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李洋:电催化CO₂还原反应铜基催化剂失效机理研究进展

文摘   2024-09-23 17:31   江西  



文章信息


电催化CO₂还原反应铜基催化剂失效机理研究进展

张楚宜1,应宇哲1,贾岩松1,赵焯雅1李洋1,2施建峰1,2

(1.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2. 浙江大学氢能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扫描二维码,下载全文

引用格式:

张楚宜,应宇哲,贾岩松,赵焯雅,李洋,施建峰. 电催化CO₂还原反应铜基催化剂失效机理研究进展[J]. 铜业工程,2024(4):30-43.

ZHANG Chuyi,YING Yuzhe,JIA Yansong,ZHAO Zhuoya,LI Yang,SHI Jianfeng. Research progress on d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copper-based catalysts for electrocatalytic CO₂ reduction reaction[J]. Copper Engineering, 2024(4):30-43.

doi: 10.3969/j.issn.1009-3842.2024.04.004


摘要


电化学能量存储与转化技术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电催化CO₂还原(ECO₂RR)可以将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转换为高附加值燃料和化工原料,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ECO₂RR反应体系中,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Cu基材料因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吸附特性被广泛应用。然而,Cu基材料因价态与结构的不稳定性,常导致催化选择性减弱、活性丧失及稳定性欠佳,这阻碍了Cu基催化剂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应用的进程。本综述首先介绍了Cu基催化剂的CO₂电化学还原机理。随后,总结了Cu基催化剂的失效机理,包括价态变化、表面中毒、催化剂重构等因素,以及相应的优化策略。最后,对Cu基催化剂的应用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研究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显著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由此产生的过量CO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24年3月,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全球碳排放报告》中指出,2023年世界CO排放总量增加4.1亿t,达到374亿t,创历史新高。因此,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CO的捕集以及高附加值应用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将CO转化为燃料或其他化学原料的主要技术有光催化、热催化、生物转化以及电化学等。其中,电催化CO还原反应(ECORR)凭借温和的反应条件与灵活的产物调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青睐。

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基于多种电催化剂实现了CO还原和多种产物转化,如CO,HCOOH,CH,CHOH,CH,CHOH等,典型的电催化剂包括Au,Ag和Cu等。虽然贵金属催化剂(如Au基催化剂)展现出卓越的活性,但由于价格高昂、稳定性不足且难以回收复用,使得它们较难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而非贵金属材料凭借低廉的价格与广泛的获取途径,成为极具产业化潜力的催化剂。其中,Cu作为地壳中含量排名第17位的元素,资源分布广泛。Cu基催化剂在ECORR过程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对ECORR过程中某些关键中间产物如*CO具有适宜的吸附结合能,能够将CO深度还原生成不同多碳化合物,在高效催化转化以及能量储存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对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Cu基催化剂在现阶段的应用仍存在选择性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因此,深入研究Cu基催化剂在相关反应中的反应机理和失效机制,对于指导其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聚焦于提高ECORR过程中Cu基催化剂改性策略的研究,针对其失效机理的研究相对缺乏,而相关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催化过程,对于优化催化剂的设计以及改性策略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ECORR过程的反应机理。然后总结了Cu基催化剂在ECORR过程中不同的失效机理(价态变化、表面毒化、结构重构)及其相应的优化策略(见图1)。最后,就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更加高效稳定地利用Cu基催化剂提供思路及经验借鉴。



图文速览


图1 Cu基催化剂典型失效机理示意图


图2 (a)CO电子排布和(b)CO分子π原子轨道与π分子轨道能级


图3  ECORR反应机理示意图


图4  Cu², Cu, CuO, CuO 在(a)标准电极电势和(b)一定温度和离子活度及不同pH值和电位下的分布

图5  Cu基催化剂价态转变:(a)ECORR中Cu化学状态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对比CO转化为CO,HCOOH,CH,CHOH及CH的热力学电位(vs. RHE)及其动力学过电位;(b)ECORR条件下CuPc配合物催化剂的原位XANES光谱Cu的k边;(c)在不同电压下Cu的配位结构变化;(d)不同的Cu化学态CuPc表面CO/HCOOH和CH的电位依赖性FE值;(e)在-1.1 V(vs. RHE)下进行1 h ECORR前后,Cu纳米立方体在碳纸和铜箔上的准原位Cu LMM Auger光谱;(f)Cu和Cu主导的表面上,ECO2RR最有可能的路径为分别向CO/甲酸和甲烷转化;(g)CuO和各种B-CuO样品在不同电位下的FE值;(h)CuO和(i)5%B-CuO在ECORR过程中-0.0 ~ -1.4 V(vs. RHE)的电位窗口的ATR-FTIR谱图;(j)CuO-*CO和(k)B-CuO-*CO模型的电荷密度差异


图6  Cu催化剂表面中毒


图7  Cu基催化剂中毒:(a)杂质金属离子(M²)通过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干扰期望的CO还原反应原理图;(b)在原始电解液(Ci)(绿色曲线)以及含EDTA的电解液(红色曲线)中,经过45 min ECORR(黑色曲线)前后,铜旋转电极表面的窄扫描XPS;(c)在-1.00 V电位下进行ECORR过程120 min后,旋转电极在2500 r/min的原始Ci电解液(绿色曲线)或含EDTA的电解液(红色曲线)中的循环伏安图;(d)ECORR在多晶铜电极上的反应路径;CV处理(e)10次与(f)20次后Cu电极的原位拉曼光谱


图8  表面重构示意图


图9  Cu基催化剂表面重构:(a)铜立方体催化剂的形态演化示意图;(b)不同尺寸的Cu立方体样品5 h内的ECORR和HER的FE值;(c)ECORR中无限制和配体限制重建过程示意图;(d)在长期ECORR过程中,各种电极(左:ED-Cu电极;中:ED-Cu+DA电极;右:PDA-Cu电极)的结构演化和催化稳定性的SEM图像;(e)ED-Cu电极和(f)ED-Cu+DA电极在-1.2 V(vs. RHE)下的长期稳定性测试

总结与展望

尽管Cu基催化剂在ECORR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改进空间。本文从Cu基催化剂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ECORR反应机理,然后系统总结了Cu基催化剂的部分失效机理,包括价态变化、表面中毒和结构重构等,并讨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然而,目前对于Cu基催化剂在ECORR反应中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从技术层面以及反应条件上进行优化。
1 结合原位表征探究反应机理
电催化CO还原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气-固-液三相界面和结构演化过程,以及多个质子和电子的转移。原位表征技术能够从分子、原子角度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结构和反应物的变化,捕获关键中间体,提供可靠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信息,有助于理解ECORR的微观反应过程,特别是涉及多碳C产物的合成路径。此外,由于Cu基催化剂稳定性对价态敏感,原位表征技术可以规避空气中的杂质等干扰因素对材料的影响。结合互补的原位表征方式(光学、X射线技术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相关反应和失效机理的研究。
2 从材料测试到反应器应用
实验室条件下开发的催化材料往往在理想化的环境中进行测试,有时不能完全模拟实际应用中催化剂所面临的复杂情况,如:浓度梯度、温度变化、流体动力学效应、杂质和副产物等等。因此,开发更为先进的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缩小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应用之间的差距是必要的。测试需在放大体系中进一步优化:1)设计具有高表面积、良好导电性和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保证电子与反应物的高效传递;2)借助气体扩散电极,优化电极的气液界面,促进CO的有效传输和反应产物的快速移出;3)优化反应器的几何结构和流体动力学,减少浓差极化和局部过电位,提升反应速率。
3 反应条件优化
ECORR在碱性环境中有利于CO的活化和抑制竞争性HER,促进C-C偶联,获得C产物,但CO也容易与OH反应形成碳酸盐,导致CO转换效率低,甚至会堵塞气体扩散通道。酸性ECORR虽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在酸性环境中,高H浓度使竞争性HER问题更加明显。因此,通过优化电解液或者构筑亲气疏水的微纳电极结构也是重要方向。
在工业大规模应用中,通常借助高温、高压条件提高反应物的浓度,优化反应动力学和传质过程,从而促进电极的ECORR活性和电流密度。然而在高压条件下,催化剂的腐蚀和失活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针对严苛条件下的Cu基催化剂的筛选与优化,是保证其高活性与稳定性的关键措施。此外,高压体系对测试技术和反应器也有要求,为提高先进ECORR的开发效率,需要模拟仿真技术的介入,快速迭代和优化工艺流程。
4 局部微环境调控和主动构建
通过调控电解质阳离子溶剂化环境、界面疏水性、反应物及中间体相互作用等,主动构建有利的局部微环境,为优化Cu基催化剂性能提供了新思路。随着计算化学和先进表征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局部微环境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实现更加精准的设计和优化,也为Cu基催化剂的局部微环境调控和主动构建提供了更多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李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单原子材料与能源转换和储存的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国家电网等项目,参与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项目, 香港创新科技基金(ITF)项目,广东省实验室科研启动等项目。已在Nature Commun,Nano Energy, Carbon Energy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1篇。现担任Batteries & Supercaps (IF:6.04),Energy Stor. Mater. (IF: 17.78),Adv. Funct. Mater. (IF:19.92)等期刊审稿人。


END
记得标点赞、转发、收藏
让知识的光芒照得更远





关于我们


《铜业工程》创刊于1984年,由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是我国铜工业领域全面反映铜产业链技术进步和金属材料科技创新的双月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徐政和为期刊特约主编。期刊为《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3)》T3级别,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外检索数据库平台收录。本刊主要刊登铜、铅锌、稀有金属、贵金属等有色金属在采选、冶金、加工、环保、分析测试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应用,以及有色金属领域产业数字化、“双碳”战略推进等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

投稿网址:www.tygc.net

邮     箱:tygc1984@vip.163.com

电     话:0791-82710717,82710247,15070830953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昌东大道7666号

          


江铜期刊矩阵


 点击关键词,获取相关主题论文

新能源材料磨铜基材料铜基复合材料锂/钠离子电池|金属催化产业数字化铜铬系合金|铜镍系合金铜箔增材制造高熵合金铜加工矿物浮选矿冶资源综合利用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铜业工程
跟踪铜行业重大创新技术,联系铜行业新锐技术人才,提供铜产业科技情报服务,以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刊发与传播,努力打造铜产业链科技创新的学术生态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