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即将打响第一枪,越来越多的家长却逆势而为,带娃做着无关分数的事情

教育   2024-09-13 07:45   北京  

一转眼,大宝已经六年级了,“小升初”这件大事已经近在眼前。


往年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会找资源、“攒班”,让孩子提前准备熟悉“小四门”(生、化、史、地)的知识点。


比如大概五六年前,我见过一个特别激进的家长,她家娃那时刚刚中考完毕。闲聊中,她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六年级,初中小四门的知识,你们最好掌握80%以上。


而她家娃,则是用六年级一年的时间,通过某个线下“速学班”学完了初中历史和地理三年的内容。


当时的我,瞳孔地震。



时过境迁,今年我估计没什么家长会这样做了。


不是因为大家不卷了,而是因为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北京官宣了一条消息:“中考小四门确认取消”。


图源:网络


或者严谨一些说——


从2025年起,“小四门”,将正式从“考试科目”变成“考查科目”了。


“小四门”退场让很多家长松了一口气,尤其是“背多分”属性极强的两门文科学科——历史和地理,不考试意味着不用卷满分,孩子的压力小了不少。


那既然不考试了,孩子还要提前准备熟悉这些学科吗?是否应该让他们集中精力于“更重要”的学科,比如语数外?


我的答案是,专注语数外当然没错,不过,对“小四门”也不能掉以轻心。


功利一点,有两个现实问题:


一是,初中学科增多,不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孩子会不适应学习节奏,时间被挤占,反过来影响语数外;


二是,中考不考,不意味着高中不学且不考啊~


要是不从功利角度去看,带孩子提前了解相关的知识更有必要。


越来越多的家长早就想清楚了:学习的目的不止是应试,更在于帮助孩子认识世界,提升思维能力,进而获得改变世界的能力。 


比如地理和历史,虽然不再作为考试的重点,也比不上生物和化学在家长心中的重要性(最近理科风头正盛),但它们在孩子的认知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两块基石。


地理和历史,可以赋予孩子理解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塑造他们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很多时候,人会精神内耗,往往是因为看得太浅、想得太窄。


作为一个理科生,课堂上地理和历史放下的很早。


小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损失。伴随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发现,影响我们思考和决策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人到中年,更是觉得,它甚至决定了我们精神生活的质量,进而影响了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指数。


现在,心情郁闷、精神迷茫的时候,最喜欢看各种人文历史书,拉长视野的长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在更大更宽的世界中,寻找启发和答案。


AI时代,编码信息唾手可得,区分人更关键的条件不再是你拥有多少信息知识、甚至不是技能,而是思维深度。此时,学习文史的价值和意义更为突显。


那么,怎么学地理和历史,才能不落入“填鸭速学”的窠臼,真正提升孩子的能力呢?


之前,河南女孩郑媛元(文科高考693分)分享了一套书,说它改变了自己的历史观,同时提高了地理成绩和语文成绩。


这套书就是《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


图源:网络


当时很多家长都被她种了草,不仅买了书,还了解到了《透过地理看历史》这套书的宝藏作者——李不白老师




前两天,老王见到了李不白老师本人,对谈中,他谈了自己对于地理历史学习的独特理解——这两门最好放在一起,同时学。


为什么他会这样说?


今天上午9:00,老王的“福利对谈”再次开启,嘉宾正是李不白老师本人~


“福利局”机会难得,大家一定要点击下方链接提前预约,以防错过哦~


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我先给大家介绍下李不白老师


李老师是武汉大学地图学专业毕业的专家,曾从事地图编辑工作十多年,并在地理教学教辅领域工作多年

这样的个人经历,让他不仅拥有丰富的地理学专业知识,还在文学、历史方面有深厚造诣。


于是李老师萌生了一个想法:怎么能让人们在地理历史的结合中,真正理解过去,读透读懂历史


于是他尝试撰写了《透过地理看历史》这套书,把历史地理放在了同一个框架里,搭配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解析,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交叉学科”的大门。





他认为,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发生在某个时间点,还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


通过建立空间的三维模型,人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历史,并增强记忆力;通过历史事件,人们会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这个立体的世界。



一开始,这套书的目标读者其实是成年人,但他没想到,书籍出版之后,反而引来了大批“未成年粉丝”。


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他的启发,爱上了“地理+历史”一起学的感觉。


想知道李老师是怎么走出这条“小众赛道”的吗?同学们一定不要忘了预约今天上午9:00的直播,老王和李老师会在直播间等待大家光临~


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直播之外,李老师还带来了自己的书。


有时至今日依旧畅销的《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全五册);




还有李老师专门为孩子编纂的新书——青少版《地图上的中国史》(全十册)~



“小四门”取消,孩子们正式来到了“减法”时代。怎么学地理和历史才能既轻松又高效,既学到知识点又锻炼思考能力、开拓视野?


把这两套书抱回家试试看吧~


这一次,老王还和出版社聊到了超低价,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入~


《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套装等

日常价498元现价28元

即可带回家!

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购买

▼▼▼


下面,在简要介绍这些书之前,我会先和大家聊聊,我对“地理和历史一起学”这件事的理解。


地理+历史=事半功倍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孩子学习时免不了对某个学科有偏爱,也免不了对某个学科提不起兴趣,或是学起来不得其法。


比如地理,很多孩子都会找不到方向,因为这一科的特点是:学得很具体,考得太抽象。


我记得这几年网上吐槽地理试题的声音一直没有停过,大家看几道例题就明白了:


问:长寿村为什么大多在半山腰?

错误答案:山腰空气好,环境好。

正确答案:住山腰天天走山路,锻炼身体。


问:中国XX地区为什么大量种植红枣?

错误答案:因为红枣耐旱易成活。

正确答案:红色喜庆,是中国人喜欢红色所以种植红枣。


问: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错误答案: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遮阳……

正确答案:防外人跌入!


难怪有网友吐槽:地理之所以叫地理,是因为没天理



还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文史类的书,觉得“没意思”。


之前来自板牙同学的“求助”


李不白老师本人就是在学历史时遇到了问题,不过他不是不喜欢,而是太喜欢了,反而发现了问题。


他在读书时,总觉得历史学起来像隔了一层雾,感觉历史事件之间缺少关联,即使牢记时间轴,也难以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背后的逻辑。


相信很多认为历史难学的同学也会有同感:漫漫历史长河,出场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大部分都很陌生。


中国史不容易懂,世界史更复杂。


兴衰更替的朝代、战火纷飞的边疆、不断变化的社会形态、频繁的中外文化交流……全是重点考点,也全部距离孩子的日常生活很远,不易掌握。



总而言之,无论是地图上某个不知名的地名,还是某个遥远国度的历史事件,仅凭坐在教室里想象和死记硬背去认识,孩子会觉得枯燥学不进去是很正常的。


而地理和历史看似是两门分离的学科,一个探讨空间的分布,一个聚焦于时间的流动,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会发现这两者其实密不可分。



地理环境,因人类活动和历史变迁,得以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历史的每一次推进,又都是在具体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将这二者结合,孩子们会看到一幅更完整的知识图景,帮助他们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理解世界。


地理赋予历史真实感

让时间可触可感


李不白老师是在借用地图和地理知识辅助自己阅读历史书籍时,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


地理能让历史更加落地,很多历史书没有提到的内在逻辑,结合地理知识,会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举个例子:很多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朝代更迭,战争常常集中于相同的地理位置——例如虎牢关和汜水关,就是同一个地方,地名虽变,地点的重要性不变,地理上的战略价值不变。



同时,一旦将著名的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历史的画面就会开始变得生动、具体。


拿丝绸之路为例,如果只从历史角度去看,孩子学习到的就是古代商人穿越沙漠戈壁进行贸易,熟记贸易的主要国家、城市、货物


而如果结合地理知识,孩子就能看到古丝绸之路是怎样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为什么敦煌会成为商队歇脚的重要地点,同时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发展。



有了对地理的认知,遥远的历史瞬间便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变得有温度、有生命。


这不仅能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孩子们对过去产生亲切感和认知上的联结。


历史不再是静态的时间轴,而是一场动态的“旅行”,孩子们穿越山川河流,感受曾经发生的一切,一点点构成今日的世界。


历史为地理注入故事

让空间充满生机


同样,地理的学习如果缺乏历史的支撑,也会显得苍白。


山脉、河流、平原高原的分布只是数据与名词的堆积,但当我们在这些地方添加上历史故事时,地理会瞬间变得充满生机。


比如,为什么很多省内部的文化认同并不强烈?(比如我的老家,“散装江苏”……)


这是因为从元朝设置行省开始,元的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拥兵自重,有意将不同的地理单元打散、重新组合。


蒙古人天生会打仗,深知地形对战争的重要性,所以这样做;后来的王朝一代代强化了这一点,如今的皖南皖北、苏南苏北,都是强行捏到一起的。


孩子们知道了这些,就会发现,“历史往往都是惊人的相似”



历史与地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化学反应,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补充,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


通过结合时间与空间,孩子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过去,还能更清晰地认识到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而对未来有所感悟。


为什么某些地区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什么某些国家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影响力?这些问题只有结合历史和地理的双重背景,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


以上内容总结起来,说白了就是——学习历史,孩子们可以了解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演变过程;学习地理,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演变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发生的方式。


二者一起学,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孩子们就能够在更宏观的层面上看待问题,具备更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李不白老师才会说:“地理历史一起学,孩子最省力。”


《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套装等

日常价498元现价28元

即可带回家!

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购买

▼▼▼


跨学科学习这个概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新课标”(《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逐渐落地这两年,好多学校都有了类似探索。




简单说,就是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生深度融合学习、全面发展。


通过“地理+历史一起学”,孩子不仅能理解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还能增强对文化和语言的感知能力。


这就是“跨学科学习”的另一个好处了——历史事件、地理背景和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意象往往紧密相连,孩子在学习时会对语文学科中的相关背景有更深的理解,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大语文非常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与此同时,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联想能力和对事物整体的理解能力都会随之提升。


当然,还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李不白老师的《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为例,孩子结合着地理知识重新梳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的过程会充满“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惊喜感。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会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还会有更加灵活的思维和应变能力,而这些,正是我们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的能力……




那地理和历史应该怎么一起学?李不白老师带来的两套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上午9:00的直播中,李老师会为大家进一步讲解:


地理和历史应该怎么一起学?

学地理、历史,对语文学习的帮助有哪些?

跨学科素养应该如何培养?

孩子的学习兴趣与跨学科思维能力该怎样激发?


超多干货,不容错过,快点击下方链接预约吧~


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下面的篇幅,我会简单介绍这两套书,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学,继续下滑吧~


地理+历史思维


厘清文化脉络


1

《透过地理看历史》(全5册)


适合年龄:9岁+


我前面简单提到过,这套书,属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是为成年人了解地理和历史创作的,没想到却很受孩子的欢迎。



它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地理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国史、世界史以及春秋战国和三国史背后的深刻逻辑。



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大量政治形势图、战争战役图和地形地貌图,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权威疆域图直观的视觉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脉络和走向。


政治形势图


战争战役图


地形地貌图


疆域图


以图解史,互文见义

轻松构建历史框架


整套书有多少幅制作精良、细节清晰、样式统一的地图呢?


答:500+



李不白老师详细考证了古今地形的变化,从大航海时代的气候洋流图,到历朝历代的战役复原图,书中所有重要历史事件都有配图说明,图文并茂,帮助孩子更加直观地认识历史。



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简单的平面地图,这套书中的地图都采用地形图的形式,真正反映出山川河流的起伏,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精细度约等于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



还有非常新颖的一点:这套书打破了传统历史书籍的时间线讲述模式,采用了地理区域划分历史的方式;



所以,孩子们读起来会觉得很有趣,能在更轻松的心情下,弄清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轻松破解历史难题

建立深度史观


《透过地理看历史》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当然也不是单纯的地理书,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历史时遇到的难点,扫平盲区。



人名、地名、各种事件,地图的存在让纷杂的信息不再混乱,历史和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让知识系统化、逻辑化



再举个例子,书中通过地理视角对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进行了全新解读。



通过详细的地形图,我们发现了魏延策略背后的种种不确定性:


北伐时,魏延向诸葛亮献策,想要奇袭子午谷,但地图显示,该谷地形险要,通行难度极高,子午谷之策的成功几率极低。


诸葛亮正式因为熟知附近地形,才拒绝了他的献策。



这样的解读,不仅能复盘历史事件,还能够帮孩子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体会到军事家的智慧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多说一句,为了保证最佳阅读体验,全套书都是超清彩印每一幅地图都恰到好处地安排在相应的文字旁边



真正做到了“以地理地图为轴,以精彩典故为线,以历史知识为面,让读者全方位、立体式了解历史的全貌,读来有醍醐灌顶之感”~


《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套装等

日常价498元现价28元

即可带回家!

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购买

▼▼▼



2

青少版《地图上的中国史》(全10册)

日常价:498元

预估到手价:2?9元

适合年龄:7岁+


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爱上历史、了解地理、甚至提高语文水平,这套青少版《地图上的中国史》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上~



这是李不白老师刚刚出版的新书——今年7月才正式上架,是专门为青少年“定制”的读物,只为让孩子们真正读懂中国上下五千年。



地图与历史、语文完美结合

覆盖课内知识


这套书延续了李不白老师“专业地图+地理逻辑讲历史”的风格,配有159幅原创全彩地图、282页重大事件地图专题,图文并茂带孩子以“上帝视角”梳理历史大事件。



一张张全彩地图,将国家的疆域、山川的走向、战争的路线直观展现在孩子眼前。



正所谓“以山形水势,解历代兴亡”,这样,那些复杂的地名、年号以及事件脉络就不再那么令孩子头疼了。



地图之外,书中还精心附加了1282张书画文物彩图,让孩子仿佛置身于“随身博物馆”之中。



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唐代的唐三彩,从宋代的战船到明代的九龙九凤冠……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在书中都清晰可见。




孩子在阅读的同时,看到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此外这套书没有局限于历史和地理的结合,还做到了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有着“大语文”的影子。比如,课内必学的《曹刿论战》《出师表》等名篇名段,书中均有对应内容~



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孩子会在读历史时,自然地提升语文能力——他们不仅能了解经典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还能理解文段的时代背景,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故事化讲述+多方视角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历史是复杂的。对于孩子来说,长篇大论的枯燥叙述会让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只有精美的图片,文字信息量不足时又“吃不饱”。


怎么办呢?除了文物实拍图与精心绘制的地图,李不白老师使用了两种方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是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将历史通过有趣的、极具戏剧性的方式呈现。


比如,在提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李老师没有直接讲述他的成就,而是通过男孩朱重八的视角,描绘了他从孤苦无依到扛起大明江山的过程。


这样的叙述,不仅能让孩子觉得有意思,还方便他们代入——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抉择与心路历程。


二就是用多方视角呈现历史的多样性。


历史从来都不是独角戏,它是多个角色、多个国家共同作用的结果。书中的多方视角,可以让孩子看到不同立场、不同关键历史人物的思想。


比如,澶渊之盟这个历史大事件,不仅有宋的视角,还有辽的角度。两次分析之后,双方交锋的情况跃然纸上,孩子的全局观也会随之建立起来。




对啦,为了帮孩子更好地读懂中华上下五千年,厘清历史脉络,李老师还专门制作了历史大事年表和高清疆域图册随书附赠哦~



总是有同学问我,有哪些好的通识读物?我要说,这套《地图上的中国史》就可以入选。



它其实就是一部青少年版的“中国通史”,地图则是那一把帮孩子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


进了这扇门,通识教育中的历史部分就不用家长太过发愁了。让他们自行阅读、慢慢探索,孩子一定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观、世界观~



好了,这两套书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担心孩子学地理、历史遇到困难的同学们,千万别犹豫,点击下方图片直接下单~


《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套装等

日常价498元现价28元

即可带回家!

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购买

▼▼▼


最后,即使大家已经购入了这两套书,也别忘了今天上午9:00来我们的直播间,听一听李不白老师的干货分享,还有这两套书的“阅读指南”~


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mom看世界
帝都俩宝博士妈妈(川妈)的生活育儿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