐鸡、梅菜扣肉、猪肚鸡汤与擂茶等50多种佳肴和购买特色干粮。


深具意义的是,这项美食盛会让大家不仅尝到美食,还做了善事,为同济医院医药基金筹得200万元善款,帮助有需要的患者获得优质的中医治疗服务。善款来自售出6000份美食节固本,以及来自社会各界善心人士的捐款,远超过原本的100万元筹款目标。


南洋客属总会会长刘智评表示,今年是客属总会成立95周年庆,也是事隔16年后,联合16个属会团体主办美食节。


他说,客属总会逢五年或10年都会举办大型活动,并为慈善团体筹款。这次借着美食节活动,除了筹款,也现场招待了120名由圣安德烈教会医院安排的乐龄人士。同时也以此响应其他宗乡团体的美食活动,呈献华社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


主宾陈诗龙部长挥手向美食摊的工作人员致意。


这次美食节的主宾是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出席者还有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长蔡其生与同济医院主席杨应群。


菜香肉香伴着欢声笑语充斥整个会场,蔡瑞隆对活动受到热烈支持表示赞赏,认为通过美食能吸引年轻人接触与传承各籍贯的文化。


同济医院秘书长刘廷辉很感谢客总热心为其筹款,同济医院会将大部分善款用在病人身上,提供完全免费的登记、看诊与药物。此外也会将一部分善款作为奖学金,资助中医人才到上海、山东等地深造,并在学成归来后为同济医院服务。目前同济医院有52%的医师拥有硕士与博士学位,大大提高了医疗的水准。


▲现场示范擂茶制作,特别使用番石榴枝干来研磨。


现场也可看到新加坡河婆集团办的擂茶示范会,78岁的吴花(妇女组主任)擅长制作家传擂茶,以五种香草如苦刺心、九层塔、薄荷、艾草与马来芹菜,加上茶水、芝麻与花生研磨成糊状,最后再加水成茶汤。她说,以前都是用番石榴枝干来研磨,现代人为求方便多改用研磨机。


大埔县的贺凌(43岁)与父母及家人早上10点排队进场,先后品尝客家酿豆腐、黄酒鸡、算盘子等,觉得还不错,但她笑说还是吃惯妈妈的味道。


▲美食节获得热烈反应,会场挤满了人。


无论如何,现场人潮川流不息,说明了客家美食的强大魅力。贺凌建议,下一回的美食节活动,可以在较大的地方举行,好让更多人吃到客家美食,发扬客家文化。


客属总会副总务萧丽娟透露,除了文化美食节外,也将在10月7日举办一场音乐会,由属下的华乐团与合唱团呈献。她身为演出筹委,希望能为中华医院筹得100万元善款。



(本文首发于《华汇》48期,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华汇》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欲阅读更多《华汇》杂志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成为《华汇》杂志会员,即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为感谢读者支持,即日起只要注册账号,便可免费阅读一年宗乡总会的两本杂志。)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融入真正新加坡的第一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