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真正的智慧,是从知道自己,到了解他人,都能摆对位置。

乐活   心灵鸡汤   2024-11-01 17:07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与君渡


最近休息了二周没有更文,有两个原因。

一是,十月份是自己的生日月,允许自己从繁忙的生活中松懈下来,好好放空;

二是,虽然没有写东西,但给了自己一段思考的时间,为自己输入灵感的来源。


这期间读了二本书,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和于丹的《读论语品庄子》。


后面这一本其实已经是第二次读了,很早以前,大概在三十多岁时读过一次,但并没有读到心里去,或许是当时阅历不深,理解尚浅。


这次读时,觉得每一个小章节都是人生的至理。

总的来说,《论语》这本书,读不进去的人,大多都是觉得它在讲大道理,但是如果读进去了,就会觉得孔子的一些话,跟你的一些经历与感受是不谋而合的。


1、真正的智慧


孔子认为,真正的智慧,是知人。也就是说,要懂得人心


有一些人,即便学历高、爱好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但不一定就能算上有智慧之人,充其量而言,只是有知识、有文化。


真正有智慧的人,无需用文化程度去评断,而要看他是否能深谙人心,在面对不同的人群时,会有什么样的对待方式。


比如在遇到一个世俗认为的坏人时,你能看到他好的一面,用自己的力量影响他的言行,激发他人性中善的一面。


这便是《论语》中所提到的:“能使枉者直。”


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就只能以他的方式还击他,两个人争锋相对,那你也就沦为了一个与他同样的坏人。


2、那么如何“知人”呢?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说,你看一个人做某件事,不能光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去思考,他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他是如何做这件事的?以及他是否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经过了这一番分析,这个人的人心在你面前,就会暴露无遗。


很多人在遇到一些事情时,总是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地去思考,最终造成许多错误的判断,发生不必要的误会,这就是智慧不够导致。


所以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一定不能轻易妄下断论,而要听其言,观其行,真正看懂他的心再做判断。


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好谋而成”。


3、知人是为了用人,把他摆对位置


人生所有的智慧都是要拿来用的,我们学会了“知人”,最终也是为了把他摆在正确的位置。


这个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我们不可能都遇到完全好的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与不足之处。


当我们看懂了人心,不管在遇到什么人时,都能看到他身上的优点,与自己形成互补。


孔子说:“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意思是说,无论听到的还是看到的,都要学会摒弃别人不好的一面,学习、借鉴别人好的地方。这样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从知道自己到了解他人,都能摆对位置,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与君共勉!


- End -


作者:卓妍,高级会计师,江苏省作协会员,心理学爱好者。在文字中修行成长。

与君渡
生活、思考、觉知、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