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当下最大的“天坑”

财富   2025-01-06 08:00   上海  

大家好,我是陪你学理财的小投。


近年来,人工智能(AI)行业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AI行业的薪资水平却在不断上涨,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心中的“金饭碗”。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杰出人士也纷纷获得了全球最高荣誉,进一步证明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很多大学在这些年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但小投想说的是,这些专业,可能坑到一大波人,千万要想清楚了在做出选择。


01

读好学校才有意义


国内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其实比想象中早得多,在 ChatGPT 震惊世界前,国内就已经开始了智能机器人、虹膜识别、专家系统等多方面的研究,也开始了从研究生到本科生的排兵布阵。


2018 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同一年,以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领头的 35 所高等院校率先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学校。


到了 2019 年,更有 180 所高校一拥而上追赶这波热潮,人工智能专业新增高校的数量迅速达到峰值,随后几年呈现下降趋势。截至 2023 年,全国共有 532 所普通高校开设此专业,占到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 40.67%。



不过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数量下降,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专业“凉了”,而是随着学科布局日趋饱和,新一轮的资源博弈正浮上台面。


今年 4 月和 11 月,教育部先后公布了两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共计 50 个案例,其中有 43 个都来自 985 和 211 高校。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院校之间分化严重,顶尖院校才有读的意义。


02

“多面手”成才难度高


虽然在外人看来,人工智能四个字听上去总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但其实它仰赖的基础依旧是计算机学科


正因如此,学生想学好人工智能就得成为“多面手”——不仅要数学好,看得懂算法公式的底层逻辑;又要足够了解计算机,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还得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课程,设法教会计算机像人脑一样思考。


可以说,就读计算机专业学生会吃的苦头,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也要跟着吃一遍,甚至更多。


比如写课后作业,学生们不是当“代码裁缝”,去 CSDN、Stack Overflow 等专业论坛里找代代相传的答案;就是当“江洋大盗”,打劫大佬的代码,试图蒙混过关,开一百个标签页就为解决一个非常简单的文件读写或者环境配置问题。


更惨的是,在许多层次偏低的高校,课程体系设计并不完善,只是照葫芦画瓢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等基础课程,学生四年所学不仅杂乱还肤浅,被吐槽是只会数据炼丹的“调参侠”。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想在大学阶段就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很难。


03

求职并没有想象中轻松


智联招聘 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数据显示,在企业招聘薪酬前 20 名的职业中,有一半都与计算机打交道,人工智能工程师更是以 22003 元的平均月薪位居榜首,遥遥领先。


具体而言,从岗位类型看,人工智能工程师包括导航算法、深度学习、机器人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工程师等细分方向。



只是高薪往往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能上桌分蛋糕的,既得学历出众,还得技术过硬,两者缺一不可。


而且与大家想象中的“对口专业、超好就业”不同,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需要和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同台打擂,争夺同一个岗位。


麦可思《2024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就显示,2021-2023 届本科毕业生从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的构成里,分别有 41.1% 和 12.1% 来自计算机类专业和电子信息类专业


此外,企业在招聘时对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要求也很高,处于一种宁缺毋滥的状态,即便急于“招兵买马”,需要的也是“上等马”。


因此,不少学生本科毕业后往往选择继续深造,增强竞争力。到最后,行业金字塔尖的风光无限,塔底的则拥挤不堪。算法大神拿着 985 本硕博学历与多篇顶会论文,早早被多家公司预定,offer 多得甚至可以打牌。


而普通学生在本就已经少得可怜的岗位中卷生卷死,投递上百份简历,大多都淹没在人才库。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人工智能专业找工作,可能并没有特殊优势。

 

所以,“大学选人工智能专业”这件事,可能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所以,“大学选人工智能专业”这件事,可能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我是陪你学理财的小投,觉得有帮助的话,在看+分享+点赞,给小投个鼓励吧~


在看支持一下吧~

长投学堂
理财就是理生活,这里是长投学堂,你财富自由的起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