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新型朋友圈”正在流行:千万不要低估一个长期不发朋友圈的人
文化
2024-10-17 18:07
上海
*贴片包含广告
作者 |
小嗲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主播 | 帆书 · 赏新晴
你的微信朋友圈,也出现故障了吗?
前几天,一位网友发帖称:
自己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
但没想到,很快就有朋友私聊她:“又偷偷发朋友圈了?”
那一刻,她心跳漏了一拍,以为是自己不小心点错了。
可再三检查后,她确定自己发的是“私密状态”。
于是,她又小心翼翼反问朋友,为什么说“又?偷偷?”。
朋友回复她:
“看朋友圈有红点,显示是她的头像,但点进去什么也看不到。”
(图源网络,侵删)
帖子发出后,#微信私密朋友圈有bug#的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第一。
(图源网络,侵删)
下面的评论区炸开了锅,大家惊恐万分:
“有点害怕”;
“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被看到我会发疯
。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似乎集体陷入一种困境:
在朋友圈坦率地按下发送按钮,越来越难了。
甚至还流行起一种新的发朋友圈方式:
先私密发送,过一段时间再公开。
用这样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又给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偷偷留了一扇窗。
为什么年龄越大,分享欲却越来越低了?
理由或许有千百种,但
最后原因,恐怕殊途同归。
亚里士多德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所以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陷入人际关系的旋涡。
年轻时朋友圈分享得风生水起。
可进入社会以后,有了上下级,有了客户,有了同事,还有很多半熟不熟的陌生人。
当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人多了,嘴也杂了。
你发自己加班的照片,有人会觉得你是想在老板面前表现;
你发自己吃喝玩乐的照片,领导可能会觉得你工作不饱和;
你记录自己开心或者特别时刻,买房、买车、孩子优秀什么的,又会被人当成在炫耀;
就连你发宣泄情绪的负能量,还会被人教育不要无病而呻。
用句不太恰当的形容,那种感觉就像是:
在自己地盘上做事,还得看别人眼色。
所以最后,所有想说的话,吃过的食物,见过的风景,都无一例外咽回了肚子。
分享欲,归零。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断言: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大抵如此。
说白了,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活法。
当你经历得越多,内心受到的框限就越多,分享的壁垒也会越来越高。
发朋友圈也就从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变成了一件需要更多勇气和决心的事情。
再加上站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压力。
人在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很难说话的。
少发或者不发朋友圈,有时不止是低调,也是一个人最大的体面。
朋友小美以前也是一个经常发朋友圈的人,一礼拜至少两三条。
但最近半年,从一礼拜一条,变成半个月一条甚至都不发了。
一次闲聊中她坦言:
每次发朋友圈,都有一种偶像包袱。
一张照片要拍好多遍,姿势和表情既要无可挑剔,又不显得刻意;
文案字不能太多,要兼具内容和思量。
如果发出去5分钟还没有人点赞,她会各种猜想和焦虑:
是不是发的内容太矫情了?是不是别人觉得自己在炫耀?
到后来,她就连出门的动力都变成,拍好看照片,发一组美美的朋友圈。
发出消息后便不停刷新手机,全然没有享受旅途的心思,而是期待他人的点赞与夸奖。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和小美一样的经历。
发个朋友圈,不仅要精心考虑九宫格排放顺序,仔细斟酌文案里的每一个字,甚至连发布时间都有讲究。
发完的那一刻,虚荣心达到顶端,而后开始陷入无尽的较劲中。
每个人都需要被外界关注,被别人认同,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
这是最正常不过的心理。
然而,当一个人过多依赖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时,不可避免就会:
把朋友圈的评论和点赞数量和“我不好”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观念一旦形成,就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情绪里,不断内耗自己。
所以后来,小美决定放下对朋友圈的执念,尝试一点点改变自己的心态。
认真读书,认真散步,认真感受清晨的风、傍晚的太阳,也重新出发将自己的松弛放入这个世界。
她这才意识到,朋友圈里的是风景,朋友圈外的才是人生。
在网上刷到过一个帖子,博主讨论了一个不少人纠结的问题:
要不要关闭朋友圈?
博主自述,有一段时间,她一打开朋友圈整个人就非常焦虑。
一起毕业的同学已经买房又买车,她还在为下个月的房租焦头烂额;
同期做短视频的同行又出爆款了,她的稿子第三次被客户打回了;
又一个朋友官宣二胎,而她还在面对父母的催婚……
看到大家的生活都在闪闪发光,她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受挫:
明明大家都是同龄人,以前上学成绩甚至没有自己好,为什么现在都过得比自己好?
说实话,这样的情绪每个人或许多少都有过。
看着朋友圈里的光鲜亮丽,再看看一事无成的自己,和眼前平庸的日子,真的很难不受影响。
毕竟人的痛苦来源之一就在于,跟别人比较。
就连北大才女李雪琴也没不例外。
在一档节目里李雪琴谈到,以前的她看到朋友圈里同龄人又录了什么节目,拍了什么戏,也会自我怀疑。
但其实,没有谁的生活不辛苦。
只是用心经营朋友圈的人,总是擅长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
但对于旁观者而言,如果自身内核不稳的话,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眼里只看得到别人的光芒。
于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关闭朋友圈,与浮躁虚妄的世界隔绝,也让自己静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也许将来有一天,她们还会重新开启。
而那时的她们,已经足够强大,足够自信,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
信息时代,微信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也拉近了我们的社交距离。
很多人一开始发朋友圈,也是冲着分享生活、发表想法,希望通过发表的内容与朋友们创造社交链接。
只是人生很多时候其实是孤独的,有些甜注定无法分享,有些苦必须自己去尝。
想起有位朋友,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会采访一些行业的前辈,有时活动结束后也会发几张合影,分享自己的收获。
有一次她发了自己搬新家的朋友圈,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在背后议论她:
“认识的人多就是好,怪不得这么快就能买房”。
但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为了攒钱买房,她无数次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通宵加班,买完了房又到处出差,忙着挣钱还贷款。
但这就是朋友圈的现实,表面互捧,背地诋毁。
世上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
你分享自己的幸福,可能会成为别人恼火和仇视的原罪。
你诉说自己的不幸,他们更不会主动去理解,不在你身上撒盐的已经算得上是“善意”。
所以,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
我们没必要在朋友圈展示自己今天吃了什么大餐,去了哪里旅行。
也不必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晋升,老公又换了新车……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你的人,因为很少有人会真的关心你。
如果有,很多也只是好奇和窥探罢了。
比起分享朋友圈,不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收窄自己的表达面积。
你不需要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过得很好,你真的过得很好才最重要。
有人说,不发朋友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渐渐成熟的过程。
先是每天有分享不完的蓝天白云、一蔬一饭,紧接着那种激情、澎湃、兴奋的感觉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害怕被凝视,担心被解读,各式各样的标签、分组越来越多。
直到最后将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彻底隐藏起来,索然无味销声匿迹。
我也承认,我也是朋友圈中“沉默的大多数”。
除了偶尔分享自己的文章,转发公司新活动、新项目,基本成为生活的倾听者。
但不发归不发,我不反感别人发,甚至还挺佩服那些一直在朋友圈活跃,记录着朴实又精彩的生活的人。
我有一位读者,四十多岁了,每月会发15条朋友圈。
有时候是记录生活、记录心情,有时候是拍照片做视频,很真实也很热情,每条朋友圈都饱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情绪。
也许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炫耀打扰。
但我相信,更多的是和我一样欣赏她的人。
多么鲜活,多么勇敢,多么积极,多么自由。
也正是还有这样的人围绕在我们的朋友圈,让我们日益枯燥乏味的生活里,变得灵动有趣起来。
正如她的个人简介:“这是一个美好的私人纪念馆。”
有人曾这样形容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圈就像是自己的房子一样,每一条内容都是室内设计,我只要我的房子好看,不需要人人都来参观我的房子。
说到底,我们来这个世界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来演绎完美的。
不发朋友圈,是为了沉下心来过好眼前的生活。
发朋友圈,也是为了呈现每个当下的鲜活。
没事的时候翻看以前那些零散而又美好的记录,回忆我们,如何在短暂又漫长的一生里,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无论如何,我们的最终目的 ,是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点个
「在看」
,
只要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够了。
现在的你还经常发朋友圈吗?欢迎来留言区一起聊聊吧。
作者 |
小嗲
来源 |
十点读书(ID:
duhaoshu)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网络,侵删
音乐 | 《my heart》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DA5NTc4Mg==&mid=2247586123&idx=2&sn=30700c69ed23e099ccbf630020c3d89a
帆书原樊登读书
樊登读书品牌焕新,正式更名为帆书!汇聚亲子家庭、人文历史、心灵成长等各领域专业人士,为你深入浅出,解读书中精华。上帆书,听懂好书,生活更好!
最新文章
中年改运更好的方式:读《论语》
一个结婚3次女人的忠告:人到中年想改命,必须做到这件事
一个家庭停止内耗,从改变关系场开始
我见过最令人讨厌的说话方式:习惯性反问
喜报!帆书被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选举为副会长单位!
那些长期喝咖啡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热播剧《小巷人家》:子女长大后会不会孝顺,早就注定了
未来三年:守住,忍住,挺住
0~12岁儿童阅读的7大误区(观点犀利,谨慎查看)
今日立冬:愿一切美好,都在这个冬天到来
心态不好的人,一定要多读读余华,能治愈所有的内耗与焦虑
真正厉害的父母,从不用琐事内耗孩子
女性真正的清醒,从读懂这八句话开始
人这一辈子,终究要学会“渡”自己
为什么我劝你少刷小红书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运动第三,睡觉第二,第一很多人做不到
火爆!买一送一!樊登讲书VIP低至约0.53元/天!谁还没抢!?
为什么有些人一个朋友也没有,看起来却很快乐
从小被历史“喂”大的孩子,格局和见识赢在这里
和情绪价值高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养生
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金亚秋院士与青少年共探科技强国未来
王炸!樊登讲书VIP「买一送一」回归,引爆双十一!速抢
速抢!非凡精读VIP年度最大优惠!买一送一!
低至约0.53元/天!李蕾讲经典年度大破价震撼来袭!
父母一旦开窍,孩子就是黑马
“新型朋友圈”正在流行:千万不要低估一个长期不发朋友圈的人
北宋“第一网红”的人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人生建议:不要长期待在家里
该不该让孩子读闲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你情绪不好,是因为读书太少
樊登对谈罗翔:这6本“神”书,让你读懂人性、看透人生
樊登约您线下品徽墨书香!“帆书·书卷里的中国”要来合肥啦!
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一大半都不上班了
李子柒之后,轮到“她”爆火了!网友: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
磁场干净了,贵人就来了
10本书告诉你:如何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
惊人的心理学法则:说穿人性,看透人生
聪明的父母,朋友圈不晒这五件事
捐书倡议!沐光而行,和帆书一起致敬戍边青年!
帆书测评!月销破亿的坐姿椅,真能给中年人“撑腰”吗?
央视热播剧《凡人歌》大结局:我们一生,最该看透的7条生活真相
教育孩子,比情商更重要的,是财商
可怕的“穷人陷阱”:为什么你总是存不下钱?
30岁后,人生更高级的活法,藏在《论语》里
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成长最大的捷径:读一流的书
人到中年,请把自己调成冥想模式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情绪污染”
真心建议所有普通人,试试低成本创业
改变自己的最快方式:多巴胺戒断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