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平||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

文摘   生活   2024-10-13 06:17   四川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读后受益匪浅。


杨绛先生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杨绛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德与才达到极致。


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杨绛出生于名门望族,从小家庭生活优裕,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诗词小说。


杨绛追求的是简朴的生活,物质的极简化。《增广贤文》中写到:“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这一俗语的意思是指人在世间,物质的享用应当知足知止,多贪多占毫无意义。


繁复的物质,会令你的精神分散,困扰增多。而让自已生活简朴起来,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幸福最大化。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为了照顾钱钟书的生活,她放弃了清华大学的学业,与钱钟书去英国留学。


到了英国后,租住在朋友家里,但常常吃不饱饭。杨绛常常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将清贫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回到祖国,在上海,一家三口挤居在小房里八年。她一边去小学代课,一边当家庭教师。还业余创作话剧。在艰苦的生活中坚强地活着。


在晚年,女儿病危时,她去看望。她与女儿说的最后一段话是:"安心睡觉,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


后来丈夫也生病住院四年,不能吃饭靠鼻饲,全靠她把饭菜水果打成泥给他吃。钱钟书得到杨绛的精心照顾。钱钟书先生曾对妻子杨绛有高度赞誉,称其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一位他们的朋友说,在钱老的家里能闻到书香,他们家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什么多余的物件,整个屋子唯一响动就是熬药的药罐子


当丈夫和女儿离她而去时,她仍然坚强地活着,住在他们仨共同的家里。组织上提出装修,她不同意。


杨绛捐出了72万元稿费,为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杨绛说:"钱钟书让我好好活,不希望我将时间耗费在与金钱打交道上面"。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在老子看来,在万物刚刚萌发之时,一切都是很简单、很直接、很纯粹的,随着万物的生发,事物就开始变得复杂了起来。而这种复杂并不是“道”的最初形态,所以老子才会强调“大道至简”,并希望一切能复归于简单。


因为素简,可以让你节约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去专心投入到一件事中。


因为素简,让你领悟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并不在于挥霍和享受。


因为素简,让你明白,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功名利禄,而是自我的实现。



杨绛先生还追寻灵魂的高贵。灵魂的高贵不在于外表,也不在于衣着,而是一种精神。一个人有一颗纯净的灵魂,才能拥有一份超凡脱俗的美好心灵,才能感染他人,才会赢得更多尊敬和喜爱。


杨绛高贵的灵魂体现在她精神生活的丰盈,体现在酷爱读书写作上,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杨绎先生谈到读书:"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杨绛先生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时,除了听课,剩余时间就是读书了,边读书,边做读书笔记。她读得最多的是西方文学名著。


放暑假时,她们就去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览群书使她优雅从容,行万里路使她心胸开阔。


回到祖国后,她一边教书,一边搞创作剧本。先后创作出《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并翻译文学书籍。她用五年时间翻译了《唐·

吉诃德》是我国唯一一部西班牙文学译本。还翻译了70多万字的外国小说。


她在90多岁时,还整理出7万多页的钱钟书手稿,为女儿钱媛续写出《我们仨》传体小说。


96岁时,还写了散文集《人生边上》。


在她的晚年,一边读书写作,一边在家里走路7000多步锻炼身体。


杨绛先生高贵的灵魂还体现在乐观、坚强、淡定、自律的优秀品质上。她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杨绛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当丈夫和女儿去世后,她一人坚强地活着,活到105岁。


杨绎先生具有高贵的灵魂,用她自已的话说:"灵魂是精神的享受,一本书一盏茶,清风明月,唾手可得。"


杨绎先生用一生诠释了"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这十个字。


(校对 龚革飞)





荷 平

本名,马荷妮。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在《方志四川》《行脚成都》等公众号发表多篇文章。曾在《凤凰资讯报》《天下美篇报》《武候文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海口晚报》等纸媒发表多篇文章。创作出版著有《往事随笔》《荷你细语》《记忆中的老成都》三本书,其中《记忆中的老成都》,被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收藏。



公众号其他文章链接:荷塘月色||我从哪里来?




顾问万晓玲 高伟 刘小革     
美编强军 湘君
主编唐明霞
副主编邹贵宝 向辉
编委成员:
李宗明 陆先武 张大春 周晓为 王芳
评论员:
龚革飞 陈岸国 陈芳

投稿邮箱:
623564515@qq.com





不惟读书
工作之隙,茶余饭后,可以读书、观影,去远方的繁华盛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