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的一代:经过时间的磨合与同化,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型(上)

文摘   2024-12-09 18:00   新加坡  

早期漂洋过海到新加坡讨生活的一批海外移民,大多因为家境贫困而被迫离乡背井,所以总是期盼有朝事业有成,可以叶落归根,衣锦还乡。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新加坡的蓬勃经济吸引了新一代的移民。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以中层及专业人士居多,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以及视野也有别于早期移民,融入本地社会的意愿相对较大。


国务资政李显龙在担任总理期间就鼓励新移民积极融入我国社会,同时也呼吁本土新加坡人,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共同促进新加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新加坡本是一个移民社会,也是一个文化熔炉,不管是来自何处的新移民,都可以在新加坡找到共鸣。然而,扎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经历定居、适应、磨合与同化等不同的阶段。在这个融入的过程中,新移民需要时间潜移默化,甚至要从错误中学习,才能完成角色转型。


本期《专题报道》走访了来自不同国家与区域、不同背景的新移民,分享各自不同的故事。他们在去留之间经历过一番心理挣扎,最后在尊重本土社会、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以行动融入生活,落地生根。




钟庭辉

不是移民到华人社会

▲钟庭辉(左一)与同事们一起聚餐


1969年,钟庭辉(新公民,原籍香港)来新加坡时只有六岁。他的父亲经营制衣业,在新加坡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下,举家迁到新加坡。他坦言,离乡背井的感觉并不好受,而且一直存有过客心态。他在服完兵役、完成国立大学法学系学位后,就曾经考虑回香港执业。

香港移民人口带来的契机

庭辉毕业时,正好赶上香港97前的移民潮,“大量香港人移民到此创业或定居,他们买房子、开公司都需要法律咨询,无形中开启了我事业的新天地。”


此外,第一波移民潮还促使他成为香港移民团体“九龙会”的第二届会长。香港明周杂志也曾访问过他。此后,很多香港人包括想移民的,或已经移民的,在需要法律咨询时,都会不期然地想到他。


“九龙会的作用就是帮助香港人融入,那时候网路没现在发达,主要是办活动来加深香港移民对本地的认识。新加坡政府也做了很多,包括安排参观兵营。我们则自发组团参观本地的寺庙、教堂和邻里社区。”


为了表扬他积极帮助香港移民融入社区,他在2001年获得时任新加坡总统纳丹颁发公共服务奖章。

不要在新加坡克隆香港

庭辉表示,在新家园扎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对第一代移民来说,让他们改变的是当孩子服兵役或是女儿嫁给了本地人时,他们的心就会真正根植在这里。”


庭辉也是一个过来人,当兵是他融入本地社会的第一步。他说,在兵营学了很多道地福建话和吃辣,“服兵役对我影响很深,让我接触到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学会了多种语言,能更好地与人沟通。”


在他看来,新移民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若是决定移民到一个地方,就不要回头看,不要奢望克隆一个香港,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无论是来自中国大陆、香港还是台湾,他们的许多不愉快经验,都是因为希望在这里找到跟家乡一模一样的东西,但可能吗?”


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永远要记得,这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移民到新加坡,不是移民到新加坡的华人社会。”




张洪飞

在新生活找到美

▲张洪飞一家人与特地飞来照顾孙子的母亲(右一)


张洪飞(永久居民、原籍中国浙江)刚刚为全家申请公民权,虽然还在审核阶段,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坦言有过挣扎,也曾思绪万千,不过后来从日本朋友哪里学到了扎根的三部曲:热情(ikigai)、改善(kaizen)、不完美(wabisabi)。

许自己一个早起的理由

“我是2014年过来的,那时候孩子四个月大,我持的是家属证。我是当了两年的全职奶爸,才去考保险执照,2017年才获得就业准证。”


他坦言,早期生活非常不易,没有亲朋,没有人脉,第一个月达不到业绩,上司闭一只眼;第二个月做不到,便被请去“喝咖啡”。最终他破釜成舟,到移民局的大楼外,跟一个个与他背景相似的新移民聊天,一步一脚印地建立起自己的人脉。


“事业只是让我可以在此生存的条件,对人生的追求应该更多,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让自己早起的理由,换言之就是找到生活的热忱与满足感,才有扎根的推动力。”


于他而言,他的孩子,他的事业,还有他的人脉,就是他早起的动力。

生活美学的自我省思

洪飞觉得,每天改进一点,不断地成就新我,抱持弃旧图新的意识,就是扎根的第二步。


他很积极地团聚本地的新移民群体,他说,即便再忙碌,也不能失去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与温度。“新移民的社交面很窄,因为在这里没有朋友家人,所以社群会产生一定的互助作用,互相交流。”


他也指出,新移民不能只守在自己的圈子里,“如果有心落地生根,那么就必须跨出舒适圈,跟本地人打成一片,才能融入主流社会。”


洪飞于是发动社群做义工,以实际行动支援本地社会。他也将慈善事业拓展到海外,其中一项是资助柬埔寨孩子来这里上学。他说,能做多少就多少,一切量力而行,从心出发。


当然,生活不会尽如人意,移民生活也不会完美,他建议不妨学习日本人的“wabisabi”生活态度,可能有助于疏解郁闷的心情。


“我们要学会欣赏与接受生活事物的自然状态,包括岁月痕迹、瑕疵和变化,这都是美的一部分。所以不要埋怨,而是要在新生活中找到它的美。”




屈金超

爱在瘟疫蔓延时

▲无论多忙,屈金超都不忘带着妻儿逛街


屈金超(永久居民,原籍中国山东)2012年来新,初来乍到很多事都不习惯,饮食、语言、还有人际关系都是生活的考验。所以他当初根本没想过要留下,没想到回家乡呆了一个月竟觉得更不习惯,结果又跑回来。兜兜转转一晃12年,他才骤然发现已经不知不觉间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人际关系永远是考验

“我的性格比较简单,这里的人,交往方式也很简单,回中国后,经常要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累。”


金超表示,以前他比较冲动,对一些小事情总是不服、不爽,除了容易跟别人争吵,也惹得自己不开心。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名贵人,教会了他很多事。


“他是我的前同事,教会我技术,也教我做人,我的脾气在潜移默化中就慢慢地转变了。我现在叫他干爹,偶尔会找他一起吃饭,喝茶聊天。”


人与人之间贵乎互相尊重,住久了,朋友多了,就感受到本地人的热情。

10年时间找回自己

2021年,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是戴口罩的日子,却是金超人生中最浪漫的一年。


“一个人的生活,总是飘忽不定,当决定留下,仿佛有了指南针,也决定有成家的必要。”他说,因为疫情,让他感觉到新加坡生活的美好;因为隔离,让他思绪沉淀,人生目标也逐渐清晰。


于是,他鼓起莫大的勇气,在朋友的平台上发了一份个人简历,写下征友条件,其中就是对方也要有留下的意愿。那时候他还不是永久居民,但意志非常坚定。


这个机缘促成他认识了妻子,两人非常投缘,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题。六个月后他就向对方求婚,两人在2021年底完婚,难以想象的是他在结婚前夕还处于隔离期,所以由新娘张罗一切。结婚当天,他匆匆地剪了头发,就赶去结婚礼堂。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并没有多少计划,时间对了就去做。”


结婚隔年6月购买政府组屋,12月宝宝出生,隔年1月他毅然跟朋友创业,投入技术服务行业。抗疫三年,他极速完成了成家、置产、立业等人生大事。


2022年他终于成为永久居民,他笑说这是送给自己“登陆”新加坡10周年的礼物,今年初他申请成为公民,他说感觉很“梦幻”,因为当初的他根本不曾想过。




西贵代美

女性在本地受尊重

▲圣诞节对西贵代美来说,有另一层意义


西贵代美(新公民,原籍日本横滨)在1992年被日本总公司派到新加坡开发市场。两年后公司为缩减成本而决定关闭新加坡分公司时,她原本可以回日本总公司,可她选择留下,原因竟然跟“圣诞蛋糕”有关。

圣诞蛋糕拉警报

“那个年代的日本公司有一个传统,每一层最年轻的女职员都必须替公司内每个人备茶、抹桌子,开会时,还需进入烟雾弥漫的房间为他们清理烟灰缸。”


为此,西贵代美宁可在本地另觅新工作,也不愿意回日本继续做同事的免费女佣,特别是当她看到本地女性在职场上所受到的尊重之后,更加强她留下的意愿。


“日本公司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他们认为一般女性都会在25岁前嫁人,否则就会像12月26日的圣诞蛋糕,送也没人要,因此很多年轻女性不易获得擢升,不像新加坡有很多女性担任要职。”


另一个追逐新加坡梦的原因是,她非常看好新加坡的潜力,“记得90年代,新加坡还是发展中国家,可政府在城市、社区发展规划上井井有条,我认为这个国家很快就会富裕起来,晋升先进国家。”


西贵代美不但很快就在本地找到新工作,次年还嫁给本地汉,安心地做一个新加坡人。

留下后才是挑战

与其他新移民不同,她没有去留的挣扎,且一直很坚定。但是,生活中总有“碍眼”的事情发生,她又如何淡然处之?例如,德士司机不懂路,反倒叫她引导方向;侍应生端错菜上桌,竟然叫她迁就;朋友竟然不预约就登门拜访,或是遇上过度热情的推销员,都会让她啼笑皆非。


“生活不总是美好,总有你不喜欢的时刻,我会将焦点放在好的地方,而不是不好的地方。当你满腹牢骚的时候,不妨回望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留下?据我所知,很多日本太太很想留下,但最后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无奈地跟着丈夫回日本。所以,我对自己的境遇,是很感恩的。”


西贵代美认为,既然选择在这里生活,就要尊重这里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只要多聆听,多一点同理心,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


(未完待续)

(本文首发于《华汇》48期,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华汇》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欲阅读更多《华汇》杂志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成为《华汇》杂志会员,即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为感谢读者支持,即日起只要注册账号,便可免费阅读一年宗乡总会的两本杂志。)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融入真正新加坡的第一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