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稳定新元素之路

学术   科技   2024-12-04 10:03   北京  

北京大学 朱星 摘译自Sophia Heinz. Physics,October 21,2024

本文选自《物理》2024年第11期


科学家运用特定的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超重元素:𫟷(livermorium,Lv)的同位素。这一成果为发现新的元素铺平了道路。


稳定岛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区域,位于尚未发现的第120号元素周围。处于这个区域的元素比其他超重元素更加稳定


宇宙中的化学元素是如何产生的,在哪里产生的?如何描述元素的相对丰度?核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期望能通过制造新元素及新研究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然而,越重元素的合成就越困难。迄今为止,合成最重元素的方法是使用钙同位素(48Ca)束流轰击高原子序数的锕系靶材。钙同位素具有独特的核构型,即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幻数”,因此特别适合此类实验。然而,这种方法还不能合成质子数超过118(Z=118)的元素。目前,美国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已经能够合成一种超重元素:𫟷(Lv-290,Z=116)。所使用的钛-50束流并不具有双重幻数,这个成果开创了合成超过Z=118元素的新途径。


恒星是自然产出元素的主要产出地。在恒星的一生中,它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原子核重达Z=26的铁原子核。超过铁的原子核是在恒星生命的末期产生的,比如在超新星或者中子星的融合中,能够产生密度极大的自由中子。这些中子被铁的“种子核(seed nuclei)”所捕获,随后贝塔衰变将部分中子转换成为质子,由此创造出原子序数Z高达92的铀。据推测,这种中子捕获过程能够生成更重的原子核,即生成原子数超过100的超重元素。目前,元素周期表中包括26种人工合成的超铀元素,然而我们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可以自然生成的。


目前已知的所有超重元素都是利用轻的注入核素与重的靶核素的聚合反应而合成。然而,创造超重元素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比如,要观察合成元素118的一个原子核,靶膜就必须经受注入核素数十亿次轰击。一次典型的实验需要用两周时间。生成一克这样的元素则需要至少1019年。即使如此,也有可能在这个过程结束时一无所获。这是由于超重元素转瞬即逝:所有的超重元素都是放射性的,半衰期很短,有些短到百万分之一秒。


实验表明,当注入剂原子核或者靶材料原子核是双重幻数核时,超重聚合产物的量最大。这种性质不但增强了其稳定性,而且也提高了聚合产物的稳定性。原子序数107及以上的所有元素都是通过由注入这类原子核而发现的。元素107—113是由铅同位素208Pb作为靶材料时实验发现的,而元素114—118的发现是在镧系靶材与双重幻数的钙同位素48Ca的聚合反应中产生。


当今超重元素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合成元素119及元素120。根据理论模型预言,在元素120这个质子数及附近的核素,存在一个稳定性增强的区域,被称为稳定岛(island of stability),它们的预测半衰期比其他超重同位素长得多。元素119与元素120的产率很低,半年左右才可观察到一个这种元素的原子核。为了合成这两种新元素,用48Ca作为注入剂时,分别需要靶材料锿(Es,Z=99)和镄(Fm,Z=100)。这些不稳定核素具有的半衰期比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还短,并且获得的质量仅仅是微克数量级,远远低于所需要的10毫克。


LBNL瞄准了一种已知的超重元素𫟷(Z=116)的同位素。这个当时第三位重的元素是由俄罗斯与美国合作于2004年在俄罗斯的核研究实验室FLNR中发现的。此次UBNU使用一种新方法合成,用50Ti注入到钚靶材上,两者均非幻数核素,他们观察到同位素290Lv的两个核素。这个结果第一次表明,在非幻数的碰撞系统中合成了最重元素之一。


除了能够发现新元素外,非幻数核素反应还提供了发现原子序数在104—118之间的已知元素的许多新同位素的机会。迄今为止,已知约有110种不同的超重同位素,预计还将存在约50种同位素,但使用208Pb靶或48Ca束流的常规聚变反应无法生成,非幻数核素的反应将填补这一空白。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子弹是怎么一回事?|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晶体缺陷研究的历史回顾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相变和临界现象(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相变和临界现象(Ⅱ)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相变和临界现象(Ⅲ)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物理的回顾与展望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声学与海洋开发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模型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Ⅱ)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历史与教训——纪念原子核裂变现象发现6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回顾与展望——纪念量子论诞生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的研究生涯——黄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上)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下)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为了忘却的怀念——回忆晚年的叶企孙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从分子生物学的历程看学科交叉——纪念金螺旋论文发表5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美丽是可以表述的——描述花卉形态的数理方程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爱因斯坦:邮票上的画传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趣谈球类运动的物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转瞬九十载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一本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的经典著作 ——评《晶格动力学理论》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朗道百年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以天之语,解物之道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软物质物理——物理学的新学科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宇宙学这80年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熵非商——the Myth of Entropy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物理学中的演生现象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普渡琐记——从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天气预报——由经验到物理数学理论和超级计算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纪念Bohr的《伟大的三部曲》发表10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专业建系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同步辐射历史及现状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的观念起源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空间科学——探索与发现之源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及其作用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材料中的拓扑相与拓扑相变——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所熟悉的几位中国物理学大师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高温超导研究面临的挑战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非常规超导体及其物性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真空不空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通用量子计算机和容错量子计算——概念、现状和展望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谈书说人之一:《理论物理学教程》是怎样写成的?|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奋斗 机遇 物理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时空奇点和黑洞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物理学的新篇章——超越朗道范式的拓扑量子物态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物理学思维的艺术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变换的低速极限是伽利略变换吗?|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杨振宁先生的研究品味和风格及其对培育杰出人才的启示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庞加莱的狭义相对论之一:洛伦兹群的发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www.cpsjournals.cn)是我国最权威的物理学综合信息网站,有物理期刊集群、精品报告视频、热点专题网页、海内外新闻、学术讲座,会议展览培训、人物访谈等栏目,是为物理学习和工作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的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