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培养下的初高中
古诗阅读教学衔接专场
“滨海新区名师工作室”中学语文学科
12月20日上午,滨海新区汪翔名师工作室和周永俐名师工作室联合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滨海泰达中学举行了以“贯通培养下的初高中古诗阅读教学”为主题的语文研训活动。此次活动以探索贯通学段的培养模式为目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旨在构建连续培养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塘沽一中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瑞刚,汪翔名师工作室成员,周永俐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泰达街各初高中学校语文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01
现场课观摩
泰达中学初中部李佳婷老师以《悲凉之音 真切之情——探究杜甫诗歌的情感表达》为课题带领八年级学生走进杜甫的诗意世界。李老师以三首杜甫诗歌为文本,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和同学们一同探究诗歌景物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思维迁移训练,逐步引导学生用语文之言,说语文之事,在对杜甫诗歌的理解中,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大我”的崇高情怀。
高中部李婷老师立足于学生初中诗歌鉴赏基础,从杜甫诗歌风格发展变化切入,与学生探讨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点。李老师借助书法艺术中顿笔、挫笔的技法,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艺术风格,整节课萦绕在诗意与画意的审美享受中,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观摩课展示后,两位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意图和环节设计,对照课标要求,进行说课交流。
02
评课及微讲座
开发区教促中心课程研究室主任、教研员周永俐主任立足课程标准、学科素养的提升策略,从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等方面对两节进行点评分析。
之后,泰达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汪翔校长以《语文教学中的“真问题”及解决策略》为题,梳理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就问题的本源进行深入剖析。汪校长从学科教学的上位概念、育人目标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的具体策略。并以价值观变革为起点,阐述了泰达中学“三大变革”的发展现状。
03
专题交流
泰达中学语文学科组长扈加丽老师就“初高中语文学科贯通教育的思与行”进行专题交流。扈老师介绍了我校语文学科组在贯通式教育上的具体实践,强调贯通的前提是精准的教情和学情分析,核心在于语文教师。因此我们既要把握初高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标准,又要知道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语文课堂才能顺利推进。
04
专家点评与分享
塘沽一中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瑞刚老师对本次研训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首先点评了两节现场课中的亮点和特色,随后强调了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与启航,语文教学不能只为学科教育,要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王老师的发言极具启发性,高屋建瓴地指出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为现场青年教师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迪。
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资源,为我校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我校将此为契机,精准对标初高中课程标准,在不断地实践和整合中,深入探索贯通学段的培养模式,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为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提供实践路径。
END
监制:周兴文 汪翔
编审:李盛楠
责编:林家兴
撰稿:语文组
编制:张延春
守正出新 全优育人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滨海泰达中学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