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个时尚、热情又爱冒险的家伙,为什么突然抑郁了?

乐活   教育   2024-09-19 00:02   河南  

看过一本有意思的书,名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的作者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这本书看起来像个童话故事(主人公们都来自《柳林风声》),事实上却是心理学入门书。

我推荐父母们有空可以看看,倒不是非要了解心理学知识,而是知道如何更好地和孩子相处,不要让一些不太好的生活习惯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甚至让孩子长大多年后依然困于童年。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深刻,先分享其中的一个知识点:一个外人眼中光鲜、时尚、充满热情的人,为什么会突然抑郁呢?

 1 

长大后突然抑郁的蛤蟆

读过童话《柳林风声》的人,一定都对蛤蟆印象深刻:它穿着时尚,有时候打扮甚至称得上夸张,喜欢追求刺激新奇,行事张扬又有点儿标新立异。

从人设上来说,蛤蟆有点儿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代表着不愿循规蹈矩的淘气孩子。

在朋友们的眼中,蛤蟆时尚、热情又爱冒险,和抑郁一点儿也沾不上边儿。

但这天鼹鼠去拜访蛤蟆时,发现它神色暗淡且悲伤,衣服上沾满了油渍,甚至臭烘烘的,和从前的神色飞扬截然不同。

事实上,蛤蟆处于这种状态已很久了。他经常感到精疲力尽,凌晨三点就早早醒来,之后辗转难眠。他知道自己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看到朋友鼹鼠时甚至放声大哭起来。

鼹鼠将蛤蟆的情况好友河鼠、獾,他们三人建议蛤蟆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听从建议,于是去见了咨询师苍鹭。

蛤蟆想让自己的状况好起来,准备什么都听苍鹭的。但苍鹭告诉他不该什么事情都由别人做决定,不该听朋友的建议来做咨询,也不该什么事都听心理医生的,他必须要学会表达和尊重自己。

蛤蟆突然意识到一个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他们决定每周面谈一个小时。

 2 

身边人的不友好最让人难过

当有人问“今天你感觉怎么样”时,你会怎样回答?

蛤蟆给出了小时候被教会的标准答案:“挺好的,谢谢你。”

但当苍鹭多次询问它真实的感觉时,它意识到自己从未认真看待自己的情绪,它不知该如何描述。

苍鹭用数字“1—10”来形容情绪的糟糕程度。蛤蟆毫不犹豫地说,自己处于1-2最低分之间,甚至几个月前曾有过自杀念头。

要想走出糟糕的情绪,就必须真实地表达和面对自己的情绪。蛤蟆说:“我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团糟,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活得像个笑话……”

苍鹭静静地听着,也看着蛤蟆哭。蛤蟆再次冷静下来时,他开始引导蛤蟆分析,为什么会感到不快乐和抑郁呢?


蛤蟆简单讲了自己的经历,也就是童话《柳林风声》里的故事。它经历过很多打击,但真正让它受伤的,是回家后别人对待他的方式。

有一次,他被人追掉到河里,之后被朋友河鼠救了。他正要讲自己的冒险,却被河鼠指责“寒碜、邋遢、丢人现眼”。蛤蟆虽然不高兴,但还是讲了自己的历险经历,不过得到的回应依然很冷淡:“你没看见你都变成个十足的混蛋了吗?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发生在小时候。比如他的父亲经常严苛地指责他:“蛤蟆是个好孩子,可生性轻浮善变。”父亲从未真正信任和重视过它,危急关头将家里的秘密通道告诉了獾,却没有告诉它。

蛤蟆说了很多,然后明白了自己陷入抑郁情绪的原因:“每个人都对我不友好,可这并不是我的错。”


 3

“儿童自我状态”影响一生

看到别人生气,蛤蟆总会觉得不自在,它会想办法让大家重新喜欢上他。虽然遭遇不友好对待的是它,感到难受的也是它。

为此,它不惜承认自己是个混蛋,保证会改掉自己的行为。它表现得极度卑微,而且做出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但实际上,它内心十分尴尬难堪。

这其实也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蛤蟆觉得自己当时的感受,就和小时候一样,像被父亲狠狠责骂之后的感受。

苍鹭将这种状态称之为“儿童自我状态”,就是指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

没有毫无缘由的悲伤。抑郁的背后,一定是遭受了很多痛苦与无奈。

对于蛤蟆来说,长大后的他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依然会条件反射性地作出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没有思考,是它某种特定环境中自动做出的反应,无法促进人的成长。

说到底,抑郁的根源往往都与童年的孤独、缺爱的经历有关。

那些童年时发生的事并没有消失,它们形成了生命最初的阶段,塑造了人格雏形,也会影响之后的人生成长及处事态度。

童年很重要,但如果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是否还有机会治愈自己呢?蛤蟆最终又会怎样呢?以后有机会继续分享吧~

写字的石霖
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