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化债,说点儿不一样的……

财富   2024-11-13 20:16   广东  


编辑 | 李菲儿

审校 | 格里菲斯


上周五股市收盘后,财政部公布了经人大讨论审议的、市场期待已久的救市“大招”。
          
具体的内容是:
1、新增批准地方债限额6万亿,分三年实施,用来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未来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地方政府化解地方债务,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两者合计,是10万亿元。
          
没想到,这个数字一出来,市场就破了大防,当时海外上市交易的富时A50指数,一下子就暴跌了5%(后来又逐步涨回来了一些)
          
按道理来说,国家已经给了10万亿这么大一颗糖了,市场为什么还这么不满意?
          
这是市场预期与现实的落差。
          
因为,在上周早些时候,总理专门发声,说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有较大空间,到了周四的时候,根据各种海外小作文,说是有6万亿地方政府化债+4万亿元回购房地产+2万亿元刺激消费……
              
预期已经打满,就等国家兑现呢!
          
没想到的是,国家救的,就是地方政府这个亲儿子而已,什么房地产回购,什么刺激消费,市场的戏也未免太多了点儿!
          
财政部发布会之后,财政部部长还出来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说中国当前国债有4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40.7万亿元,但是还有14.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我们要综合考虑云云。
          
关于这个10万亿的解读,市场上已经很多了,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我也不想再扯。该如何化解,这一次财政部的化债方案,其实差不多算是遵循了我提出的思路。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数据,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中国宏观各部门债务分布是下面这个样子(以下3个图表的数据,均来源于CNBS)。    
 
进一步的,根据NIFD 2024年三季度季报中“债券市场”部分所披露的数据,目前我国债券总存量约169.06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余额44.53万亿元,金融债39万亿元,国债33.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券29.53万亿元,同业存单约18万亿元……


蓝部长提到国债40万亿,地方政府债券40.7万亿,大概率说的是2023年底的数据(但是国债总量好像又没有那么多)
          
我们首先要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是现在出台了10万亿元的化债措施,而且特别强调用于置换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答案是,地方政府屎憋屁股门了!
              
2023年有一大半省市,其发行的城投债券,几乎全部都用来支付原有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本金和利息,许多中西部地区的体制内人士也应该知道,相当多的县一级地方政府,2023-2024年几乎都已经无法正常支付事业单位及公务员的工资,再不化债,就会有地方政府破产的新闻传出了。
          
3年给6万亿元的地方债额度,用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看起来很多,那实际到底多不多呢?
          
这要看需要化解的隐性债务规模有多大。
          
根据“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公布的数据,截止2024年8月,全国显性地方政府债务的总额为43.63万亿元,其中一半债务余额16.36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7.26万亿元,这就是蓝部长所说的地方政府债券的额度。    
          
不过,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明面上的地方政府债务并不是大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义务的隐性债务才是大头,这个所谓的“隐性债务”,90%以上都是各地方政府所设立的名目繁多的城投公司债务,这个债务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难以统计和计算。
          
根据中国宏观债务的权威研究机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相关数据,2022年底,这些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总规模与GDP的比值是73%,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折算,当前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93万亿元之多。
          
总的隐性债务是90万亿,但财政部化债方案是3年6万亿,5年10万亿,你觉得化债规模够还是不够?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24年8月,这超过90万亿元的隐性债务中,其中有15.8万亿元,是通过市场上公开发行债券而来,这就投资市场上所谓的“城投债”,如果我没有猜错,蓝部长说地方政府还有14.3万亿元隐性债务,大概率说的就是明面上的城投债。
          
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让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用低利率逐渐置换这14.3万亿元的城投公司高息债券。


财政部这次的这个化债思路,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对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进行分级,将公开发行的城投债作为优先级最高的债务进行偿还。
          
财政部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公开发行的城投债券隐性债务,本身就已经说明,已经将这部分城投债券,逐步纳入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的管理之中,体现了其作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偿还的最高等级。

另外,如果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经济体量与中国接近的美国的“化债”思路来看,中国的化债规模偏小,而且方向也有些不同。
          
2008年和2020年,美国联邦政府分别有过一轮化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意味着美国居民部门债务出现问题,但,这些债务当时都已经转移到了金融部门,其中地产抵押债券(MBS)是重灾区,当时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几乎要被团灭。    
          
这个时候,先是美国政府出面,用70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收购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美国政府大量发行国债筹集资金,注资金融公司,而美联储则开启QE印钞购买国债,这属于间接印钞),然后,美联储还亲自上阵,直接从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的手中收购MBS(直接印钞),至于美国居民,负资产的房子也规定银行暂时不能收回。
          
2020年疫情危机爆发,美国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同时出现严重的债务问题,于是,美国政府拼命发行国债,然后美联储拼命购买国债,这意味着,美联储直接大量印钞。 


然后,印出来的钞票,经联邦政府之手,无偿发给了美国个人和企业,没有通过金融机构转手。相比2008年,这对美国普通人而言是远比2008年更公平的方式。


总之,两轮化债的结果,就是居民部门和金融部门所负担不了的债务,一下子都转移到了联邦政府身上,联邦政府债务杠杆率暴增,但却为此后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打下了基础。

注意看下面的图表,2008年-2014年、2020年-2021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GDP的杠杆率同步暴增。    
          
说白了,美国2008年和2020年的两次化债,都是通过政府借债、央行印钞解决,都是中央政府直接接过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债务,这也是最有效的化债方式——因为只有中央政府才有印钞权。
          
具体来说,2008年-2014年,是印钞3.7万亿美元给了金融机构,然后由金融机构转手,到了居民和企业手中;2020年-2021年则是直接印钞5.1万亿元,发给美国的企业和民众,没有了金融机构这个中间商赚差价,所以2020年疫情之后,美国经济复苏的水平和速度,远远超过2008年。


从政府债券发行角度观察:
2008年-2014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从10万亿增加到17.8万亿,暴增7.8万亿,相当于每年发行1.3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年GDP规模的7%-9%;
2020年-2021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从23.2万亿增长到29.6万亿,暴增6.4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年发行3.2万亿美元,每年印钞量相当于GDP的13%-15%。
              
即便考虑到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正常增加,在2005-2007年每年有约6000亿美元,2016-2019年每年则有1.2万亿美元左右,这种规模的救市也十分惊人。
          
相比之下,中国的6万亿3年,加上原本的每年债券置换额度,前三年也不过是每年2.8万亿,这大约相当于中国GDP的2.2%,只有美国2008年-2014年房地产救市规模的一半、2020-2021年救市规模的1/4(剔除美国正常的每年国债增加)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中国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相当多的一部分债务说不清道不明,很大概率是地方政府权贵们的“白手套”,和美国的那种实打实的全民债务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可能像美国一样,由联邦政府直接全部接受这些债务(相当于给企业和民众发福利),而是要对隐性债务持续保持高压姿态,尽量压缩其规模……
          
另一方面,美元是国际货币,大规模发行债券+美联储印钞,其成本是由全世界所分担的,而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动辄出台相当于GDP规模10%左右的化债方案,人民币的汇率可能立马就崩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出台大规模的化债方案,其实得利的都是和地方政府权贵们相关的企业、人和机构,其他人反而会因为随后而来的通胀而利益受损,而且还有可能推高中国的制造业成本,民众如果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会降低当前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的地位。
          
从以上这三个方面来说,这10万亿元规模的化债方案,整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最后,还有一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中国这次的化债方案,并不是由中央政府接过地方政府的债务,而是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监管和批准之下,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筹集资金,置换高息的隐性政府债务,还是要把所有的压力都留给地方政府,保持中央政府的良好信用。 


欢迎小伙伴们关注、转发、神评点赞

今日推荐!高端财经人士必备微信号 


菲儿财经

微信号:i

caijingjie007


推荐理由:真实,专业,通俗!——国内投资客首选聚集地


▼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菲儿财经
真实!专业!通俗!——聚焦国内经济,金融,商业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