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里,黄玲是一步步“蜕变”或者说是“觉醒”的。
从婆婆不让上桌吃饭,到后来去公婆家直接上床睡觉,真是“学坏了”。
庄家的戏份是从婆婆过生日开始的。
黄玲在厨房忙了一下午,一家人围坐吃饭,没有她的坐位,儿子图南站起来说“妈妈你坐我这儿”,被奶奶制止,庄超英也欲起身,听自己妈说“坐不下了,你同筱婷去厨房吃吧”,超英也只好坐下。
我对庄超英其实并无反感。虽然网上一堆人骂他愚孝,凤凰男,讨好型人格,不知体恤黄玲。
他不是不知道父母偏心,不是没有感觉,他只是被“长子”的身份绑架了。被别人抢白时,最多说一句“那是我父母,你能让我能怎样?”(非台词)
又不能能像现在的年轻人,动辄来一句“断亲”,“物理隔离”。
并非因为饰演庄超英的郭晓东是山东人,还是莒南人,我才对他并无反感的。
而是,他父母才是最可恶的那种父母。
家人团聚给老太太过生日,大儿媳在厨房忙了一下午,连个座位都不给?
那个二儿媳,更是在大嫂带侄女去了厨房后,把门给关上了。餐桌上的热闹,映照着厨房里的冷漠,这个细节设定得真是高明。
正常情况,二儿子二儿媳跟公婆同住,大哥大嫂全家回来过年团聚,不应该二儿子二儿媳下厨吗?
有人觉得剧情假。还以为只有山东女人不能上桌呢。
要知道故事背景是70年代末。
搁现在,这种婆婆应该就活该娶不到儿媳。
从“不能上桌”,到“直接上床”,黄玲就越来越不好欺侮了。
她对宋莹说:自从破罐子破摔,破罐子可开心了……
印象比较深的是两个剧情。
一次是腾飞住到家里以后,钱不够用,她去公婆家“哭穷”,说庄超英和她的粮票不够贴补的,孩子都在长身体。婆婆说“不就是钱吗”,心不甘情不愿地拿出一张钱,又排出一张钱(想起孔乙己一个个排出铜板)……黄玲收下。
还有一次是图南考上大学,婆婆请下馆子。那时,应该还没有“升学宴”这个名词。
黄玲邀请宋莹一家三口同去。说:饭不一定好吃,但戏肯定好看。
点餐时,婆婆说自己不饿,让筱婷把馄饨拔两个给她就行。
黄玲告诉服务员几碗馄饨几碗面,婆婆说够了,不用点那么多。
她说:妈,我也是人,我也有嘴,我也要吃饭的呀……筱婷正在长身体,要保证营养。你跟老三媳妇分一碗吧。
对应第一集婆婆过生日自己被赶到厨房的戏份,这算是一种延迟的回应。
所以我觉得至少到目前为止(追到了17集),《小巷人家》拍得真不错。
为什么我说庄超英的父母,最可恶的那种父母。
第一,重男轻女。
那时家家户户房子都小,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黄玲后来去婆家不再下厨而是直接奔公婆房间躺床上,也是因为并没有多余的床。)庄家的女儿庄桦林在下乡前,“一直睡饭桌。”这是通过筱婷的一句台词告诉观众的。她被爷爷打了一巴掌,隔了很久才告诉庄超英不愿去爷爷奶奶家的原因。
应该不是现在普遍的七十多公分高的饭桌,可能就是我们小时候那种坐小板凳小马扎吃饭的低矮的饭桌。白天用来吃饭,晚上让女儿当床。
大儿子读中专,小儿子接父亲的班,必须有个孩子下乡的年代,庄桦林别无选择。
筱婷为什么挨一巴掌?如果图南被爷爷奶奶问“你爸妈离婚你跟谁?”他说“跟我妈”,会挨一巴掌吗?
其实就是不把孙女当回事儿。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作祟。
第二,偏心眼。
我年轻时读到一句话,过目没忘:皇上爱长子,百姓疼小儿。
大概反映了一种传统观念,皇帝传皇位都传给长子,老百姓普遍更偏爱幼小的儿子。
当然我后来在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样本,发现父母的偏心因家庭因人而异,也有很多更偏爱长子的。
《小巷人家》里,庄超英父母的偏心只不过更明显。毕竟要有足够的戏剧冲突才好看。
庄家父母都是有退休金的,但庄超英自从参加工作以后,就要每月给父母钱。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仍然要“上供”。
直到后来纺织厂经营困难,用布匹代替发工资,他回家跟父母商量,暂时不能给家里钱了。一个月才75块钱,给你们25,实在是不够养家。
父母并不体恤。
反而pua他(当年肯定没这个词),说他不孝,跟黄玲学的,也不怕邻居笑话……连带的图南和筱婷都不来看爷爷奶奶。不孝啊!
老公母俩,一个说:听说你家里还给腾飞筱婷订了牛奶,我跟你阿爷(父亲)连牛奶是什么味都不知道。一个道:从今往后,我只有赶美这一个儿子。
庄超英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长长地叹口气,就躺倒在了床上。黄玲看到了,一句话没说,悄悄把门关上。
筱婷问:爸爸没事吧?
黄玲说:爸爸想问题呢。想明白就好了。
哈。黄玲真的是早就想明白了。
“破罐子破摔”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啊。
曾经我以为“在乎别人的评价”是个优点。在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会慎独,会道德自律,会努力做一个好人,还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后来,想明白了:别人对我的看法和评价根本不重要,无所谓。别人可能只是动动嘴,而我却要为此纠结、尴尬、沮丧、难过。太耗能量了。
没必要啊。关我屁事,关你屁事,滚。
豁然开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