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与虐待
带着伤疤的生活
很小的时候,我就隐隐约约发现有什么不对了。
这种不对劲感,发生在我《小学生优秀作文》书里面“我的妈妈”、“我的爸爸”的范例文章里;发生在我去同学家做客踏进门感受的的氛围里;发生在我残缺断片的记忆和心底从未停止的警告里……
在我的身上,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能够意识到“这是不好的”,这是我非常大的幸运。那些细微的感受混沌而迷糊难以描述,很大的原因是我从小喜欢看书、通过了书面文字的意识化呈现,我知道了这是“家暴”:
原来男人是不应该随意殴打女人和小孩的;
小孩子因为看动画片吃饭吃慢了被抽皮带是不对的;
暴风雨的夜晚,妈妈把年幼的孩子单独反锁在家里出去通宵打麻将是不好的;
父亲似乎应该是要去工作赚钱、而不是一直喝酒,砸掉小孩子的存钱罐、把小孩子的自行车卖掉换钱喝酒是不对的……
这些事情都是不对的。
有一种感觉,叫做“理所应当感”。在理所应当感里面的时候,人是会被催眠的——特别是孩子、在家暴的环境中长大,人生陷入泥潭层层下坠是如此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我知道我的底层也印刻了这些东西,我也体验到了我的底层印刻着这些东西,但是意识层面我至少知道“这是不对的”。这点细微的感觉是如此的重要——因为我多少感受到了“不对劲感”并意识到了这是不对的,所以我还会挣扎、我还想挣扎,我还会自救、我还想自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有人在云端、有人在深沟……但是有一个在深沟的人看到了也很好。
我想写下来。
我可不可以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当家暴严重到一定程度,会触发的一个事件就是更换扶养人。
我在成年之前更换了三任扶养人。
有了多组参照物的体验,我更加确定有什么是“不正常”的,一个悲剧的酝酿需要时间和环境:“家丑不可外扬”的避而不谈给了阴影滋生的充足条件。我接收到的指令是:
“像别的孩子一样”
“忘记”
“往前看”
“要阳光开朗点”
我是很听话而且努力的孩子,我是真的努力了,我很努力很努力的绞尽脑汁的不折手段了:学习、工作我都很努力,我至今都会每天看20Min以上的笑话保持(至少肉体上的)笑容,努力到把笑容变成面具……然后我失败了。
首先,“像别的孩子一样”这就是一个伪命题:这个高度抽象的名词太不具体、泛化到只能存在想象中。用“一样”作为保护色涂抹真实而具体的恐惧,代价就是要挖掉自己真实的血肉缝合上空洞的幻想……我至今都能闻到劣质填充物下真实伤口腐烂的味道。
——你这辈子有没有为假相拼过命?
如果我想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根据实操我体会的难点有:
①真实经历、真实创伤带来的整个人状态氛围难以伪装;
②强制压抑带来的情感隔离、身体木僵、能量固着后再加能量压抑导致身心更加虚弱等状况;
③伪装对象不具体难以操作、内在冲突等“卡机、死机”状态;
④就算侥幸获得喜爱与成功也不能坦然接受,心中浓烈的不配得感等“冒名顶替综合征”……
撒谎的弊端就在这里了:就算成功了、也是失败了;如果失败了、那也太失败了。
外部的反馈不可尽信,内部的感受不敢靠近。救命……我是谁?谁是我?
人原来是真的、真的不能成为“别人”的。
我们只能成为自己。
这话听起来难受,我当初听我也难受,但这是真的:要认命啊。
混乱而冲击的能量、面对真实的困难
任何事情,想要隐藏都是有原因的——特别是致命的伤口。伤口的暴露对于未知环境和未知对象而言,是真实的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有些时候伤口的血腥味就是会刺激他人的施虐欲、特别是这个伤口本身就残留着施受虐的能量。
保护欲和毁灭欲都是人类真实而深刻的冲动,不要轻易的考验人性:要学会自己面对、自己消化。小时候严重的家暴、父母大概率在很多方面是靠不住的。要学会自己承担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这很难,我愿意学。
那个年幼小孩子的世界狂风暴雨,我要救她。
我内心至今有某块部分分崩离析,我会是我的英雄。
01
分辨
如果能一点点让混乱而冲击的能量清晰化,也就能一点点让混乱而痛苦的情绪有平稳的可能性:家暴这种事件属于两性关系中的施受虐,所以在能量状态中、我体会到攻击能量和性能量都会有严重而混乱的参与。
人有三大动力: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也是我对于家暴境遇中孩子感到悲伤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样境遇中对于性能量和攻击能量的混乱印刻,人会很容易就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或者被疯狂带走)。
“我没办法长大了”这是一次督导中我无意识说出来的话,后来我慢慢的体会发现:我是真的不愿意成为一个可怕的男人,也真的不愿意成为一个可悲的女人,我主动又被动的困在了孩子的状态,加深着我对于弱小和无力的认同。
回过头来,我意识到在当初下意识的选择就是抓住了自恋中的“能感”(我是无力的,但不是无能的):我努力读书、学习技能……但是没有分辨和智慧,我试图把自己活成机器人和工具人又是另一段悲伤的故事了。
人生的轨迹原来真的有命运暗中写下注脚。
02
面对的困境
我们面对创伤,目的是在于化解创伤。在我笨拙的实操中,我发现我会很容易加重创伤。
似乎我每回到家暴场景一次,我就加深了家暴场景的可怕一次、我就加深了自己的无力感一次……每次的“面对”好像都是一次巩固和强化,根本看不到化解的可能性。
久而久之,那团能量演变成一个意象化的地狱、一片无可挽救的深渊,我的每一次“面对”,都像一次“献祭”,失魂落魄不由自主的加重着绝望和痛苦。
在第一次上曹昱老师的中级班的时候、我在画图的时候惴惴不安的描述了我的情况,曹老师翻看了我的子人格图、告诉我应该有一个死去的幼小的婴儿。
直接使用思维也是不难分析,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脆弱的爱情带来脆弱的结晶,死去的爱情带来死去的结晶。我面临的这种孕期家暴、可能是会有一个死去的胎儿吧。
时隔一年半,我好像终于找到它了:它可真是太太太幼小啦,像一小团未成形的气、一小团蓬松的棉花、一小片松散的云……这就是我在家暴现场的“我感”。
和赵燕程老师工作中,我慢慢的整理了思路:我所谓的“面对”,一直是用着注意力观看着创伤现场的狂风暴雨,我并没有用感受力回到自己的身上进行体验。所以我没有办法长出真实的定力去真正的面对我的恐惧,我根本没有回到“我感”。
我没有真正的用感受力去感受体验面对,所以我不会得到认知的恐惧之外的结果。当我用注意力去观看和感受的时候,我的心理能量是守不住的,只能一次次的投喂给创伤加重恶性循环。
施虐受虐自虐,真正的渴望
虐待其实也是一种链接的方式,只不过是不健康的链接方式。
我很在意一类人,弥散着受害者气息的、深深认同着受害者的人。如今我终于意识到那像是一场盛大的许可、让人兴奋而又恐惧到隐隐发抖的难以拒绝的邀请:请来伤害我。
那是多么让我颤栗的邀请啊。
在我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的真相里,在我不择手段也无法丢弃的经历里,我的确是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虐待,被折磨的、被欺辱的、被玩弄的虐待。所以在之后的人生中,慢慢的我产生了一种渴望:那是一种无法思考的本能,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一种无法遏制的渴望——我渴望站到被折磨的、被欺辱的、被玩弄的另一端——在心中的某个角落,我渴望着折磨他人、欺辱他人和玩弄他人。
承认这个渴望的过程充满了挣扎、痛苦、悲愤……事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坐下来,平静的聊聊这个渴望了。
我不是什么好人,我也坏不到哪里去。这种家族性的家暴击鼓传花到我的手中,我也有想拉人下水的欲望的——如果你也经历了,你会不会理解我?你会不会接纳我?我又痛苦又孤独。
但这又是绝对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我不能成为当初自己日夜期盼的英雄,我至少不要变成那么可恨又可悲的存在。
我有很严重的拯救者情结,我在之前的时间里绝大部分是一个焦虑的拯救者。我献血、做义工和志愿者、照顾自闭症儿童和患病的女性……平心而论,我没有那么关心他们的。在这样的地狱里面沉浮,我没有多少真正的爱人的能力和心力,我连爱自己都如此艰难。
我只是,我只是太熟悉了,我对那个气味太熟悉了:因为我就携带着这样的伤口,我的确会更容易的感受到这样的人群。扪心自问,在绝大多数的事件里,不过是施虐的冲动让我靠近了他们、对施虐的抗拒和微弱的不忍心让我焦虑的照顾着他们。我下意识用照顾对抗着虐待,动作很容易走样变形。大家都不傻,对方花点时间不难发现我的矛盾,我也会感觉自己很奇怪。
我花了漫长的时间,终于学会了一点点的面对,我才体会到那不可遏制的渴望中,充斥着施虐欲的冲动,而冲动的下面、混杂着和施虐欲沾染成一团的攻击性和性能量的碎片——我渴望着捡回我重要的碎片,即使它们被污染到面目全非。
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事,知道自己真正的渴望也绝不容易。我不想一直被困在狂风暴雨的虐待中,我想长大啊……我是真的很想很想长大,有尊严的离开这个地狱。
我干了很多看起来很“自虐”的事情:徒步西藏,十日内关,寺庙义工……我不否认这里面存在着施受虐的能量,毕竟浑身的淤泥没那么容易洗干净,能量太大的时候做什么都容易走形。我其实是想试着用自我的容器包住它们——能瞥见一点这个循环往复的剧本,我就不愿意拉人下水啦,施虐也好受虐也好、我来陪我自己吧,这次的拯救者就分配给大自然和寺庙……
带着伤疤的生活
第一次上曹老师的课程的时候,我听到了很颠覆我认知的观点:带着伤疤的生活。
当时的我除了一点点的震撼之外,绝大多数依旧是焦虑:你怎么可以暴露、这太危险了,这不可以……然后翻自己全身的口袋找护身符想塞过去。
过了这么久,我好像慢慢的也明白了点什么。无论我遮掩或者不遮掩,伤口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遮掩之后伤口更严重一点。我不可能过上没有伤口的人生……我身体力行的实践过了,确实不可以,那是不可能的幻想。
对于真实的创伤而言,伤疤已经是伤口最好的结果,它终于可以有愈合的可能。
这条路应该会很长吧,我不知道,我也只是试着上路,我没走过这条路、我不知道会有什么风景……我挺紧张害怕的。
但是至少,我开始试着用真实和完整的自己出发了。
- 完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意象对话公众号的观点或立场。
李思乐
思乐(公众号:李思乐)
微信号:lisile1234
作者/李思乐
图片/李思乐
编辑/小男巫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