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菜的魅力传奇

文摘   2025-01-15 18:02   新加坡  


娘惹菜是新马非常独特的菜系,了解它,得先来谈谈土生华人(Peranakan)。很多人以为土生华人是华人与马来人的结合,其实不限于马来人;应该说是华人与其他种族的通婚,如印度人,只是占比较小。


▲严格依循古法烹制的精致娘惹菜


这段历史可追溯到随着郑和下西洋,广东和福建的中国移民也来到新马,与当地土著通婚,所生下的后代就是土生华人。男性后裔称为峇峇(Baba),女性则称为娘惹(Nyonya)。


这些与当地土著通婚的中国移民,好些是商人,主要集中在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三大贸易港。他们的经济能力较强,也和英国人关系密切,土生华人自19世纪开始接受西方教育。第一二代的土生华人多数会说华语和写华文,后来则以书写英文为主,说英语和方言。




为何是娘惹菜,不是菜?



一家之主虽然穿着洋派,可思想还是偏向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娘惹终其一生努力的目标,是掌握烹饪、缝纫、刺绣和串珠手艺。所以土生华人料理通称为“娘惹菜”,而非“峇峇菜”。


娘惹足不出户,厨房是她们的天与地。一道菜肴从外观到口味,都是品尝者对娘惹能力的考核,也足以影响她们的婚姻。菜肴除了是自己的成绩单,也让娘惹消磨时光,所以每样食材都下很多功夫,可以花几天时间完成一道特别菜肴。


“Tok Panjang”是有钱土生华人家庭很重视的。“Tok”是福建话的“桌”,“Panjang”是马来话的“长”,顾名思义,就是长桌宴。主人家会准备丰盛菜肴,这个时候娘惹特别忙碌,也是展现厨艺的好机会。宴客时的摆盘也特别讲究,华丽排场完全不输给现在的精致餐馆。




娘惹菜是小众家传菜



娘惹菜是妈妈传给女儿、家婆教会媳妇的家传菜,没有特定做法或食谱,所以也很难说谁做得特别“正宗”。


受马来料理的影响,娘惹菜加入各种南洋新鲜香草和辛香料,如班兰叶、黑果、罗望子、姜花、香茅和叻沙叶。娘惹喜欢把香草和香料以手工研磨杵碎,以姜、蒜和葱等炒香,或用来做腌料和酱料。另外,刀功也很讲究,香草和蔬菜切得细细长长。




娘惹菜有猪肉?



槟城靠近泰国,所以当地的娘惹菜偏酸辣,虾酱用得多。马六甲和新加坡较靠近印度尼西亚,所烹调的娘惹菜偏甜辣。一些菜肴看起来像马来菜或印度菜,如咖喱和亚参肉类,但不加椰浆,还保持肉类的鲜嫩度,贴近中餐讲究原味的理念。虽然娘惹菜带有马来元素,但土生华人不是穆斯林,猪肉不必“回避”,还是主要肉食。


娘惹菜的食材复杂、工序繁琐,所以颇为小众,不像其他料理广泛流传。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一直有为数不多的小型娘惹菜馆,多是家庭式作业。2008年本地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小娘惹》,引发大众对娘惹菜的关注和喜爱。娘惹餐馆有所增加,也做得更专业和精致。如今部分工序已由机器代劳,如电动搅拌,还有已调好的配料和酱料。


本地常见娘惹菜肴

- 黑果焖鸡 -

▲源和春菜馆的招牌黑果焖鸡(餐馆提供)


黑果(Buah Keluak)是一种原生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高大乔木,全株有毒。充满智慧的先辈将黑果树的种子取来后浸洗发酵,去除毒素。这时它的果肉已糜软,味道浓郁且带酸,娘惹喜欢用它来焖猪肉和鸡肉。


餐馆制作黑果焖鸡很讲究,会削去黑果一端将果肉取出,把黑果肉、猪肉和其他配料混合再酿回果壳内,最后才以鸡肉块及预先处理的辛香料焖数小时。


- 叻沙 -


叻沙是在本地最广为流传的娘惹料理,它以小贩美食出击,好些是连锁经营。汤头加入大量虾米熬制,还有南姜、香茅和椰浆调味。粗米粉早期是娘惹磨好米浆后,用有孔木筛让米浆漏出掉入热水中煮熟成条。这个做法有点像米苔目(也称老鼠粉)。粗米粉现已由工厂制作,不过仍保持“短”的特色,所以摊主只提供汤匙,不用筷子。


本地第一个卖叻沙的不是土生华人。二战前,海南人替土生华人家庭打工时,学会制作粗米粉的方法,于是出来创业,在甘榜叫卖叻沙。经海南人改良的叻沙,减少虾米和椰浆的用量,汤头比较清淡。后来海南人也将手艺传给福建人,福建人加了蛤,随着时间推进,现在娘惹叻沙多为鱼饼、虾、蛤、咖喱叶和参峇(Sambal,一种辣椒酱)的混合版本。


娘惹叻沙为何也称“加东叻沙”?加东一带是土生华人的聚集地,1960年代有两个叻沙摊位,后来其他人也加入战局,竞争激烈。


- 小金杯 -


小金杯(Kueh Pie Tee)是土生华人喜欢的一种点心。“Kueh”在马来语是糕粿的意思,“Pie Tee”来自英语的“Patty”(小馅饼)。


土生华人也喜欢吃薄饼,口味接近福建薄饼,只是做工更精细,配料有些不同。早年娘惹以面糊在平底锅抹烙成饼皮,剩下的面糊不浪费。娘惹在面糊内加水调成面浆,再以铝杯浸半到面浆内,让面浆沾在铝杯外层,放进热油炸成杯状小脆饼。杯状小脆饼用来盛装剩下的薄饼馅,从前有冬笋和肉馅,现在多是沙葛、红萝卜、鸡蛋、虾和蟹肉等。


- 娘惹糕 -


▲色彩斑斓的娘惹糕点,令人垂涎欲滴


娘惹糕点色彩斑斓,香味强烈,多从花卉和叶子取汁染色,如蝶豆花的紫蓝色、班兰叶的绿色。主原料多为糯米、糯米粉和木薯粉,所以口感较软糯。其他食材有椰糖、椰浆、椰丝、班兰叶、绿豆泥、花生碎、参峇、虾米辣等。


▲娘惹餐馆的墨汁墨鱼


其他娘惹菜肴有仁当牛肉、娘惹杂菜、墨汁苏东(Sotong,马来语的墨鱼)、豆酱焖猪肉、肉丸汤、参峇茄子、亚参辣鱼头、咸菜鸭汤和乌打(Otah)等、它们多贴近中餐,只是色香味方面更加丰富。


(作者为陈爱薇;图片为新报业媒体、餐馆提供)

(本文首发于《华汇》48期,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华汇》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欲阅读更多《华汇》杂志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成为《华汇》杂志会员,即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为感谢读者支持,即日起只要注册账号,便可免费阅读一年宗乡总会的两本杂志。)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融入真正新加坡的第一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