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程 | 是光诗歌教师单丽娟:我的“是光诗歌”之路

文摘   2025-01-13 19:02   上海  


用诗歌实现乡村孩子自由的情感表达 | 第 1938 期





单丽娟

是光诗歌教师

48岁,来自河南,2022年加入“是光”



做一个梦想的守护者


两年前,因为工作变动,我调到了现在的学校。我很快发现,班里有不少孩子是父母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课外阅读、眼界、接受程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与我之前工作的学校学生差异还不小。家长监管也比较缺失,作业完成情况也和我以前的学生没法比。每学期都有学生流失,转到了县城,这些现状,都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看着我面前的这些孩子们,他们的笑脸像田野里盛开的花朵,纯净而灿烂。他们的眼睛里,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也有着对世界的好奇。我又下了决心,尽力去做好自己的教学。


在刚开学的那些日子里,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想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拓宽他们的视野。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这时,校长和王莉莉老师都向我推荐了一个名为“是光诗歌”的项目。王莉莉老师说,她已经从事诗歌教学两年了,孩子们都受益匪浅,诗歌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想象力,让我也试一试,也许能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启发。


我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开始了尝试。王莉莉老师也非常热心帮助我、指导我,我开始了自己的诗歌教学。起初,不少孩子只是把它当作一项任务,三言两语地应付着。我就改变方式,遵循自愿参与写诗的原则,愿意写的写,不想写的同学不用写。但是,不参加的同学我也带着一起听课,去室外采风,一起参加诗歌交流会。



在室内课堂上,我们讨论诗歌的想象力和心底最真诚的思想;在户外,我们亲身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灵感,用诗句记录下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和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注意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我们诗歌课上,没有加入的同学也会举手发言,在作品的分享课上,发奖时刻也会引来一双双羡慕的目光。上室外课时很多同学总是跑着跳着去站队。一下课总会有人来问我:“老师,我现在加入行吗?”还有人问:“下一次的诗歌课是什么时候?”



我看到了希望,心底也有了一丝丝计谋得逞的小窃喜,便更加用心地上课。除了“是光诗歌”提供的课程外,我还自己设计了一些课程,多数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鼓励他们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一个多月后,随着最后一名同学的加入,我们班都自愿全员参与诗歌写作了。他们的作品多数都很稚嫩,但每一句都充满了真情实感。我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鼓励为主。无论是抒发情感,还是展现想象力,或是某一句特别有趣,都是我表扬他们的理由。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而我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发现并展现这些光芒。


诗歌课给了孩子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他们看到了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孩子们开始慢慢进入到诗歌的世界里,他们学会了用一首首小诗,记录下平凡而又美好的瞬间;用诗歌表达情感;用诗歌探索世界。


孩子们这样描绘他们眼中的诗歌:


“字是一个小孩子, 它在书海中迷路了,然后它无意间,走到了我的本子里,变成了一行行小诗。”


“我觉得诗,就像是夏天,散发着炽热,我本不想接近她,但那有独特的韵味,让我情不自禁,越来越接近她。”


更欣慰的是,孩子们变得更加主动学习。连那些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同学,都没有缺席过诗歌作业。更多的同学愿意静下心来,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他们不再只是羡慕在外面上学的孩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生活同样精彩,同样值得珍惜。


同学们在诗歌写作中,有了倾诉的途径,也找到了快乐,对学习也有了兴趣。他们的作文或许写得不够好,他们的学习成绩或许不够优秀,但并不妨碍他们喜欢诗歌。正如一个孩子所写:


“我的作文写得不好,但可以写下美好的诗,我学习不好,但可以创造动人的诗。我在诗里,找到了快乐。”


还有的同学写道:“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教诗的老师,把语文老师教给我的,教给我的学生。”


为了让我们的诗歌课一直充满鲜活的吸引力,我还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乐趣。我们除了在专用的诗歌本上写诗,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外,还在空白扇面上写诗并配画,在盘子上写诗,自己动手制作诗集,还会收集花瓣,做成花瓶贴,再配上一首小诗,孩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


我们通过是光诗歌平台,和黑龙江富裕县友谊乡的同学开展网上联谊活动,让孩子们也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打开了眼界。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可以通过诗歌,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情感。


我们还开展了诗歌展览,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在家长们中间引起了好评。乡里也组织全乡学校在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是光诗歌”交流会。县电视台报道了这次交流会,《顶端新闻》还刊登了我们学生写的诗。


慢慢地,我们的诗歌开展得越来越顺利,我和孩子们越来越有默契。孩子们的诗歌开始有了色彩,他们的句子不再单调,而是充满了生动和情感。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去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如何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如何去欣赏他们的创造力。我看到了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看到了他们身上蕴藏的无限可能,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现在,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地写诗,或者在课间兴奋地讨论他们的新作品,我都会感到无比地欣慰。我知道,这些孩子们正在通过诗歌,找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潜力。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我也更加坚信,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潜能,引导成长。我知道,我的学生们正在用诗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想。而我,愿意成为他们梦想的守护者,用诗歌,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带着那份纯真和梦想,勇敢地前行。


关于课程申请




“是光”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的诗歌课程可在2025年2月14日之前进行申请,本次课程申请只服务于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期待有更多乡村老师加入我们,从此刻开始,带领孩子探索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的全称为昆明市呈贡区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于2018年7月3日注册,是国内首家且规模最大的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从2016年10月开始服务于乡村儿童,通过为三至八年级当地教师提供系统诗歌课程,让偏远地区学生获得平等的诗歌教育和自由的情感表达。


截至2024年9月,“是光”已经服务包含云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偏远地区中小学2740余所,195000余名孩子有了人生的第一堂诗歌课。我们坚信,会写诗的孩子不砸玻璃。



“是光四季诗歌课”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分设“春光课”“夏影课”“秋日课”和“冬阳课”四期,每期课程共三个课时并配套以每日5-10分钟的晨读课程,营造专业、自由的诗歌学习环境。


每个课时都配备了详细的教案、课件、晨读音频、诗歌读本,均免费提供给申请通过的教师使用。我们的课程为三至八年级进阶式课程,可配合不同年级阶段使用。



1、申请主体:正在教授三年级至八年级一线乡村教师(科目不限,必须有至少一年的教学经验)。


2、学校要求:公立乡村中小学,并且有投影设备。



1、本项目须申请教师本人完整授课,此课程项目非双师课堂。“是光”会为老师提供教学资料、培训课程及其他必要的材料。“是光”不会派遣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为学生进行线上或者线下授课。


2、申请教师只可为自己申请,不可替别人申请。乡村校长或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如需为本校或其他学校申请,需组织本校或其他学校开课教师了解申请相关信息【请预约下方项目宣讲会直播】,并由开课教师本人填写申请表


3、通过课程申请后需签署课程使用协议,此协议需要校长签署,建议申请教师先与本校校长沟通,取得同意后再申请课程。


4、本次申请服务的时间为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通过申请的教师需要在本学期内完成6节诗歌课以及对应的课程反馈。若未完成,则无法获得后续的课程资源。




↑↑↑点击卡片,预约项目宣讲会直播




扫描上方二维码,填写申请表


请申请教师本人如实填写,不要抄袭网络上的答案,不要使用AI回答问题。
本次申请起止时间:2025年1月6日起至2月14日晚24点


我们将以申请者在表单中填写的内容为主要参考依据,判断申请者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次申请实行有限名额筛选录取,我们希望从中可以挑选出更有责任心、更有教学想法和热情的教师和学校。如有必要,我们会打电话(请注意接听来自云南大理的电话)向申请者了解详细信息。


申请结果将会在2月19日及之前分批次以邮件和短信的形式通知给各位申请者。


如有任何疑问,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文案 照片|单丽娟

编辑|Haloa

海报|Madison 

校对|小鑫“光”

审核|田田


Read More

[孩子的诗]《孤独是寂寞的》|《果实的心上人》《另一个时空的我》


关于我们

昆明市呈贡区是光四季诗歌青少年服务中心(简称“是光诗歌”)是国内首家且规模最大的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从2016年10月开始,“是光”通过为当地教师提供诗歌课程包和培训,解决乡村孩子缺乏心灵关注和情感表达渠道的问题。截至2024年9月,“是光”已经服务中小学2740余所,195000余名孩子有了人生的第一节诗歌课。点击这里,进一步了解“是光”


支持我们


↓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带领孩子探索不一样的世界

是光诗歌
用诗歌发现大山孩子手里的光
 最新文章