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难、工作卷不动、生活不精致...被困“意义感”的中年人,从小就缺少这样的滋养

教育   2024-09-09 09:42   北京  

每天睡前,是我和二宝雷打不动的亲子共读时间。


前些天,我和她一起读德国著名幻想作家米切尔·恩德的《出走的绒布熊》


结果,读着读着,不知道敦敦听懂了多少,我自己倒是看进去了。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绘本的主角是一只名叫“小顽童”的旧绒布熊,他被一只苍蝇影响,决心离开家,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


“找寻生活的意义”——我当时一边读一边暗想,这话题孩子未必感兴趣,中年人倒是经常挂在嘴边,哈哈


一个旧玩具突然开始思考,试图寻找活着的意义,这像不像成年人世界里,一个经历了生活变故的人,突然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


类似的情感,二宝这么大的娃还难以理解,但对我们这些大人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


之前也和云同学们聊过,我一直都觉得绘本并不只是低幼孩子的读物,大孩子,甚至大人都是可以阅读的。


那些精巧的故事布局、朗朗上口的文字韵律、风格鲜明的插图、深刻的人生哲理,足以让成年人有所收获。


那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是像著名儿童作家梅子涵老师所说的,“一个人是绝不可以坐着不干事儿的,要不连苍蝇也看不起你”吗?


今天,我就从这本绘本出发,和大家聊聊自己的一些感受。


生活的意义


绒布熊很旧了,自从小主人长大,他就失去了作用,每天都坐着发呆。


本来这一切无可厚非,但一只苍蝇的出现,打破了宁静。


苍蝇问:“你坐在这里干什么?”


在嗡嗡嗡的苍蝇看来,他成天飞来飞去、见到什么都舔一口,这就是活着的意义;绒布熊整天坐着,就是“不知道活在世上干什么,你可真够傻的!”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苍蝇聒噪的嘲笑声让绒布熊产生了疑虑:“也许我真的很傻。


“如果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那我现在也想知道。”


于是,他决定出去打听打听,期待着碰到某个人,得到正确答案。


他见到了地下室的老鼠,老鼠先生的生活很简单:寻找食物,养家糊口。


老鼠不关心深奥的哲学问题,在他看来,活着就是狡猾点、灵活点、多弄点吃的。


绒布熊不能养活全家,老鼠活着的意义,对他来说就是毫无意义。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小花园的蜜蜂,生活很忙碌,他努力工作,绝不偷懒。


蜜蜂在百忙之中回答了绒布熊的问题,在他看来,活着就是辛勤采蜜、筑造蜂房、造福人类。


绒布熊做不到不停干活,“卷王”活着的意义,对他来说还是毫无意义。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绒布熊走上街道,走进公园,来到湖边,进入森林,踏上草原……他一路走,一路问,各种各样的生物给了他各种各样的答案:


躺平的小鸟、爱美的天鹅、“数学家”布谷鸟、搞小团体的猴群、思想深刻的大象……他们的答案让绒布熊越来越困惑,因为所有人的回答都和他自己无关。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他只是一些木屑和泡沫塑料之类构成的东西,大象说他“你根本不是真正的生物”,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愈发心情低落。


生物们似乎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他们的答案都不适合他。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绒布熊追问的过程,何尝不是我们很多成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工作遇到瓶颈,那么多年还是普通员工背负房贷车贷、养育孩子,强维持收支、养家糊口人老了、胖了,每天忙得团团转,日子却越过越糙了......


而且,身处社会之中,我们常常被周围人的期望、社会的评价所裹挟,试图通过外界的声音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怎么定义成功?什么才叫财富自由?怎样看待社会地位的高低?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我们不知不觉间被这些问题包围,仿佛只有外在的标准才能为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


图源:unsplash

80年代、90年代,还有21世纪之初,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在飞速发展,很多人乘风而起,所以不觉得外界的标准有什么问题,反而让成功学之流大行其道;


现在,几年特殊时期过去,发展的脚步慢了下来,很多人被迫陷入了逆境,才发现之前的评价标准只会让人的内心更加空虚。


我们不知疲倦地在别人的眼光下寻找“意义”,反而离意义越来越远。


之前给大家推荐过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同学们可能还记得里面的经典台词。


张凤侠在女儿问出“我也算有用的人了吧?”这句话时,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的不自信,飒气反问:


“啥叫有用?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图源:《我的阿勒泰》截图


“有用”,其实就是世俗的标准。


有人觉得拿高薪就是人才,买了房就是成功;有人认为成家立业才是正经事,儿孙满堂就是生活的意义;还有人觉得,被别人肯定,才叫有用。


实际上呢?就像张凤侠说的那样:“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没有人用,待在草原上自由自在也很好嘛!”


图源:《我的阿勒泰》截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也就是个人的内在成长和自我满足感。


外界获得的一切,从来无法填满人的内心,想要找到“活着的意义”,必须要产生源自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认同


换句话说,生活的意义实际上是一种主观体验,关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而不是别人看重什么。


正如绒布熊的旅途告诉我们的一样:


外界的声音纷繁复杂,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背景都不同,寄希望于从别人那里获取意义,最后只会让自己更加迷茫


生活需要情感连接


故事最后,绒布熊并没有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一个关于生活意义的抽象答案,而是找到了新的小主人。


对于他来说,生活的意义不再是模糊的、悬在半空中的问题,而是变得切实可感——尽管他是用木屑和泡沫塑料做的旧玩具,也能感受到与他人连接的温暖。


小主人让他感受到了“暖烘烘”的幸福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这似乎印证了一个古老的道理:活着的意义也许并不在于完成什么伟大的事情,而找到某种“存在的价值”。


但问题是,怎么定义这种价值?是个人成就,还是自我价值?是对社会的价值,还是对某个人的价值?


这一绕,又回到了原点——是不是生活的意义感,其实离不开“他人”的存在?


顺着这个思路更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里的“他人”,并不是指来自他人的评价,而是指我们的内心与他人的情感连接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对情感连接的渴望几乎刻在了基因里。


前段时间,《人物》杂志做过一次“人生加油时刻”评论征集活动,网友们的回复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加油」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感受和心境。人们感到加油的瞬间有些来源是常见且恒定的,比如稳固的友谊、温暖的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


——《人物》


比如,久违的惬意源自休息日在同事家饱餐一顿,玩扑克;


图源:《人物》“人生加油时刻”


上班到麻木,停下歇会,朋友的陪伴让情绪重新苏醒;


图源:《人物》“人生加油时刻”


对自己失去信心,老师的肯定是安慰,也是拯救;


图源:《人物》“人生加油时刻”

33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被6岁的女儿用爱包围,“即使再普通,我也有人一直爱着”;


图源:《人物》“人生加油时刻”


还有的时候,陌生人的一句话也能让天空变晴朗……


图源:《人物》“人生加油时刻”


神奇的是,即使作为旁观者,看到网友们的“加油瞬间”,我们也会心里一暖又一暖,感受到平静充盈,感受到生活又回归了生活本身


这样的感受,离不开我们对“爱与归属”的需求——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那些偶尔与陌生人之间的温暖互动,这些情感连接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


记得之前和大家聊“孩子的空心病”相关话题时,我提到了孩子对“爱与归属”的需求。


无论是这些年我教过的大学生,还是大宝二宝这代“10后”,他们从出生起就站在需求金字塔的中间部分,享受着良好的生活条件,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中,不需要为基本的生存问题感到担忧。


缺乏爱与归属层面的满足,让他们容易卡在半山腰上,既缺乏攀登的勇气,也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空心病”。


现在想想,我们成年人又何尝不是卡在半山腰?


我们之所以愿意努力面对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人连最根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努力,去争取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稳定地位。


结果,很多人忙活了大半生,生活条件改善了,但还是在靠着惯性向前冲,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爱与归属”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人在山腰,心在山脚,根本不可能爬到顶端,实现自我价值。


图源:pexels


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年人的“卷”和孩子的“空心病”,底层原因其实是一致的——在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之前,我们都缺乏爱与归属层面的滋养。


唯有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才能感知生活意义,获得生命中最持久、最真实的支撑。


图源:unsplash


生活需要投入


一个故事,未必只有一层内涵,更何况讨论的是“生活的意义”这样复杂的话题?


因此,突破山腰也不是我们思考的终点,还需要继续向山顶进发。


《出走的绒布熊》用书名告诉我们,故事的主角是绒布熊,故事的重点是“出走”。


生活的意义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找。


寻找的过程中,求助于他人或许是徒劳的,把别人的答案当作自己的意义或许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否认“出走”,或者说不能否认“行动起来、积极投入生活”的必要性。


绒布熊一路上不仅孤独无助,还时刻面临着风险——比如,他差点被大响尾蛇吃掉。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我想,就算他没有遇到新的小主人(虽然作为绘本,这种BE不太可能哈哈),这样一路积极投入生活的态度,也会引领他找到其他的“生活的意义”


步履不停地活着——这让我想起了乐黛云教授


今年7月底,93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乐黛云教授去世了。


当时我就想写篇文章讲讲她的故事,讲她惊人的生命力,以及不曾停歇的生活热情(只是那段时间太忙了只好作罢)。


比如,她是个“30后”,1931年出生,17岁考入北大,毕业后留校;但直到将近50岁,才有机会投身自己喜欢的事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图源:《新京报》

50岁,在大部分人准备躺平退休的年纪,她决心出国留学,就立刻行动,去英语系旁听学语言。


留学归国后,她回到北大教书,在快退休的年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所,被公认是这个学科的奠基人、拓荒人”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她是这样的人——“一旦有了机会,就狠狠地抓住,而且再也不肯撒手”


《人物》杂志的专访说她“开始之后,就没有再停下”


她的学生们爱她、敬她,认为她“宽厚,浪漫,体恤人,是个青春永驻的人”


怎么理解“青春永驻”?


她喜欢科幻,看《三体》小说,会玩手机追新闻热点,爱和年轻人交流,还在90岁高龄的时候熬夜到凌晨三点……


年轻时读小说《库页岛的早晨》,她写下一句话:“生命应该燃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


这是她19岁时第一篇书评的标题,也是她人生的注解——她这一生都在主动行动,自己赋予生活意义,从未被动等待外界的定义。


说回《出走的绒布熊》这个故事,同样的道理,正如梅子涵老师在封底评论的那样:


“人要迈开双腿,人要行动着度过,人就有了自己的生命意义了。”


我想,过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图源:《出走的绒布熊》


以上,就是我从一本儿童绘本出发产生的思考。


不过,生活的意义之外,我还有一个感受——天生通透的人或许存在,但必然少之又少,我们普通人想要活得自洽昂扬,一定是需要反复修正观念、完善自我的。


这个过程中,书籍的作用不容小觑。


图源:unsplash


这些年,我们给大家推荐过很多书,有给大人的,也有给孩子的,每次都有人问:


“这本书好像是成年人看的,适合孩子看吗?”

“绘本不是给小童看的吗?小学生/初中生能看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老王的答案是:识字量够了之后,很多成人书孩子可以直接看。先读,或许未来某一天,当他们遇到相关问题时,会想起曾经读过的某本书。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大家看完今天的文章,会有自己的判断。


成年人都能从绘本中汲取力量,大孩子怎么不可以呢?


当然了,选择绘本时记得要选制作精良、思想内涵深刻的。至于选择标准,可以参考宫崎骏对动画电影的要求:


给孩子看的作品,要“入口低而宽,能吸引所有人进入,但有一个设得很高的通向净化的出口”


低幼娃看故事,大孩子记道理,成年人读人生……还是那句老话,多读书,绝对错不了~


图源:unsplash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德]米切尔·恩德:《出走的绒布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108.

2.《新京报》:乐黛云-逍遥放达,“宁作我”

3.《新京报》:乐黛云-“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

4.《人物》:这些时刻,我的「人生油箱」又加满了油

5.寻知元.从精神医学角度看“空心病”现象[J].医学与哲学,2023,44(9):40-43



也许你还想看看

【北京十大博物馆】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破旧的绒布熊,感觉好像我们中年人。活了几十年,身心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一事无成生活的意义。

在读《出走的绒布熊》绘本时,想起同是德国作家黑塞的《悉达多》。婆罗门青年悉达多追求真理的过程,最重要的关键字是相似的“经历”。不是从佛陀那里学习,而是经过远世修行、入世体验等等自身经历之后,才会懂得和顿悟。

至于生活的意义,《悉达多》那句话说的通透:“时间并不存在,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当我们这样想,才能“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寻找自我、遇见自我、成为自我、放过自我,最终做自己的摆渡人。


推荐阅读

从同学家回来,孩子抱怨房子好小,我这样回应俏皮又机智

一个晚上搬4次家,孩子尝尽城市生活的冷暖,却说学了数学收获很大

一定给女儿读这本书,将来遇到渣男也不怕!

我在朋友圈发二宝的视频,引来一大波质疑

胡歌突然发声,依然为最爱的它,暖心又令人唏嘘【后续来了】


mom看世界
帝都俩宝博士妈妈(川妈)的生活育儿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