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基于班本化课程的主题活动实施中,主题环境创设并非由教师“一手包办”,需要考虑幼儿在这一过程的主体性,思考如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主题墙”实质上就是为幼儿准备的一块空白的、属于幼儿自己的版面,幼儿可以根据不同主题的班本课程进行个性化记录怎样通过“主题墙”的设计与实施,让主题版面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由此分析当前主题墙面创设的问题所在,并结合王海英博士提出的主题模式,即以幼儿为主体,用绘画、符号等表征呈现,教师用脉络图、流程图等形式加以梳理整合的主题,注入儿童本位的内核,探索出真正让孩子参与其中,助推其深度学习的有价值的主题环境。在对不同幼儿班级主题墙面创设的调研中,笔者遇到了以下两则典型案例。案例1:-面“水果宝宝”主题墙上,教师呈现了“猜猜我是谁”“水果变变变“水果翻翻乐”三个板块内容,看似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版面,但是板块内容前后断裂,幼儿的参与也只是一种形式。案例2:某一班级的主题是“色彩大集合”,将各种实物图片打印出来,构成一个不同颜色王国的照片,墙面没有幼儿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探究发现的过程,只是用图示呈现颜色的浅显记录,这过程直接导致幼儿的探索变得零碎和片面,缺少整体性,没有体现出主题环境的教育意义。通过对案例1和案例2的分析,笔者认为幼儿园主题墙面创设现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案例1中的主题墙面上,往往一个问题的提出紧接着就是另一个问题,相互之间却没有连接性。主题墙面问题内容断裂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主体意识的薄弱最终也就直接导致问题脱离幼儿,走向教师的视角。主题墙面中探索过程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儿的参与性不够,造成教师主导、幼儿旁观。如案例2中的主题墙面的创设过于强调美感、精致的装饰,或是用照片、文字简单呈现行进过程,直接导致幼儿与墙面的互动性缺失,没有幼儿真实探索的过程会让主题墙变得高高在上。上述两个案例中,主题墙面的经验记录既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内容上而主题墙面上总是缺少了源于孩子的东西。主题墙面浅显的幼儿经验记录表明了环境赋予的整体性、教育性的缺失,儿童无法在环境中学习,就会直接影响到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基于对现状的内因与外因分析,笔者以中班“镜子探秘”主题墙创设为例,将其过程分为内容聚焦、多维记录、支持探索三个阶段。其中内容聚焦指聚焦幼儿,内容生成:多维记录指追随幼儿,多维呈现:支持探索指支持幼儿,助力发展。在过往实践例证中,主题环境创设一直是教师预设的内容,而主题墙的创设主体是幼儿,应将幼儿放在中心位。幼儿的经验有哪些?喜欢关注主题里的哪些方面?有什么疑惑?这些是版面的聚焦内容。幼儿的生长方式、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影响着他们对某一事物的经验认知,主题版面能呈现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希望幼儿能习得的更多经验。对于幼儿经验点的记录,可以从谈话或教师对幼儿的发展分析中获得。在中班“镜子探秘”主题墙的创设中,教师可通过谈话了解幼儿对于生活中镜子的不同经验,或是结合幼儿的生长特点,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将幼儿已经知道的内容呈现于主题版面。主题不尽相同,主题下衍生的内容也非常丰富。通过细致观察和日常捕捉,教师可以看出大多数幼儿真实喜欢、想要的部分。在“镜子探秘”主题中,涉的关于“镜子”的感官体验很广泛,这个时候就需要抓住契机,寻找有价值点的内容,给予幼儿自我生成、自主探索的空间,以幼儿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主题墙创设的缘起,会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创设中。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位幼儿对待事物的认知都会有偏差,通过调查以及在实践中的体验,能够让教师明自什么是幼儿已知的,什么又是幼儿迷不解的。在“镜子探秘”主题中,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玩“镜子”的游戏,会产生许多关于镜子的问题点,教师如果能够支持幼儿去探索发现这些有价值的内容会有效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升。主题墙创设应该是幼儿主动参与、教师时刻追随幼儿的过程。多样化的内容呈现将以往静态的搁置墙转变为动态的操作墙,其中包括能“随动”的主题、可“触动”的墙面、会“协动”的内容等,真正实现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使其作为隐性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作用于幼儿。这里的“随”动是指幼儿参与的墙面问题不是照搬主题、固定不变的。随着幼儿对“镜子探秘”相关内容的深入探索,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平常惯见的镜子认知或是游戏,“各种各样的镜子”“镜子的秘密”等多种内容映入眼帘,于是产生“随”动的问题,如“镜子太小了,有点看不见”,由此发现“广角镜”的存在等。“随”动的问题,有预设的层面,但是也时刻追随幼儿的实践过程。主题墙面的创设,无论是信息收集、资料张贴、作品展示还是内容调整等都是可以触动的,始终满足幼儿参与主体的愿望。在“镜子探秘”主题板块中用摸墙的方式进行镜子的探索,用悬挂方式进行多种镜面玩具的摆弄,这些都直接引发幼儿在墙面上进行自主的触动操作。可“触”动的墙面,真正体现了幼儿参与主题墙的呈现过程,以更接近幼儿的学习方式呈现内容。“协”动的内容意味着主题墙中幼儿的问题、探索与经验具有特殊的思维确撞、行为传递的作用。在“好玩的镜子”板块,幼儿分别呈现“我发现的小秘密”和“我发现的不一样”,当幼儿对这个内容或问题产生不同的意见时,他们能呈现自己的观点。“协”动的内容帮助幼儿和同伴产生互动,让他们在交流中建立联系,同时幼儿也能学习新的经验,促进共同成长。主题墙环境创设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幼儿的探索与发现也跟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拓宽深入。教师借助“问题驱动、图标支持、互享平台”等形式支持幼儿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过程拒绝包办、注重引导,有效助推环境促进幼儿发展与提升的价值实现。在墙的实践过程中,幼儿是主体,这体现在以幼儿的问题为依据,将幼儿实际的问题点串联,形成驱动性问题墙。只有充分考虑幼儿的问题呈现内容,才能获得深度发展。虽然幼儿的认知水平不足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但是却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呈现“说得出来”的问题画面。在“镜子探秘”主题中,幼儿会用一些简单的图像符号表示镜子或者是相关联物体的形象特征,用涂鸦、绘画来呈现他们对于“当镜子遇上太阳光”等问题的思考,这就是幼儿的问题表征是属于他们的经验再现。看似杂乱无章的痕迹,其实都体现了幼儿自身的思考与想法,教师只需要认真倾听、细心解读。主题墙的内容来源于幼儿,过程追随幼儿,那么价值也将回归幼儿。我们要利用不同图表形式支持、满足幼儿拓展知识、梳理回顾经验的需求。例如,气泡图的运用可以有效拓展幼儿的表达空间,一个个小气泡就代表着幼儿有可能的灵光一现。幼儿围绕“哈哈镜”这一大气泡中心,散发出了小气泡,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体验分别整理在小气泡中,形成完整的幼儿的经验墙面。再如,“随时取随时记”的记录表无疑是给幼儿提供了便利的多样表达的载体,只要有不同的发现就马上记录,不断延续主题环境的教育。如给幼儿提供“了解镜子的应用环境记录表,幼儿可以将自己在实施探索过程中的多种发现记录下来,展现丰富的经验获取墙面。教师需要给幼儿一个表达、记录、抒发的空间,当幼儿的这些体验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呈现在墙面,此时主题墙的创设开始回归幼儿,真正实现环境的教育价值。当然如果表征记录整个铺开,也很难观察到主题环境的推进过程,这也意味着看不到每一位幼儿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利用不同记录载体,如折页画厚度册等进行表征的梳理与分类,帮助幼儿展现主题墙创设实践的这一动态过程如,折页画以其特有的折叠方式,可以让幼儿分层、分页、分画面地进行记录再如,厚度册即用订书机、夹子或者环扣将记录幼儿的一张张表格、任务单、便笺纸叠放在一起,完整梳理幼儿在主题行进中获得的经验智慧。基于幼儿的主题墙的实施探究,教师在主题环境创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打造了一个良好循环的学习、成长的空间。通过创设实践,笔者形成了以下三点认识。“聚焦、追随、支持”三段式班级主题墙创设让幼儿在主题墙创设中有存在感,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它站在幼儿的立场,能倾听幼儿真实的想法,注重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和约定。以幼儿为本的主题墙创设注重过程,而不是流程,它更加指向幼儿深度的学习,帮助幼儿提升可持续性的发展经验,注重探索轨迹,让每个幼儿在问题中探索,在探素中发现,在发现中获得并成长。“聚焦、追随、支持”三段式班级主题墙创设提倡解放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师的观念,给教师做“减法”,给幼儿做“加法”。在主题活动前中后引导孩子怎么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整个主题墙的创设过程自然而然从教师转幼儿,在提升教师思维品质的同时也挑战了教师自己的专业极限。“聚焦、追随支持”三段式班级主题墙创设要求幼儿和教师的主体地位要有转变,重视幼儿的探索过程,由浅入深,持续推进。幼儿由旁观走向主导,在探索过程中,幼儿开始利用同伴合作、分组讨论、集体投票等形式参与其中,从对主题墙面的旁观者逐渐变成主导者。如在进行主题创设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剪、贴、粘,进行墙的个性化装扮,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导意志。重视过程的另一个体现是教师参与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介入主题墙的创设过程转变为追随着幼儿的探索发现,时刻关注幼儿并支持幼儿的表现与创造,而不是直接呈现主题的整个架构。当幼儿对主题内容表现出疑问时,教师引导幼儿针对某些共性或个性的问题进行探索,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陈鹤琴先生说过,用幼儿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实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主题墙的创设呈现的是幼儿活动的动态过程,记录的是幼儿经验的前后变化,反思的是幼儿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在创设过程中,幼儿经历了由浅入深、从静到动的深入体验,开始实现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均衡的、多样的经验提升,让幼儿真正有了归属感、存在感、掌控感,真正实现环境的最大教育价值。综上所述,“聚焦、追随、支持”三段式主题墙创设的每一步都建立在看见儿童的学习理念下,始终将幼儿放在主题环创的主体地位,这一过程中有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有同伴的交往和碰撞,也有幼儿的成长和收获。【1】于俊霞,用互动主题墙时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J】.基独教有论坛,2021(25):81+83.【2】陶春,各年龄段幼儿在不同主题下开展创意美术内容研究【J】,当代家庭教有,2021(23):47-48【3】张文欣,以幼儿为主体的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研究【J】,教育探索,2021(06):28-33【4】张全超,大班幼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调查研完【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5】马颖超,幼儿美术课程与班级主题墙有效整合例谈【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51-52【6】叶苗.对比,追随、梳理,让主题墙穿起幼儿的学习链【J】幼儿 100(教师版),2021(03):7-10【7】李春雨.合理创设主题墙环境,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J】.东方娃堆(保育与教育).2020(12):58-59.【8】蒋薛.儿童主题海报,让幼儿思维看得见【J】幼儿100(教师版),2020(12):60-63)【9】虞静,以幼儿为本让主题墙“说语”一浅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主题墙环境创设【J】.家长,2020(30):186+188.【10】吕文君.如何引导幼儿创作“自主化”主题海报【J】家长220(22):183+185.本文源自《亚太教育》,作者:曾文平;任甜甜,原标题为:聚焦·追随·支持幼儿园班级主题墙三段式创设实践——以中班“镜子探秘”主题为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参与】【【】】【
学前智库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189 7114 464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