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乡村,守望乡村教育
默默躬耕,坚守无悔青春
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十九小学 白玉春
校长简介
白玉春,原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十九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1971年生,教龄34年,高级教师,银川市骨干教师。2016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美乡村教师”, 曾获市级“十佳师德标兵” 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自治区青少年活力大赛中指导学生获一等奖。
爱铸平凡 追光教育
1990年,白玉春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走上了三尺讲台。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守初心无怨无悔,育桃李尽心竭力”的誓言,并为自己定下了“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
白玉春在平罗县陶乐农村任教20年,2010年调至金凤区第三十八小学任教,2022年调至金凤区第三十九小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他还记得刚来到金凤区第三十八小学时的情景,学校刚推倒了小平房,建起了崭新的教学楼,但校园绿化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当时我站在操场前看着石子跑道想,我们学校啥时候能像城里学校一样,有个塑胶跑道。”从那之后,每次只要去开会,一有发言机会,白校长就会提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意见和建议。终于,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金凤区第三十八小拥有了绿色草坪和塑胶跑道。
硬件设施的提升很重要,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自信心的提升。金凤区第三十八小和第三十九小的学生多是宁夏南部山区移民子女,虽然从大山走到了平原,但有些孩子内心依然不自信、不坚定,还有些孩子家庭比较困难,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太重视,相比硬件设施提升,这些“软件”的“升级”更为重要。
问题找到了,还需要一个“抓手”,白玉春找到的抓手,是体育运动。“体育能够锻炼孩子的自信心、耐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特色项目走出去,和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调任金凤区第三十九小后,他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训练,2024年金凤区中小学足球联赛中,获得女子组金凤区第一名,银川市第三名,男子甲组金凤区第五名的好成绩。同时,学校克服困难组织社团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取得了骄人成绩。自治区第五届健康活力大赛获得小学初级套路第一名、小学踏板操第一名;银川市乡村少年宫展演二等奖,被命名为“银川市乡村美育基地,”;金凤区体育运动会乙组团体第一名,男足小学甲组第五名;女足金凤区校园联赛第一名,银川市第三名;二十多名学生获得个人奖项。
师者如光 微以至远
进入新学年,白校长早早就计划着新学期的各项工作。“这学期,我们计划开设陶艺课、扎染课,改造图书馆,另外还要开辟一块土地做劳动教育基地,让孩子们自己种菜。”他说,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己通过学用结合,深化主题教育质效,将主题教育成果应用到学校管理中,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将各种教育资源提供给农村孩子,培养他们的兴趣、自信心等。
去年有位记者去学校见到白校长时,他刚修完学校一间卫生间的水箱。问他为什么不请修理工,白玉春笑着说:“这里离城区太远了,给修理工打电话,还得多付近100元的路费,学校也没有维修工,所以就自己修了。”扎根乡村教育一线三十四载,白玉春有着多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校长,也是“家长”“修理工”“园艺师”“陪练”……他立足岗位,用满腔热忱,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师生并进 提升素养
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研计划和校本教研活动,紧盯新课标学习不放松,鼓励教师学中研,践中学,严格执行新课标,结合“新课标”定位集体备课和教研主题,形成“备课--授课--评课”一体化。同时,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教师教学及竞赛指导获奖成绩喜人。
学校积极调动学生,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努力提高课程质量。学校克服困难开设多个社团,涉及美育、体育、经典文学,每周开设四个课时,保证时间、内容、师资,学生自由选课,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搭建学生展示平台,树立学生自信心。通过庆“六一”文艺表演、学校春季运动会、秋季趣味运动会、健康十二节、校园足球联赛、社团展演、乡村少年宫展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展示提升学生成就感,树立学生自信心。
此外,学校还做强特色项目,激发校园活力,集中学校财力、物力、人力做强学校现有的优势特色项目,啦啦操、扎染、足球、电脑编程等项目,保证特色项目的缴费投入,训练时间,辅导员队伍。让学生积极投身训练,激发校园活力。
白校长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育人,以忘我拼博的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他充分发挥了一个骨干教师和“领头羊”的带头作用。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扎根乡村教育从教34年,白玉春始终以一个党员的身份,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兢兢业业。三十四多年的风雨磨砺,让他成长并成熟,付出并收获。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沉淀的是教育教学的智慧,迎来的是桃李满园的美丽和绽放。今年9月,白校长即将在新的学校开启任职之旅,迎接新的挑战,继续播撒知识的种子,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子,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