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藏品管理专委会⑫|浙江省博物馆学会藏品管理专委会2024年度11-12月工作简讯

百科   2025-01-09 11:17   浙江  

浙江省博物馆学会藏品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22年11月25日在杭州博物馆举行成立大会。为今后藏品专委会各委员单位能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稳步发展。定期推送各委员单位有关藏品征集和管理、研究、保护、宣传、展示、活化利用的工作简讯。


2024年度11-12月报送信息涉及5家单位10条内容,涉及藏品征集、定级、修复与保护等方面,推送信息如下: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

PART/  01


① 藏品新收获:四件工美大师获奖作品入藏天一阁

近日,金冬、白海亚、张通和钭忠云四位工艺美术大师分别向天一阁捐赠获奖作品,天一阁博物院副院长饶国庆接受捐赠。


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金冬的作品《虚迷幻境》,取材于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运用杭绣“一根金”的盘金绣技艺制作而成。浙江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张通的作品名为《生命不息》,其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仕女图案。钭忠云大师捐赠代表性作品“竹根雕金蟾”,寓意吉祥美好,以上三件作品均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白海亚的作品《渔网栖鸟图》,运用蓝印花和蜡染技法,展现了象山渔民作业归来后把渔网洗净晾晒在竹杆上,海鸟栖息于渔网上的场景,在2024年杭州“神工杯”创意设计制作大赛中亦获佳绩。


金冬 杭绣作品《虚迷幻境》


张通 石雕作品《生命不息》


钭忠云 竹根雕作品《祥瑞》


白海亚 传统印染作品《渔网栖鸟图》


② 文物活起来:天一阁成功举办“从周边看海派暨纪念赵叔孺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为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11月16日至17日,“从周边看海派暨纪念赵叔孺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天一阁顺利召开。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大学、宁波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生30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饶国庆副院长主持,庄立臻院长出席并致辞。随后,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周边与海派的互动关系、海派金石书画名家及艺术、赵叔孺金石书画艺术等专题,汇报交流最新研究成果。除了学术研讨外,还设置了实物观摩环节。与会学者对天一阁所藏的底柱行、兰亭序刻石以及赵叔孺、陈允升、姚燮等书画名家作品进行详细观察,并就相关作品的真伪鉴定、书画风格等进行深入交流。


全体参会者合影



温州博物馆

PART/  02


① 考古证今:1394件考古出土文物“充实”温州博物馆

2024年12月25日,温州曹湾山遗址出土文物移交仪式在温州博物馆举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温州曹湾山遗址出土的1394件文物全部移交温州博物馆。


温州曹湾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孤丘型聚落遗址,是温州先秦文化发展序列中非常重要的历史遗存。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曹湾山遗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联合温州市文物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进行发掘。2022年,《曹湾山》考古发掘报告出版。根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规定和省文物局的批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曹湾山遗址出土文物包括陶片全部移交给温州博物馆。此次移交极大丰富了温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品类和数量,对于补充、完善温州博物馆展陈体系和内容,加强相关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基础。


下一步,温州博物馆将对接收的文物进行登记、建档和妥善保管,并开展深入研究,根据展览计划适时展出文物,真正让考古发掘成果惠及人民。


② 新加坡温州首航,捎来一份百年的珍藏

12月25日,温州博物馆馆长金盾从新加坡温州会馆代表葛志民手中接过了一份时隔百年的捐赠作品:1924年马公愚行书“对月·先秋”七言联。此前一天,这件墨宝搭乘新加坡温州首航航班重回故里。这件捐赠作品将在12月31日亮相温州博物馆年末重磅展览“流芳——马孟容、马公愚的上海往事”。


这件捐赠作品是葛志民爷爷下南洋时随身携带的书画作品之一。它是近代文化名家马公愚早期作品。它见证了马孟容、马公愚带着朱自清亲眷一同去永嘉枫林避难的往事,蕴藏着温州人的闯荡、乡情、文脉与传承……


温州博物馆为新加坡温州来宾准备了一场简单温馨的捐赠仪式。金盾馆长颁发捐赠证书。他说,“这件捐赠作品承载着满满的乡情,这是一次美好的开端,温博将发挥专业优势,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这件作品。”





金华市博物馆

PART/  03


① 金华市博物馆新增一批珍贵文物

2024年,金华市博物馆首次新增馆藏珍贵文物共计118件(套)。


2024年9月份,金华市博物馆邀请浙江省文物鉴定站开展了馆藏文物鉴定定级工作。此次定级工作涉及陶瓷类、青铜器类、书画类、金银器类、玉石杂项类等藏品被鉴定,是迄今为止金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定级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一级珍贵文物新增1件(套),二级珍贵文物新增17件(套),三级珍贵文物新增100件(套)。至此,金华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总数上升到了569件(套)。其中一级文物8件(套),二级文物45件(套),三级文物516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增幅18%。



此次新增的一级珍贵文物,为1994年6月于金华市婺城区洪湖路附近南宋郑继道墓出土的龙首琵琶形青玉带钩。



整体呈琵琶形,浅浮雕双螭龙纹,底部有一圆钮。钩首为龙,龙嘴与齿雕刻精细,眼睛呈圆柱形,眉梢用阴线刻出,向后飘出形成巨大的额,两耳水滴形紧贴角下,耳后为长须。


至迟于战国时期,带钩的使用已趋于流行,一般为人们用在腰带上的挂钩饰品,起到束腰的作用,象征着权势与财富,往后,更是被文人士大夫赋予寄物思情的雅玩之物。该件玉带钩在省内宋墓发掘出土较为罕见,弥足珍贵。




临海市博物院

PART/  04


① 临海市热心市民徐先生向临海市博物馆捐赠瓷器三件

2024年11月29日,临海市热心市民徐先生向临海市博物馆捐赠汉代弦纹双系瓷罐两件、西晋青瓷鸡形盂一件。


此番捐赠丰富了临海市博物馆对青瓷标本的馆藏,后续博物馆将对这些捐赠物做相关技术处理,以便保存、研究和展陈,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让更多观众走近历史、感受瓷器的艺术,具有重大意义。



② 临海市博物馆馆藏金银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27 件/套)顺利结项验收

12月5日,临海市博物馆根据浙江省文物局浙文物许准字【2024】129号《临海市博物馆馆藏金银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组织相关专家在馆内对2024年馆藏金银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结项验收,本次验收馆藏金银器文物共27件/套。


与会专家查验了原始资料、修复方案,并听取了临海市博物馆项目介绍和项目组关于修复工作的结项汇报。


项目组以馆藏银鎏金连三式花簪、银手镯等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工作流程等,并提出文物保护修复后的保存环境和安全环境的建议。与会专家查验了保护修复后的金银器,经过讨论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这些破损的文物经过文物修复师们提取建档、清洗、补配、焊接、退火、整形、完成档案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又一次完整地展现在眼前,呈现出风华绝代的宋韵风姿!




③ 临博馆藏清康熙髹漆款彩人物风景祝寿十二扇通屏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验收

2024年12月10日,临海市博物馆组织相关专家对馆藏清康熙髹漆款彩人物风景祝寿十二扇通屏保护修复项目进行结项验收。


与会专家查验了原始资料、修复方案和保护修复后的漆屏,听取了项目介绍和项目组关于修复工作的结项汇报。


专家组认为,经保护修复完成的文物原有的胎体裂隙、槽朽、断裂,地仗层空鼓、脱落,漆膜脱落、卷曲、空鼓等结构性病害基本消除,文物状态基本稳定。修复后的文物色泽基本和谐,符合陈列展示和保存的要求,达到既定的保护修复目标。







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

PART/  05


① 夯实馆藏体系,讲好杭州故事

杭州博物馆本年度以杭州博物院筹建为导向,根据展陈大纲、陈列体系对南宋、吴越、大运河等主题的相关物证进行集中征集,针对年度临时展览、馆藏特色专题开展征集工作,夯实馆藏。在征集渠道上,广开思路,择精选优,重点突出“系列性”“在地性”“稀缺性”,主要涉及砚台、金属金银器、运河相关文书档案、丝织品等门类,累计完成有偿征集108件(套)。


宋“杭州住悟空巷真正王家一色清铜照子“铭铜镜


南宋“牛皮巷北”“何二郎造”款月影梅花金花银盘


清末缎地彩绣仕女纹彩穗云肩


② 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顺利结项

12月6日,杭州博物馆组织召开了2024年度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结项验收会,修复成果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本次项目共修复《清徐灿观音童子图轴》等纸质文物12套19件,均为三级以上珍贵文物。专家组仔细查看了项目修复成果,对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严格按照浙江省文物局批复意见和修复方案实施,管理规范,操作严谨,达到了预期的保护修复目的。

















点击此处前往杭州博物馆
点个在看,不要错过我们的推送

杭州博物馆 杭小博
杭小博带你逛杭州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